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廣州,又火了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州,這句話從四十年前到現在,一直沒有過時。
這段時間,只要你待在廣州,必然有一種深刻的體會
——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擠在了廣州。
這個中國的南大門,短短一個月之間,就接連發生兩件大事。
一件是廣交會開館迎客。200個足球場那么大的展會里,擠滿了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
全球老板扎堆,只為來廣州做生意。
一直處在“人人人”狀態的廣州,又進化到了“人從眾”的形態。
另一件是首場大型春招“百萬英才匯南粵”在廣州舉行,又把廣交會場館給擠爆了。
?
現場聚集了超千家企業,提供超5萬崗位,吸引了國內外12萬求職者前來面試。
其中就包括了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多個知名高校組團參加。
更有多家廣州企業開出了“百萬年薪”,直接打響了新一輪的人才搶奪戰!
?
廣州各個區也是鉚足了勁。
比如海珠,除了發動抖音、阿里、唯品會等大型平臺到現場設
另一個大區——番禺招賢的誠意滿滿,攜廣汽、小鵬、里工實業、海大集團等268家企業參加,以“千億產業矩陣”發出邀約。
“工業一哥”黃埔區則憑“硬實力”出圈,百名清華學子組團打卡、“黑科技”產品應接不暇、精美好禮派送不?!芍^最熱鬧的展位之一。
再現“孔雀東南飛”的盛景。
02
對人才,廣州是認真的
來廣州的理由有很多。
有人說,一下火車、飛機,這里就讓人變得自信。一聲聲“靚仔”“靚女”涌來,嘴角總會不自覺地微微上揚。
可只有走遍了廣州才會知道,這座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是人們用腳投票的結果。
2024年,廣州常住人口1897.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萬人。廣州人口增量超過合肥,在已公布數據的省會城市中暫居第二。
?
為什么大家都不約而同選擇廣州?原因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作為。
在客觀的區位條件上,攤開世界地圖,廣州正好位于太平洋西岸生產性地帶的樞紐上,連接中國腹地和東南亞,貫通著太平洋和印度洋。
翻開世界歷史,紐約、首爾、東京等后起商業港口城市都是近五百年才繁榮崛起的,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型城市。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一直以國際化視野迎接各方來客,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在這里找到歸屬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個家鄉。
?
在主觀作為上,廣州對于所有人才都十分照顧體貼。
在廣州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每月800元、最長3年社保補貼。博士到廣州就業,可享10萬-20萬元安家費。
高校畢業生創立企業,可享1萬元一次性創業資助,每年6000元、累計3年的租金補貼,以及最高50萬元額度、最長3年期擔保貸款。
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人才,都可以直接落戶廣州市,不限名額,全程網辦,方便快捷。
非廣州戶籍的來穗人才的適齡子女,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納入政策性照顧學生范圍,享受戶籍生同等待遇。
子女教育、醫療便利、交通出行、停居留和出入境等服務保障……
你想到的,廣州為你想到了;你還未曾想到的,廣州也為你想到了。
?
除了發錢,最關鍵的一步是廣州搶人早就不再卡學歷。
前幾年廣州已出臺政策,不再用學校排名、職稱、獎項等條件來卡人才,甚至7個郊區直接推出“大專學歷+28歲以下+社保1年”的差別化入戶政策。
這一點和過去很多城市的政策都不太一樣。
在廣州“唯學歷論”已經逐漸被打破。
大專生、甚至其他學歷的人才,都會有交通、住房費用減免,不管你是什么學歷,只要有能力,廣州唯才是舉全部收入囊中。
而且廣州的生活成本也很低。開放的文化氛圍、完善的入戶政策、健全的住房保障、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一流的政務服務環境,還有一個適合全能力段的就業市場,大家都能在廣州找到自己的生態位。
這才是廣州獨具魅力之處。
03
來廣州做“城市合伙人”
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F在幾乎沒有一座城市不缺人。
這波產業轉型大浪潮下,擁有什么樣的人才,就意味著擁有什么樣的未來。
但是廣州可能有些不一樣,更像是人與城市之間的雙向奔赴。
廣州是華南地區工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經濟規模超3萬億元,經營主體超360萬,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362家。
可以說,不管你什么專業,什么學歷,什么樣的背景和能力,在廣州都能找到工作。
而且來了廣州,也不太為前途而擔憂。廣州正在穩步向前發展,擁有非常多的機遇。
2024年全年廣州各地區生產總值3.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638.1億元,創歷史新高。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萬億元、商品進出口總值1.12萬億元,工業投資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34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
?
來了就有崗,來了就能干,這是每一個來廣州找工作的人,最直觀的感受。
改革開放剛剛開始那會兒,廣州遍地是機遇。
內地第一家現代購物中心、第一家自選超級市場、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第一個取消糧票的城市、第一家地方性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一個揚手即停出租車公司……無數個第一,承載著無數年輕人的夢想。
二三十年過去,廣州依然“創新不問出身,英雄不論出處”,經歷早年的原始積累,現在的廣州進入了“厚積薄發”的階段——
供應鏈與產業鏈雙輪驅動、多元化發展,尤其是在科技屬性方面,引領著“老城”廣州走向新的未來。
戰略性產業集群強勢崛起,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硬核賽道集聚小鵬汽車、視源電子等科創頭部企業和廣汽埃安、廣藥集團、佳都科技等代表性企業;
未來產業搶占創新制高點,具身智能、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等前沿領域釋放大量新興機遇;
行業龍頭賦能城市未來,36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穗投資,562家總部企業扎根廣州,獨角獸企業、獵豹企業數量分居全球第9、第8。
?
上游的研發制造,在科學城;中游的智能應用和大數據,在金融城和天河智谷;下游的交易流通,在珠城和琶洲,一個多點發力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所以廣州,利用2025年“全運年”的契機,向全球人才發出“城市合伙人”的邀約。
完全打破了傳統“拉人頭”的模式。所謂“合伙人”,關鍵詞是“合伙”,是一種長期的共榮共生的關系。
當然,它打破的不僅是人才引進的常規模式,更是重塑了城市與人才的關系
——著眼于長遠的生態共建和紅利共享。
通過整合城市資源,與合伙人深度合作,實現城市價值的提升,同時也為合伙人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上,讓每一個夢想都不會被辜負,每一份努力都能找到歸處。
我們也能夠理解,為什么今年春天全球老板,全國各地的人才涌向廣州。
這座千年商都,正以它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著它的魅力與活力。
它不問出身,不論出處,只問愿不愿意與它一同前行。
它向全球人才發出的,不是一紙邀請,而是一個承諾,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