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越來越不好忽悠了。
01
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樣子
公募機構參與打新算是股市的傳統藝能了,本也無可厚非,但越來越離譜的報價,已經不是專業能力的問題了,簡直是把人當傻子耍。
雙節期間發生了不少事,浙江國祥上市被叫停,算是股民、基民、自媒體以及監管通力合作的結果。
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自媒體的發展,關鍵信息得以被公開,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便捷,人們已經越來越不好忽悠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自媒體的發展,幫助人們“睜開”了眼睛,讓我們得以知道,并促成了將事情還原成它本該有的樣子。
事情的經過其實很多媒體已經講得差不多了,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基本面挺差的公司,在賣殼退市后,經過一番包裝又卷土重來,準備在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也就是10月9日上市募資,并且在機構的助推下,超募16.47億元。
從浙江國祥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于空調及相關產品,和格力、美的算同行,但無論是知名度還是業內地位,顯然很難與相提并論。
?
?
公司的業績增長在相當程度上依賴大客戶突增,公司2021年和2022年的大客戶幾乎完全換了一批。
?
?
而且空調屬于耐用品,公司主營的空調業務,原本就很難保證接下來的業績增長。公司還在籌備上市之前出現利潤超額分配的情況。
?
?
據悉,2017-2020年,浙江國祥共分紅1.39億元,而同期累計實現凈利潤僅為1.46億元。
這個數據,基本相當于公司能拿的都被大股東拿干凈了。
如此難看的吃相也是惹了眾怒,10月7日,對于自媒體反應的浙江國祥事件,上交所發布官微表示已暫停浙江國祥的IPO發行程序,并將針對自媒體反映情況,對浙江國祥開展一次專項核查。
?
?
浙江國祥的IPO被緊急叫停,實際上只是還原了事情本該有的樣子,事情原本的樣子就是,有些公司就不該放進二級市場。
02
資本盛宴?
浙江國祥的基本面怎么看都很一般,甚至可以說很差了,此次IPO原本也就打算募資7.37億,但卻被推高到了3倍左右,按照子彈財經的計算也就是23.84億元,超募達16.47億元,
?
?
根據招股書,浙江國祥本次IPO的最終定價為68.07元/股,市盈率為51倍,遠超同行業可比公司。
據浙江國祥和主承銷商披露的同行業可比公司,浙江國祥的市盈率分別為盾安環境25.19倍、申菱環境54.12倍、佳力圖180.30倍、英維克58.14倍,浙江國祥的市盈率甚至比格力、美的等行業龍頭也要高出不少。
部分公募基金還給出了更高的價格,比如嘉實基金報價81.94元/股,金鷹基金報價92.52元/股。
很明顯的高估,那這些機構為什么這么賣力呢?
從招股書上看,以東方證券為代表的保薦機構保薦費為200萬,但浮動的承銷費用上限就高了。
?
?
按照發行費用計算,費率最低也有7.5%,如果募資總額大于25億元,那么費率最高能達到8.7%。
所以浙江國祥募資越多,承銷商也能拿到更多,如果真的落實23.84億元的募資金額,那么東方證券等承銷商也能拿到2.8億元的發行費用。
而且,東方證券全資子公司持股企業東證漢德持有浙江國祥發行前2.74%股權,且東方證券與浙江國祥控股股東國祥控股關系匪淺,存在合伙持有其它公司股權的情形。
另外,就算上市破發了,這些公募機構損失的也只是基民的錢,自己還是能夠一邊賺公司的發行費用,一邊賺基民的管理費用。穩賺不賠的生意,美滋滋。
那么受傷的是誰呢?股民、基民,以及監管機構的公信力。
03
監管出手了
股民、基民是二級市場的水源,沒有股民、基民的二級市場只會是一潭死水。
股市原本應該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的地方,幫助優秀公司更快更好的成長,然后反哺股民,實現共同富裕。
但現實卻是,某些機構憑借自身的專業優勢和信息渠道優勢,利用規則不完善的地方,充分謀取私利,股民和基民們的血汗錢就這么被瓜分了。
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讓人們逐漸“睜開了”眼睛,而自媒體助推了這一過程,網上流傳的那些機構們的斑斑劣跡,不是那么容易洗去的。
近些年來,監管也在不斷向深處探。
2021年,浙江國祥就曾碰上過證監會的現場抽查。
根據市值風云,當時首批抽查名單上的20家企業有16家在一個月內撤單,一查就撤背后,是大量本不該流入二級市場的公司心虛撤退。
浙江國祥算是為數不多的未撤回的幸運兒,2021年7月初又順利撐過了現場抽查。不過浙江國祥又于2021年7月20日突然撤單,改為上交所主板重新啟動IPO。
但這次在交易所的門檻前跌了跟頭。
此事過后,上市的口袋會不會繼續扎緊?公募機構會不會被整頓?浙江國祥事件會不會成為一個里程碑事件?也許很快我們就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