《金基研》柒夏/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與完善,政府和個人對醫療保險事業的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醫療機構和大眾對體外診斷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國內體外診斷尤其是精準醫療須依賴的病理診斷的市場將不斷擴大。在此機遇下,廣州安必平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必平”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成立以來,安必平專注于病理診斷業務,近年來業績表現出色,期間其營收逐年攀升,2017-2018年凈利增速超20%。體外診斷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導向型行業,安必平亦一直堅守研發創新的理念,建立了三大技術平臺,以及搭建四大系列產品線,可完整地覆蓋不同診斷層次的臨床需求。同時,安必平與騰訊合作,致力于打造該數據庫的行業標準。目前,安必平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并大力推進研發創新以及技術成果產業化,致力將自身打造成國內體外診斷領先企業。?
?
一、檢測需求遞增病理診斷面臨挑戰,三大診斷技術凝成行業“金標準”?
體外診斷在國際上被稱為IVD(InVitroDiagnostic),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各種體液、細胞、組織樣本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
體外診斷在醫療領域被譽為“醫生的眼睛”,系現代檢驗醫學的重要構成,其臨床應用貫穿疾病預防、初步診斷、治療方案選擇、療效評價等疾病治療的全過程,為醫生提供大量有用的臨床診斷信息,越來越成為人類疾病診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安必平目前的主要產品集中在體外診斷行業中的病理診斷領域,病理診斷研究疾病的病因、致病機制、病理變化、轉歸和結局,在臨床診斷中起最終的決定性作用,病理診斷被譽為“金標準”、病理醫生被譽為“醫生的醫生”。?
近年來,國內體外診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21)》統計數據顯示,2016-2020年,國內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分別為430億元、510億元、604億元、716億元、890億元。同期,同比增速分別為18.78%、18.6%、18.43%、18.54%、24.3%。?
隨著技術的創新、人口老齡化、保險覆蓋率及支出不斷增加以及收入增長等驅動因素推動國內體外診斷行業的不斷增長。?
另外,隨著精準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與完善,政府和個人對醫療保險事業的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醫療機構和大眾對體外診斷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國內體外診斷尤其是精準醫療須依賴的病理診斷的市場將不斷擴大。?
病理診斷是體外診斷的重要分支。病理診斷通常不能依靠儀器直接得出定性或定量結果,需由具備資質和豐富經驗的病理診斷醫師結合肉眼觀察以及對組織形態的判斷,得出診斷結果。?
在診斷領域內,病理診斷通常多為對疾病的最終診斷,具備最高的權威性,在業內屬于“金標準”,因此大型醫院均有專門的病理科。?
病理診斷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特性,為及時制定更具針對性、更有效的腫瘤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最大程度優化診治療效。?
病理診斷的規范化管理是助力實現腫瘤患者精準醫療的關鍵,隨著人類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轉化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病理診斷已經從傳統的形態學診斷發展到結合蛋白層面的免疫診斷、分子層面的基因診斷、基因組學分析等手段;病理診斷越來越深入精細,可為臨床提供個體化用藥、預后評估、療效監測、早診早篩等重要信息。?
精準病理診斷已成為精準醫療的重要前提,國家日益重視醫院病理科從形態到蛋白到分子的全面業務發展,已明文規定三級綜合醫院病理科必須搭建分子病理平臺。?
從各個亞專科腫瘤的診療指南進展可看出,在組織學診斷的基礎上結合免疫診斷、分子診斷方可做出精準診斷,特別是近三年來各指南都提出了很多分子靶標檢測的重要性。?
目前,病理診斷在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成熟,許多發達國家的病理醫生規范化培訓已經持續數十年以上,對病理醫生總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病理科發展相對滯后,一方面,國內病理診斷自動化程度低,病理診斷流程對手工依賴性高,人工核對驗證的方式很普遍;另一方面,由于對病理醫生的技術性要求高、培養周期長等因素。?
目前,國內病理醫生及實驗室技術人員的數量嚴重不足,按衛健委(衛生部)發布的《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每100張病床至少配備1個病理醫生和1個輔助人員,按2018年開放床位數計算,國內病理醫生和輔助醫生的數量均應在8.4萬人以上,而同期國內病理醫生(包括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師)僅為1.8萬人。?
而隨著腫瘤發病率的日益上升,病理診斷的工作量不斷加大,加之伴隨診斷、分子診斷、遠程會診及數字病理等檢測需求不斷遞增,病理科在滿足臨床對快速、準確、靶向、預測性病理診斷的需求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
目前,可應用在病理診斷行業的技術主要有細胞學診斷、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
細胞學診斷是通過取得人體細胞后,經制片染色,由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結構,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發病機制,功能代謝改變與疾病的轉歸,從而為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提供依據的技術。?
細胞病理診斷廣泛應用于腫瘤診斷領域。以宮頸癌診斷為例,由于宮頸癌是迄今為止所有癌癥中唯一已明確主要病因的癌癥,引發宮頸癌變主要病因為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在幾乎所有的宮頸癌病人的宮頸組織中,均可以找到HPV病毒存在,通過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達到預防宮頸癌的目的。?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細胞病理診斷由于其本身的簡單、易行、安全、微創甚至無創、能夠重復檢查等優點,在細胞學技術基礎上發展了細胞原位雜交、免疫細胞化學p16/ki-67雙染、循環腫瘤細胞(CTCs)檢測等技術。?
一份細胞學樣本,除提供形態學診斷以外,還能提供更多定性、定量和特異性的分子標記,成為病理企業創新的新方向和新的市場增長點。?
分子診斷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通過檢測受檢個體或其攜帶的病毒、病原體的遺傳物質的結構或含量的變化來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提供信息和依據的技術。?
其檢測對象主要為核酸和蛋白質,以核酸分子診斷為主,廣泛應用于腫瘤診療、傳染病檢測等領域,主要技術有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和高通量測序等。?
目前,分子診斷技術在國內腫瘤篩查、感染性疾病、遺傳性疾病、血液篩查等領域已經有相對成熟的運用。?
在腫瘤診斷領域,分子診斷主要用于易感基因檢測、早期診斷、輔助診斷及鑒別診斷,個體化治療、預后和療效評估等方向。?
當前,惡性腫瘤精準治療前的精準診斷已成為重點關注領域,醫院病理科正處于從形態學診斷、蛋白診斷到分子診斷的快速發展過程中。?
國內的分子診斷市場起步晚,規模偏小,但增長迅速。2016-2020年,國內分子診斷市場規模分別為64億元、77億元、91億元、108億元、125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8%,增長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2021年,國內分子診斷市場規模將達139億元。?
分子診斷將有望普遍應用于人群健康篩查與體檢、重大疾病預警與診斷、公眾分子基因檔案建立等領域。隨著醫療模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預防,這將會刺激分子診斷市場不斷發展。?
免疫診斷運用免疫學理論、技術與方法診斷各種疾病和測定免疫狀態,其中應用到病理診斷的技術主要為免疫組織化學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簡稱“免疫組化”)。?
免疫組化是利用抗原與抗體間的特異性結合原理和特殊的標記技術,對組織和細胞內的特定抗原或抗體進行定位、定性或定量檢測的技術。?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具有特異性強、敏感性高、定位準確、形態與功能相結合等特點,有利于病理學領域的深入研究,在現代病理診斷中起重要作用。?
免疫組化在病理診斷工作中應用廣泛,可提供蛋白表達層面的客觀證據,在腫瘤良惡性判斷、確定腫瘤細胞來源、鑒別診斷腫瘤類型或亞型、腫瘤分化方向、腫瘤分級、預后判斷、靶向治療、微小轉移灶的發現和確定等方向有廣泛應用。?
對于感染性疾病,通過免疫組化技術識別特定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提高感染性疾病病理診斷的準確性。目前在醫院病理科常用的IHC抗體就有數百種,在病理診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6年-2019年,國內免疫診斷市場規模分別為129.15億元、148.52億元、170.8億元、196.42億元。據預測,未來五年國內免疫診斷的市場規模仍將保持15%-20%的年均復合增長速度,按15%的保守增速計算,2020-2021年,國內免疫診斷市場規模將達225.88億元以及259.77億元。?
可以看出,安必平的體外診斷產品主要應用于腫瘤篩查和腫瘤診斷,從近幾年國家醫療衛生投入以及腫瘤發病率等因素來看,國內體外診斷市場未來仍將保持持續增長,市場潛力巨大。?
?
二、營收凈利攀升業績表現亮眼,毛利率高逾七成持續盈利能力凸顯?
需要指出的是,安必平聚焦于病理診斷領域,提供細胞學診斷試劑、免疫組化診斷試劑、分子診斷試劑以及配套的儀器設備,產品較為完整地覆蓋從細胞形態到蛋白表達、基因檢測的不同診斷層次,為病理診斷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期間,安必平經營規模逐漸擴大,業績表現亮眼。?
據安必平簽署日為2020年8月14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及2021年年報,2017-2021年,安必平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億元、3.06億元、3.55億元、3.75億元、4.39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833.87萬元、6,147.18萬元、7,398.89萬元、8,474.57萬元、7,977.58萬元。?
根據《金基研》研究,2018-2021年,安必平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7.59%、15.95%、5.71%、16.93%,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7.17%、20.36%、14.54%、-5.86%。?
可以看出,近年來,安必平經營規模逐漸擴大,營收收入逐年增加,2018-2019年及2021年營收增速均呈現快增長。2017-2020年,安必平凈利潤亦上升,2018-2019年,其凈利增速均超20%。?
2017-2021年,安必平經營活動產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分別為3.24億元、3.35億元、3.98億元、4.15億元、4.93億元,同期,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8,391.85萬元、6,535.14萬元、8,973.9萬元、9,142.6萬元、5,961.44萬元。?
根據《金基研》研究,2017-2021年,安必平的收現比分別為1.24、1.1、1.12、1.11、1.12,凈現比分別為1.74、1.06、1.21、1.08、0.75。?
可以看出,2017-2021年,安必平收現比均高于1,表現平穩,2017-2020年,安必平凈現比亦大于1,可見,安必平造血能力強勁,可實現持續盈利。?
另一方面,2017-2021年,安必平的毛利率處于高水平,均超過75%。?
據安必平招股書、2020年年報及2021年年報,2017-2021年,安必平的毛利率分別為83.44%、82.97%、83.73%、79.77%、77.92%。?
而安必平所處體外診斷行業,技術門檻高,行業毛利率普遍偏高。且安必平深耕病理診斷領域多年,可以完整地覆蓋從細胞形態到蛋白表達、基因檢測的不同診斷層次,為客戶提供豐富、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患者和醫生的廣泛信賴,在市場和行業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因此在定價上享受了一定的品牌溢價。另外,安必平主要收入來源于LBP系列、PCR系列和FISH系列產品,此三個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均處于高水平。故安必平毛利率持續保持在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安必平貨幣資金上漲,至2020年顯著增加,已逾億元。?
據安必平招股書及2021年年報,2017-2021年,安必平的貨幣資金分別為7,373.33萬元、7,495.88萬元、8,569.78萬元、63,527.09萬元、21,767.61萬元。?
此外,安必平多年無有息負債,資產負債率亦總體下降。?
2017-2021年,安必平短期借款分別為0元、0元、0元、0元、700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0元、0元、0元、0元、253.81萬元,期間安必平長期借款均為0元。?
根據《金基研》研究,2021年,安必平的有息負債為953.81萬元。?
而2017-2021年,安必平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5.96%、18.31%、17.35%、9.65%、11.42%。?
簡言之,近年來,安必平經營規模逐漸擴大,營收收入逐年增加,業績表現亮眼。另一方面,安必平資產負債率總體下滑,多年無有息負債,且其貨幣資金亦上漲,至2020年顯著增加,已逾億元,安必平償債能力漸強。而2017-2020年,安必平收現比與凈現比均大于1,毛利率亦多年處于高水平,安必平造血能力強勁,可實現持續盈利。?
?
三、四大系列產品線覆蓋診斷層次需求,三度獲A類企業評級認證?
需要指出的是,安必平是一家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業務聚焦于病理診斷領域,建立了細胞學診斷、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三大技術平臺,較為完整地覆蓋從細胞形態到蛋白表達、基因檢測等不同診斷層次的臨床需求。?
且安必平已搭建液基細胞學(LBP)、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免疫組織化學(IHC)和熒光原位雜交(FISH)四大系列產品線,完整地覆蓋從細胞形態到蛋白表達、基因檢測等不同診斷層次的臨床需求。?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安必平開發出570種病理診斷相關注冊/備案產品,可用于多類腫瘤的篩查及診斷,系國內腫瘤篩查及診斷行業內技術平臺最豐富、產品種類最多的企業之一。?
2017-2021年,安必平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6億元、3.06億元、3.55億元、3.75億元、4.37億元。?
而安必平主營業務產品分為自產產品、外購產品及服務。2017-2019年,安必平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為自產產品的銷售,各期占比均達到80%以上且不斷提升,外購產品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同時,由于子公司廣州安必平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的業務逐漸起步,報告期內檢驗服務收入增加,有助于安必平業務向下游產業鏈延伸拓展。?
其中,安必平現階段核心產品為LBP系列產品及PCR系列產品。在LBP產品線,“安必平”、“達誠”和“復安”三個品牌產品主要用于宮頸癌篩查;在PCR產品線,目前安必平有HPV熒光18型和HPV分型28型兩種產品。?
上述兩大產品線產品作為宮頸癌篩查和診斷的應用產品,占安必平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0%以上,是安必平收入的主要來源。LBP和PCR相關產品收入占比偏高的情形仍將在短期內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安必平部分產品已獲得CE歐盟、英國標準協會(BSI)、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認證。安必平與多家權威醫院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在眾多三甲醫院得到應用、與國際品牌展開競爭,并得到客戶廣泛的認可和信任。?
在細胞學診斷領域,安必平是國內起步早、規模大的企業,為國內最早自主研發并應用沉降式液基細胞學技術的廠商之一,液基細胞學診斷試劑和儀器配套使用可實現全自動批量制片及染色,制片質量穩定、染色鮮明。安必平在該技術領域持續深耕,通過開發宮頸細胞學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致力于打造宮頸細胞學數據庫的行業標準,進一步加強安必平在細胞學領域的領先優勢。?
基于PCR技術的HPV基因檢測和液基細胞學(LBP)聯合檢查,是目前國內醫學界公認的最準確權威的宮頸癌篩查方案。安必平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上述兩大系列產品的企業,且兩大系列產品能形成顯著的協同效應。因此,安必平在宮頸癌篩查領域的競爭優勢突出。2021年,安必平宮頸液基細胞學+HPV基因檢測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42%。?
且安必平掌握了從探針設計到熒光標記的熒光原位雜交(FISH)核心技術,可個性化定制針對各種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的相關探針,滿足臨床對于多靶標探針或不同設計的需求,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必平已有187個注冊/備案產品,其中包括三類醫療器械8個、一類醫療器械179個。?
除此之外,安必平還擁有100余種熒光原位雜交(FISH)探針,是國內熒光原位雜交(FISH)品種最齊全、豐富的廠家之一,產品已覆蓋全國數百家三甲醫院,與液基細胞學(LBP)、免疫組織化學(IHC)系列等形成腫瘤亞專科的精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
作為蛋白水平的形態學診斷技術,免疫組織化學(IHC)的市場規模正隨著腫瘤精準診斷及靶向用藥伴隨診斷需求的不斷增加而擴大。?
近年來,安必平不斷加大免疫組織化學(IHC)產品線研發力度,完善免疫組織化學(IHC)研發評價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必平已成功研發出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機以及201個一抗產品,該產品線共獲得2個三類注冊證和301個一類產品備案證,取得的醫療器械備案證或注冊證數量位居行業前列。免疫組織化學(IHC)產品業務發展迅速,是未來安必平重要的研發和市場拓展方向。?
此外,安必平積極發展病理科“四化”(自動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引領科室發展,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與已有的成熟產品相融合,開發出“實視”實時鏡下視野共享系統和“愛病理”病理醫生社區APP,“愛病理”病理醫生社區APP已成為國內病理領域交流最活躍的線上社區之一。?
同時,安必平與騰訊合作,正在研發宮頸細胞學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建設宮頸液基細胞學數據庫,致力于打造該數據庫的行業標準。?
需要指出的是,2018-2020年,安必平連續三度獲“質量信用A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稱號。?
A類質量信用企業指質量管理良好企業,且具備六項條件,其中包括無違反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各級藥監部門發布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的其他規定的行為,無違反相關規定的不良行為等等,審核標準相當嚴格。?
而安必平自成立至今,始終堅持“為社會和客戶創造價值,以實現員工和企業價值”的企業宗旨,聚焦體外診斷尤其是與腫瘤疾病相關的病理診斷產品和業務發展,大力推進研發創新以及技術成果產業化,加強多層次營銷網絡建設,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體外診斷生態圈的創新業務模式,加快體外診斷市場的培育,不斷提升安必平的品牌影響力,致力于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及病理診斷技術教育培訓為一體的國內體外診斷領先企業。?
簡而言之,目前,安必平已搭建四大系列產品線,部分產品獲得各個國家認證。另一方面,安必平積極發展病理科“四化”,推出“愛病理”APP,為國內病理領域交流提供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安必平三度獲得“質量信用A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稱號,可見其自身質量管理良好。?
?
四、重視研發能力形成技術創新機制,期間費用率下滑管控能力出色?
自成立以來,安必平一直堅守研發創新的理念,高度重視研發能力,目前已組建一支148人的高素質研發隊伍,占安必平員工總數21.23%。?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必平研發人員共148人,其中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2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9人,擁有本科學歷83人,專科學歷40人,高中及以下學歷4人。?
根據《金基研》研究,安必平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共104人,占研發人員數的比例為70.27%,可見安必平研發人員學歷高,研發創新能力強。?
且安必平已形成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包括研發項目管理系統、研發人員績效考核體系、研發人員獎勵懲罰制度等,使其的研發工作嚴謹高效,保證技術工藝水平不斷地及時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安必平先后參與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項目2項、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1項、省市級科研項目十余項,與子公司廣州安必平自動化檢測設備有限公司均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與此同時,作為廣東省病理診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安必平目前與國內數位病理行業專家權威簽訂了特聘專家聘用協議書,設立工程技術委員會,并通過工程中心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術交流合作,提高承接國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項目的能力和安必平科技創新能力。?
2017-2021年,安必平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30.49萬元、1,558.65萬元、2,185.89萬元、2,773.22萬元、4,590.19萬元,同期,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88%、5.09%、6.15%、7.39%、10.46%。?
可以看出,近年來,安必平愈加重視研發能力,研發投入顯著上升,研發費用率亦走高,同時,安必平已形成有效的技術創新機制。?
不僅如此,在研發能力漸強情況下,安必平亦取得多項成就。?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安必平及控股子公司擁有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12項,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4項,一類醫療器械備案證554項;共擁有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46項,外觀設計專利16項,軟件著作權29項。?
另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必平擁有8項在研項目,預計總投資規模共1.35億元,目前累計投入金額共0.95億元。?
目前,安必平已掌握沉降式液基細胞學(LBP)技術、反向點雜交PCR制備技術、實時熒光PCR制備技術、熒光原位雜交(FISH)探針標記技術、免疫組織化學(IHC)病理診斷抗體篩選及質控技術和相關配套儀器制造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此外,安必平還著眼于未來基因檢測的市場需求和其與安必平現有分子診斷產品的結合,拓展相關基因檢測技術平臺,正在開發高通量測序、基因點突變等技術及產品,進一步延伸至腫瘤早篩、生殖健康、產前篩查等領域,加強安必平的綜合競爭力。?
另外,近年來,安必平管控能力出色,期間費用率有所下降。?
據招股書、2020年年報及2021年年報,2017-2021年,安必平期間費用分別為1.58億元、1.8億元、2.09億元、2.08億元、2.6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6%、58.87%、58.88%、55.35%、60.74%。?
其中,2017-2021年,安必平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23億元、1.42億元、1.62億元、1.54億元、1.8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47.16%、46.3%、45.58%、40.9%、40.91%。?
可見,近年來,在安必平盈利能力日漸增強的情況下,其銷售費用率顯著下滑,利潤增加。?
另一方面,2017-2021年,安必平的管理費用分別為2,002.9萬元、2,354.28萬元、2,591.29萬元、3,255.25萬元、5,295.51萬元,管理費用率分別為7.69%、7.69%、7.3%、8.67%、12.06%。?
而安必平的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分別為廣東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2019年,上述三家公司的平均管理費用率分別為11.77%、10.49%、11.97%。?
此外,2017-2021年,安必平的財務費用均為負數,分別為-32.44萬元、-60.76萬元、-54.7萬元、-604.67萬元、-1,179.46萬元,財務費用率分別為-0.12%、-0.2%、-0.15%、-1.61%、-2.69%。?
而安必平多年未存有息負債,2021年,其有息負債亦僅為953.81萬元,故利息支出少,財務費用率下降。?
即是說,近年來,安必平高度重視研發能力,其研發人員人數占員工總數21.23%,而其中本科學歷人數占比7成以上,且在研發能力漸強情況下,安必平亦取得多項成就。同時,安必平期間費用率顯著下滑,其管控能力表現出色,利潤增加。?
?
五、總募集3.91億元優化產品布局,促進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進口替代?
上市期間,安必平擬募集資金總額3.91億元,分別投資于“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及“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建設項目”。?
其中,“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擬使用資金金額2.95億元,“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建設項目”擬使用資金金額0.79億元。若有剩余,則超出部分將用于補充安必平流動資金。?
“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是研發生產一體化項目,項目通過加大研發技術投入力度,實現對現有產品的持續優化升級并積極開發新品,并且通過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擴大生產場地,引進先進的研發生產設備,進一步提升安必平研發生產能力、擴充產品線,從而優化安必平產品布局,鞏固并提升市場占有率。?
其中,此項目將部分募集資金投入到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材料開發三大方向,主要包括基因突變相關的平臺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CTC檢測產品開發、PCR關鍵原料合成等方向的研究開發。?
“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設備購置內容主要包括熒光顯微鏡系統、自動免疫組化染色儀、測序儀、通風系統等研發生產設備和環保設備,投資額8,192萬元。 ?
體外診斷行業具有技術水平高、知識密集、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是典型的技術導向型行業。?
因此,安必平擬通過此項目的實施,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對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研究與創新,提高研發實驗和綜合測試能力,建設高水平的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研發平臺,從而增強安必平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產品的優化升級和新產品研制,為提升安必平市場競爭力、促進國內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進口替代做出積極貢獻。?
目前,安必平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隨著業務量的增長,其產能利用逐漸飽和,在配制、分裝等環節的生產能力比較緊張。?
與此同時,安必平現有研發生產及相關配套場地面積有限,而自動化設備往往占地面積大,安必平已無法通過在現有場地增加自動化設備實施技改以提升產能。?
另一方面,隨著安必平自主品牌“安必平”、“達誠”和“復安”多品牌戰略的逐步推進,安必平客戶逐漸向二級、基層醫療市場滲透,安必平液基細胞學診斷試劑未來面臨強勁市場需求。?
此外,近年來國內對“兩癌篩查”項目的大力推行,也將成為帶動安必平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見,安必平亟需通過新建研發生產基地,提高生產能力、實現產品優化升級,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安必平將通過“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建設LBP、PCR、FISH、IHC、NGS、CTC多個系列體外診斷試劑技術平臺,增強研發創新投入力度,實現對現有產品的持續優化升級,并不斷研制出滿足下游市場需求的新品。?
“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建設期4年,項目建成投產后,項目達產年營業收入4.74億元,投資回收期為7.42年(靜態、含建設期),內部收益率為15.12%(稅后)。?
另外,“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建設項目”總投資7,872萬元,建設期2年。此項目擬通過在安必平現有總部營銷中心的基礎上,購置及租賃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建設6大營銷中心和10個辦事處,從而進一步完善安必平營銷網絡布局。?
通過此項目的實施,安必平將在總部營銷中心搭建產品展示中心、產品與技術培訓中心、網絡銷售平臺和信息化營銷管理系統,并通過全國范圍內開展學術推廣,加強安必平產品和品牌知名度的推廣。?
同時,安必平將在各地營銷中心建設產品展示中心,并為各地營銷中心及辦事處配備專業的營銷、技術服務人員,從而有效提升安必平市場拓展實力并為客戶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技術指導與服務。?
“營銷服務網絡升級建設項目”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6大營銷中心和10個地方辦事處,進一步完善安必平營銷網絡布局,這對于積極培育國內體外診斷市場、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技術服務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通過對各營銷中心和辦事處所在地的經銷商和終端客戶進行產品技術培訓、學術推廣等,有利于經銷商和終端客戶直觀感受產品性能優勢,掌握產品操作技巧,從而全方位推進安必平的品牌建設,增加客戶對安必平品牌的認可,提高銷售競爭力和訂單轉化率。另一方面,體外診斷產品的使用過程中對設備和試劑的操作精度、準確度要求高,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支持與指導,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此外,安必平研發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加速推進了新品研發產業化進程。以FISH技術為例,安必平自主開發的FISH技術可個性化定制各種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相關FISH試劑,以及FISH探針,包括膀胱癌、乳腺癌、肺癌、宮頸癌、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等多種實體腫瘤和血液腫瘤。?
研發技術的增強必將帶來產品線的持續擴充,安必平亟需加大營銷服務網點的投入,增強營銷網絡覆蓋的廣度和深度,以滿足新市場開拓、新產品推廣的發展需求。?
總體來說,此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是為提升安必平體外診斷領域產品的研發創新實力,擴大生產規模和生產場地,同時進一步完善營銷服務網絡布局,提升產品培訓和技術支持力度,鞏固并提升安必平市場地位和核心競爭力。?
未來,安必平將聚焦體外診斷尤其是與腫瘤疾病相關的病理診斷產品的業務發展,大力推進研發創新以及技術成果產業化,致力于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及病理診斷技術教育培訓為一體的國內體外診斷領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