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持續震蕩的背景下,為彰顯對旗下產品的信心,已經或計劃進行基金自購的公司有22家,累計凈申購金額合計4.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1月26日,中歐基金與“醫藥女神”基金經理葛蘭自購旗下基金,成為當日行業內的刷屏新聞。事實上,2021年四季度,各個細分類型基金總規模均實現增長,公募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同時,消費再次成為公募基金主要增持方向,持倉分散漸成“頂流”基金經理共識。
新基方面,拉長時間來看,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時基金”)于1月17日祭出的一只混合型產品即將結束認購。另外,1月24日,蜂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基金”)發行了一只債券型基金。1月27日,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商基金”)開售了一只混合型基金。
?
一、基金行業動態
1、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遠超四千家,第四批子基金設立后基金總規模將達千億元
1月24日,工信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相關工作情況。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2021年國內中小企業經受住了原材料價格高企、訂單不足、疫情汛情等復雜嚴峻形勢考驗,保持穩定恢復增長態勢。2021年1至11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0.7%、28.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8%、17.1%。
徐曉蘭介紹,目前,全國“專精特新”企業有4萬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4,76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848家,成為產業鏈供應鏈的有力支撐。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向暉表示,目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三批子基金正在設立中。今年要開展第四批和第五批子基金管理機構的公開遴選,待第四批完成設立后,基金總規模就能達到1,000億元。
?
2、2021年四季度債券型基金規模增長最多,中歐醫療健康規模大增
2021年四季度,各個細分類型基金總規模均實現增長,公募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規模大幅增加。147家基金公司中,有113家公司實現了資產管理規模的增加。具體到權益類基金來看,3只主動權益基金和4只指數型基金規模均突破500億元。“醫藥女神”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等基金獲得大幅凈申購。
統計的2021年基金四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總規模達25.04萬億元(不含估算數據),較前一季度增加1.46萬億元。2021年四季度,各個細分類型基金總規模均實現增長。具體來看,債券型基金規模增長最多,當季總規模增加7,665.04億元至6.58萬億元,其中,純債型基金增加5,007.35億元,二級債基增加2,263.29億元。
?
3、消費再成公募主要增持方向,持倉分散漸成“頂流”基金經理共識
1月24日,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報披露完畢。整體來看,消費股再次成為公募基金青睞的投資方向,基金對于瀘州老窖、貴州茅臺的持股市值增加最多;醫藥股則成為公募基金減持的主要方向。在持股市值減少最多的前10只個股中,醫藥股占據5席。2021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股票倉位穩中有升,但持股集中度進一步下降,持倉分散也成為眾多“頂流”基金經理的共識。
例如,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怡2021年四季度末股票倉位為94.59%,較前一季度上升1.86個百分點,但其持倉進一步分散,占基金資產凈值比超過5%的個股從前一季度末的7只減少到5只。2021年四季度末,該基金前10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52.98%,前一季度為57.87%。
?
4、證監會進一步精簡行政事項證明文件,進一步取消20項證明事項
從券商獲取的證監會最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以下簡稱“《監管通報》”)顯示,證監會進一步精簡行政事項證明文件,進一步取消20項證明事項以及51項非必要或重復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具體來看,券商申請從事保薦業務時,無需再提交營業執照正本復印件,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時,無需再提交法人資格證明文件及業務資格證明文件,而均由審核部門自行通過公開渠道查詢核實;新設基金公司變更實控人時無需再提供無行政處罰及不良記錄證明等。此外,基金服務機構注冊時,無需再提交境內法人機構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境內法人機構主體資格許可證復印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自然人股東以外的其他自然人身份證明、基金銷售部門負責人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基金銷售部門負責人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成績單。
?
5、開年以來公募自購超4億元,葛蘭“真金白銀”出手“刷屏”網絡
進入2022年,A股市場持續震蕩。在此背景下,為彰顯公司對旗下產品的信心,不少基金管理人陸續自購旗下基金產品。2022年,已經或計劃進行基金自購的公司有22家。截至1月26日,1月以來共有南方基金、興證全球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等22家公募宣布自購旗下基金產品,截至1月26日,累計凈申購金額合計為4.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1月26日中歐基金與“醫藥女神”基金經理葛蘭自購旗下基金,成為當日行業內的刷屏新聞。中歐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對中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創新兩只基金自購5,000萬元;基金經理葛蘭也將對上述兩只基金自購200萬元。
?
二、基金公司動態
1、天弘華證滬深港長期競爭力指數成立,合計募集金額約2.9億元
1月26日,天弘基金發布公告稱,天弘華證滬深港長期競爭力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天弘華證滬深港長期競爭力指數”)基金合同于1月25日正式生效。
天弘華證滬深港長期競爭力指數設天弘華證滬深港長期競爭力指數A和天弘華證滬深港長期競爭力指數C兩只下屬分級基金。在1月4日至1月21日的基金募集期內,兩只下屬分級基金合計募集金額約2.9億元。
?
2、“固收+”產品博時恒鑫穩健混合基金成立,獲逾1萬戶有效認購
1月26日,“固收+”基金博時恒鑫穩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博時恒鑫穩健混合基金”)發布公告稱,該基金于1月25日成立,首募規模32.5億元,獲11,886戶有效認購。
博時恒鑫穩健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王申表示,2022年的權益市場大概率仍呈現結構性行情,需要通過更多的調研與深入研究去把握住結構性、高景氣度的機會,同時要靈活面對中長期發展空間大、但由于市場預期過于一致以至于短期估值過高的方向。債券市場方面,王申認為后期仍存在一定投資機會,可通過更多的交易進行積極把握。
?
3、大成穩益90天滾動持有債基1月28日發售,由汪偉擔任基金經理
1月25日,大成基金發布公告,大成穩益90天滾動持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大成穩益90天滾動持有債基”)于1月28日起公開發售。該基金投資于債券資產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80%,以利率趨勢分析為基礎,結合經濟周期、宏觀政策方向及收益率曲線分析,實施積極的債券投資組合管理,以獲取較高的債券組合投資收益。
大成穩益90天滾動持有債基由汪偉擔任基金經理。汪偉具有9年證券從業經驗,曾擔任廣州證券資產管理部債券投資經理、金鷹基金集中交易部交易主管、廣東南粵銀行金融市場部債券投資經理、金鷹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2019年5月加入大成基金,任職于固定收益總部。
?
4、浦銀安盛基金再迎業績規模穩升,資產凈值突破2,689億元行業排名上升
據悉,在2021年復雜的市場環境下,浦銀安盛基金再次迎來業績和規模持續穩步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浦銀安盛基金資產凈值突破2,689億元,排名行業第25位,較前一年上升1位。
其中,非貨資產凈值突破1,429億元,排名行業30位,較前一年上升4位。規模增速在行業中穩居前列。公司權益投資整體業績顯著提升,FOF業務進入行業頭部行列,債券基金規模突破千億元,固收業績持續穩定,落地多只行業創新型產品,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
5、配置雙基金經理“分工合作”,招商瑞享混合基金成立
1月26日,招商瑞享1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招商瑞享混合基金”)發布公告稱,該基金于1月25日成立,首募規模20.62億元,獲11,828戶有效認購。
招商瑞享混合基金由王垠、余芽芳擬任基金經理。王垠主攻權益投資,余芽芳專注固收部分的投資。王垠指出,權益市場方面,當前著眼于跨年春季行情布局,將圍繞短期穩增長與中長期經濟轉型趨勢相關的行業和板塊進行跟蹤配置。債券市場方面,余芽芳表示,當前背景下,新基金會將高等級信用債作為主要配置品種,在合適的情況下積極參與利率債的交易機會,同時保留一定流動性空間,以更好應對市場變化。
?
三、新基金發行
1、博時基金新基開啟認購倒計時,肖瑞瑾1只產品近3年業績超同類平均逾80%
1月17日,博時基金推出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為博時回報嚴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博時回報嚴選混合A”),基金經理為肖瑞瑾。該基金的認購期為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28日。
公開信息顯示,博時回報嚴選混合A以“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力爭獲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回報”為投資目標,投資范圍主要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創業板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或注冊上市的股票、存托憑證)、港股通標的股票、債券(包括國債、金融債、地方政府債、政府支持機構債券、企業債、公司債、央行票據、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可轉換債券(含分離交易可轉債)、可交換債、公開發行的次級債等)、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銀行存款、同業存單、貨幣市場工具、股指期貨、股票期權、國債期貨、信用衍生品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肖瑞瑾,2012年畢業后加入博時基金,歷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兼基金經理助理、資深研究員兼基金經理助理、博時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權益投資主題組投資總監助理;現任權益投資四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博時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
自2021年12月18日,肖瑞瑾開始任職博時回報嚴選混合A的基金經理。截至2022年1月27日,肖瑞瑾共任職10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其中,肖瑞瑾任職博時回報混合至今已4年又167天,截至2022年1月26日,該基金近3年的階段漲幅為170.67%,大幅跑贏同期同類平均漲幅89.02%。
?
2、蜂巢基金發售新債基,李海濤4只基金近1年漲幅遜色于同類平均
1月24日,蜂巢基金發售了一只債券型基金,為蜂巢豐和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蜂巢豐和債券A”),基金經理為李海濤。
公開信息顯示,蜂巢豐和債券A以“在嚴格控制風險并保持良好流動性的基礎上,本基金力爭獲取高于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收益,追求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健、持續增值”為投資目標,投資范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和上市交易的債券(包括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地方政府債、企業債、公司債、證券公司短期公司債、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開發行的次級債、可轉換債券(含可分離交易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等)、資產支持證券、銀行存款(包括協議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同業存單、貨幣市場工具、債券回購、國債期貨、信用衍生品等金融工具,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李海濤,2018年5月加入蜂巢基金,任基金投資部副總監,負責基金投資工作;現任蜂巢添冪中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蜂巢添鑫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蜂巢添盈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此前,李海濤曾任職于廣發銀行、華福證券。
自2022年1月20日,李海濤起任蜂巢豐和債券A的基金經理。截至2022年1月27日,李海濤共任職7只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其中,截至2022年1月26日,蜂巢添冪中短債A、蜂巢添盈純債A、蜂巢恒利債券A近1年的階段漲幅分別為3.26%、3.73%、3.27%,分別不及同期同類平均漲幅3.59%、4.76%、4.67%。截至2022年1月21日,蜂巢添禧87個月定開近1年的階段漲幅為4.16%,不及同期同類平均漲幅4.76%。
?
3、華商基金推出新混基,梁皓名下1只任職逾一年產品回報率跌至-18.02%
1月27日,華商基金發行了一只混合型基金,為華商卓越成長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華商卓越成長一年持有混合A”),基金經理為梁皓。
公開信息顯示,中加龍頭精選混合A以“以自上而下選擇符合時代背景的好行業、自下而上挖掘優質成長個股、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為投資理念。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力求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獲取長期穩定的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回報”為投資目標,投資范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國內依法發行或上市的股票(含主板、創業板、存托憑證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或注冊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標的股票、債券(含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券、政府支持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含可分離交易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次級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等)、貨幣市場工具、債券回購、同業存單、銀行存款(含協議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銀行存款)、股指期貨、資產支持證券等以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梁皓,2012年5月加入華商基金,曾任行業研究員、華商未來主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助理、華商未來主題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現任華商萬眾創新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華商創新成長靈活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等基金經理。此前,梁皓曾就職于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自2021年12月28日,梁皓開始任職華商卓越成長一年持有混合A的基金經理。截至2022年1月27日,梁皓共任職7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其中,梁皓任職華商雙擎領航混合至今已1年又65天,任職回報率為-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