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北部灣港,股票代碼:000582)對外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北部灣港實現營業收入35.56億元,同比增長1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達到4.7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8.73%,這份“兩位數增長”的業績答卷,不僅彰顯了北部灣港強勁的發展韌性,更標志著公司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步履愈發堅實。
北部灣港始終錨定“四個一流”的高質量發展方向,隨著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向縱深推進,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紅利的持續釋放,其作為我國面向東盟、連接世界的國際樞紐海港,戰略門戶作用愈發凸顯。
地理位置優勢凸顯,蓄勢多重成長動能
公開信息顯示,北部灣港是我國西南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其立足西南,輻射我國中西部區域、銜接亞歐大陸,并面向東盟、連通全球,亮眼的業績表現是公司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持續優化運營的必然結果。
北部灣港作為連接我國與東盟國家的重要樞紐,是廣西、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等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區位優勢顯著。面向腹地,得益于西南五地區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公司的貨運需求持續增長。面向國際,北部灣港直接對接東南亞市場。隨著RCEP的深入實施,我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合作不斷加深,為公司帶來了持續的貨運增量空間與航線拓展機遇。
穩健增長的腹地經濟及進出口規模,進一步筑牢了北部灣港業務的基本盤。2025年上半年,公司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17,446.64萬噸,同比增長10.95%;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75.85萬標箱,同比增長10.15%,全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位列全國主要沿海港口前十。
戰略樞紐賦能未來,釋放協同發展勢能
長期以來,北部灣港因國家戰略而孕,隨時代發展而興,是廣西寶貴的核心戰略資源。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交匯門戶,北部灣港是廣西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踐行者,也是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國際樞紐海港的主力軍,更是廣西發展向海經濟的重要支撐點。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深入推進,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通過加大港口航道建設,優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和服務能力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實施,均為港口發展形成了持續“賦能”,也為北部灣港打造國際門戶港、國際樞紐海港提供了堅實支撐。
此外,被譽為“世紀工程”的平陸運河,預計將于2026年底前建成通航。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運河通航后,將連通西江黃金水道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未來會對我國多個省份的外貿經濟和內需貨運業務等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并將大力推動沿線地區產業發展,進而為北部灣港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持續加密航線網絡,全面提升服務效能
“通江達海、連接全球”的航線網絡,是北部灣港提升服務效能的核心支撐。一直以來,公司始終秉持“客戶至上、服務至上”理念,持續強化生產管理,優化生產組織,加強溝通協作,不斷提升港口生產運營效率與綜合服務水平。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北部灣港航線總數達84條,其中外貿52條,內貿32條。
據悉,今年4月,“北部灣港-杰貝阿里港”滾裝航線成功首航,這是北部灣港開行的首條滾裝航線,同時也是北部灣港與阿聯酋迪拜杰貝阿里港之間首條直航航線,成為了我國西南地區面向中東地區的重要物流新通道,為中阿兩國間的經貿往來提供了更快捷、更高效的物流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后的7月,來自重慶的1271輛長安汽車再次通過這條航線出海,創下了北部灣港滾裝汽車單次發運量的最高紀錄。具體而言,這條新航線使我國西南地區到中東地區的運輸時間縮短了4至10天,運輸時效提升了10%至15%,成本則降低8%以上,為內陸車企構建了一條經由北部灣港便捷出海的、優質高效的常態化新通道。
基礎設施能級躍升,智慧+綠色雙輪驅動
為了更好的匹配快速增長的業務需求,北部灣港的基礎設施能級持續提升。目前公司現有及管理沿海生產性泊位91個,年吞吐能力4.51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達1104萬標箱,已實現84個泊位對外開放啟用。此外,公司在建泊位11個,其中6個泊位工程進度已達90%以上,而在建泊位陸續投產運營后也將進一步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據了解,北部灣港目前可靠泊10萬噸級以上船舶的深水泊位占比達37%,遠超全國沿海港口平均水平;此外,公司港口專業化泊位占比已由2021年的33.8%進一步攀升至2025年的37.4%,國際門戶港、國際樞紐海港建設不斷按下“快進鍵”。
與此同時,北部灣港堅持創新驅動,加速向“智慧”和“綠色”轉型。目前,北部灣港在港口生產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5G網絡、無人駕駛、北斗定位、大數據、自動化控制等新技術,以創新為驅動,公司破解了傳統碼頭自動化改造的諸多難題。
具體來看,北部灣港高標準建成全球首個U型堆場裝卸工藝、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將海鐵聯運集裝箱中轉時間壓縮40%,為全球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貢獻“北部灣港模式”;堅持以“小切口”改革為重點,實現北部灣港鐵海聯運“五個一體化”,綜合作業效率提升約30%,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充分肯定,被稱為“廣西北部灣港鐵海聯運一體化‘小切口’成功經驗”,獲評2024年度多式聯運優秀服務案例;此外,公司還建成了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防城港數字化散貨中心堆場,有力推動北部灣港生產作業模式由傳統向高質量智慧港口轉變;而通過打造全國港口行業首個數字化運營管控平臺,北部灣港實現港口生產管理過程的可視、可控、協同服務,搭建了覆蓋全港的碼頭智能理貨平臺、集裝箱設備交接單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全面推動智慧港口建設打開新局面。
不僅如此,北部灣港積極響應“雙碳”目標,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加快零碳碼頭建設,港口生態環境顯著改善。2024年防城港碼頭獲評廣西沿海首家三星級中國綠色港口,用實際行動繪就“生態優先”的發展畫卷。
重視投資者回報,實施長期穩定的分紅政策
作為廣西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北部灣港始終堅持穩健且積極的利潤分配政策,始終將股東回報放在重要位置。繼2024年首次實施中期分紅后,公司今年擬再次進行中期分紅,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81元(含稅),派發總額預計1.92億元,占上半年可供分配利潤的40.40%。這一舉措在延續公司連續12年派發現金紅利良好傳統的同時,也充分彰顯了公司通過多分紅、高分紅的方式與股東共享發展成果的實際行動,公司可持續發展價值愈發凸顯。
未來,隨著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和經營性現金流不斷積累,北部灣港將持續保持穩定的分紅政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公司成功入選中證500指數樣本股,進一步提升了資本市場影響力,長期投資價值愈發凸顯。
從業績高速增長,到平陸運河等超級工程蓄勢的增量空間;再從連接東盟的航線網絡持續加密,到“智慧+綠色”轉型的深度突破,北部灣港正以多重優勢所疊加的發展勢能,在國家戰略的縱深推進中不斷刷新成長高度。可以預見,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RCEP、“一帶一路”倡議等戰略紅利的持續釋放,北部灣港必將在連接我國與世界的航程中,書寫更多關于增長、創新與價值的嶄新篇章,向著世界一流港口企業集團的目標穩步邁進。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