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間,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豐立智能(301368.SZ)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在復雜市場環境下交出一份彰顯發展韌性的成績單: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42億元,延續穩健增長態勢;實現歸母凈利潤322.44萬元,扣非凈利潤314.8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1786.34萬元,同比大幅增長219.29%,現金流表現顯著優化。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豐立智能技術筑基和戰略突圍驅動發展模式的持續發力。作為精密制造領域的創新引領者,豐立智能持續深化技術壁壘與研發積淀,通過高端產品線的全維度拓展構建核心競爭力。不僅如此公司更以前瞻性戰略布局切入人形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萬億級新興賽道,通過"傳統業務升級+新興賽道突破"的協同模式,系統性培育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同日發布的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進一步印證了其戰略決心。根據預案,公司募集資金用途精準聚焦戰略方向,2.7億元將投入新能源汽車精密動力齒輪智能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為新能源汽車精密動力齒輪900萬件,旨在優化產品結構并加速拓展新能源汽車齒輪市場,搶占電動化轉型紅利;另有2.2億元將投入新一代精密傳動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包括諧波減速器18萬件、小微型減速器20萬件及行星減速器6萬件,目標是擴大精密減速產品產能,豐富產品結構并拓寬機器人等領域應用場景。此外,精密傳動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將投入募集資金4000萬元,重點研發機電一體化等關鍵技術,構建技術護城河,支撐產品迭代與新興領域技術突破。
此次募資布局彰顯出豐立智能"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的發展眼光,既通過產能升級強化現有業務競爭力,又以技術預研和產能儲備搶占人形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前沿賽道先機。這種戰略路徑,不僅保障了短期業績的穩健性,更為長期價值增長注入強勁動能,充分展現出該智能制造領軍企業的戰略定力與創新魄力。
以深厚技術和生產實力奠定產業升級基礎
齒輪作為機械裝備的核心基礎件,是各類工業設備動力傳輸的關鍵載體,在航空航天、機器人、新能源裝備等戰略新興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產業價值。然而,當前我國齒輪行業仍面臨"大而不強"的發展困境,高端精密齒輪市場更長期被國際巨頭壟斷。在當前產業轉型關鍵期,頭部齒輪企業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作為小模數齒輪龍頭企業,豐立智能通過構建完整產業鏈競爭壁壘,已全面奠定了向高端市場進軍的堅實基礎。當前公司不僅形成了覆蓋齒輪及齒形研發設計、刀具設計、銑齒設備生產制造到齒輪產品檢測的全周期閉環核心技術體系,還先后建立了豐立小模數齒輪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機械工業小模數螺旋錐齒輪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省級企業研究院等,自主設計實力持續突破。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共擁有53項專利,其中包括18項發明專利,技術儲備深度與寬度顯著領先行業。
同時,豐立智能具備支撐大規模生產所需的生產和檢測能力。報告顯示公司一方面通過外購方式為生產線配備了先進的生產和檢測設備,并擁有世界頂尖水平的設備;另一方面,憑借多年積累的生產經驗和研發實力,公司已能夠自主研發定制化的數控銑齒機,在助力產能提升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
依托上述技術和產能優勢,豐立智能更與博世集團、史丹利百得、牧田、創科實業等國際電動工具制造龍頭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不僅全面鞏固了公司在領域內的領先地位,更為自身可持續發展夯實了根基。
人形機器人領域發力,產能技術并重鎖定先機
人形機器人作為國家戰略級新興產業,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頂層設計推動下,2025年逐步邁入量產元年。有業內專業人士預測,未來幾年人形機器人產量將以每年10倍的數量級增長,最終數量將超過人類,達到100億至200億臺。如此之大的市場增長空間,無疑將給豐立智能減速器業務帶來巨大需求。
依托數十年積累的齒輪精密制造技術,豐立智能積極向人形機器人高價值核心零部件領域拓展。目前已建立起基本的技術框架,產品線覆蓋諧波減速器、行星減速器、小微型減速器、小傘齒、小圓柱齒、行星軸、靈巧手模組等,能夠滿足不同型號的需求,適配人形機器人全傳動場景。
在行星減速器領域,豐立智能已與博世、西門子、牧田等全球領先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于2016年啟動諧波減速器研發,并于2024年下半年成功實現量產。同時豐立智能在2024年成功開發出小微型減速器,目前已實現小批量生產與交貨。為推進產品升級,公司計劃在未來1-2年內加速開發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化產品。憑借技術與產能積累,豐立智能與星動紀元等客戶建立了深度合作,目前星動紀元已在國內外頭部客戶中獲得大量五指靈巧手訂單。
隨著市場加速發展,豐立智能的產品布局正迎來收獲期,即將進入放量階段。同時公司也在同步加速產能建設。目前諧波減速器產品規劃建設四條產線,總產能目標為14萬套,其中一條年產3.5萬套的產線已投產。接下來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加速,公司的技術儲備與產能彈性有望進一步拓展其市場空間,有望在行業爆發期搶占先機。
深化頭部企業協同,加速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量突破
新能源汽車已步入市場主導的新階段,其滲透率的持續躍升正深刻重塑行業格局。競爭焦點正從單純的價格博弈,轉向技術升級與智能化體驗的深度較量。這一趨勢,為具備精密制造能力的齒輪企業,特別是像豐立智能這樣深耕技術、布局多元的頭部廠商,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豐立智能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聚焦三大方向。首先是動力齒輪,涵蓋燃油汽車的自動手動變速箱以及新能源汽車減速器;其次是動力座艙智能驅動的產品,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門窗、尾翼等需求持續增長;第三是調節平衡的差速器產品,應用于調節汽車輪子平衡差速器。
豐立智能同步展開產能布局。公司在越南投資建設年產800萬套的小模數齒輪及精密零部件齒輪生產線。同時在馬來西亞新建年產20萬套高精密新能源汽車傳動齒輪生產線。在技術與產能協同優勢驅動下,豐立智能新能源汽車業務有望通過深度綁定比亞迪等客戶實現加速放量和價值共振。
如今,豐立智能正站在精密制造產業升級的潮頭,通過“技術深度決定產品護城河、產能彈性決定市場覆蓋面、戰略前瞻決定未來話語權”的發展哲學,在高端傳動領域逐步實現從技術突破到商業落地的全鏈條貫通,這不僅為中國制造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爭取更大話語權提供了范例,更開啟了其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