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陌語/作者
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與公募基金行業加速轉型的背景下,貼近基準、風格穩定、超額收益穩健的投資策略受市場關注。而錨定基準,以獲取相對基準超額收益為目標的指數增強基金,此類產品在滿足對基準有效跟蹤的情況下,力爭獲取超額收益,追求長期穩定回報。
什么是指數增強型基金?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一種在跟蹤特定指數(如滬深300、中證500等)的基礎上,通過量化模型或主動管理策略獲取超額收益的公募基金。其目標是實現“指數收益+超額收益”,既保留指數基金的分散化特點,又力爭超越市場表現。
它的核心特點有三個,一個是雙重收益來源,其中Beta收益是跟隨指數漲跌的市場收益,而Alpha收益則是通過量化選股、行業優化等策略實現的超額收益。例如,富國滬深300指數增強A在力求對滬深300指數進行有效跟蹤的基礎上,通過數量化的方法進行積極的指數組合管理與風險控制,力爭實現超越目標指數的收益,謀求基金資產的長期增值。
第二個是風險控制,指數增強基金嚴格控制跟蹤誤差,確保組合與指數的偏離度在合理范圍內。例如泓德中證500指數增強A,力爭控制本基金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不超過0.5%,年跟蹤誤差不超過8.0%。
第三個是策略透明,公募基金需定期披露持倉和運作情況,信息透明度高。如鵬華滬深300指數增強A,基金根據投資組合相對標的指數的暴露度等因素的分析,對組合跟蹤效果進行預估,及時調整投資組合。
指數增強基金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幾種:多因子選股策略綜合考量價值、成長、質量、動量等因子通過量化模型對股票進行選股;行業優化策略在控制行業偏離度的前提下,適度超配看好的行業;組合優化策略運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在跟蹤誤差約束下優化組合追求更高的風險調整后收益;事件驅動策略捕捉成分股調整、分紅等事件機會獲取事件性超額收益。
指數增強基金“巧妙”地融合了指數跟蹤的穩健性與主動管理的潛力,通過雙重收益來源、嚴格的跟蹤誤差控制和多元化的策略,力求在市場波動中實現超越基準的表現。
二、超越指數還是偏離預期?
需要注意的是,指數增強基金的超額收益具有周期性特征,不同市場環境下表現可能存在較大差異。要密切關注跟蹤誤差控制,過大的跟蹤誤差可能導致偏離預期目標,而過小的誤差又可能限制超額收益空間。
與傳統的被動指數基金相比,指數增強基金在保持指數化優勢的同時,通過量化策略力爭獲取超額收益。而與主動管理型基金相比,指增基金則具有更嚴格的跟蹤誤差約束和更低的費用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ETF產品雖然也跟蹤特定指數,但指增基金多為普通開放式運作,不需要日內交易。
此外,指數增強基金雖然通過量化策略追求超額收益,但仍面臨多重風險需要警惕。首要的是市場系統性風險,當基準指數大幅下跌時,基金凈值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在極端行情下可能出現較大回撤。
其次是量化模型失效風險,當市場風格劇烈切換時,原有的多因子選股策略可能階段性失靈,導致超額收益顯著回落甚至出現負超額。
最后,這類產品還存在特有的流動性風險,特別是在配置較多小盤股時,大額申贖可能對組合產生沖擊。
總的來說,優質的指數增強基金能夠提供持續穩定的超額回報,通過科學選擇和管理,指數增強基金可以成為資產配置中兼具效率與性價比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