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鋸切龍頭,邁向新階段。
1
泰嘉股份定增獲批
制造業龍頭傳來了新消息。
2023年8月29日,泰嘉股份(002843.SZ) 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同意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
?
這也意味著,泰嘉股份的定增事項取得了關鍵的進展。
時間回到2022年10月28日,披露2022年三季報的同一天,泰嘉股份還公布了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定增募集6.08億元投入智能鋸切領域與先進電源制造領域的項目建設。
然后是2022年11月15日,泰嘉股份的定增預案在臨時股東大會上獲得高票通過。
預案顯示,泰嘉股份將向不超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63,504,000股,募資6.08億元投向智能鋸切領域與先進電源制造領域的4個項目建設,并補充流動性資金。
更具體一點來看,此次定增的募集資金將用于智能鋸切領域的高速鋼雙金屬帶鋸條產線、硬質合金帶鋸條產線兩大項目,先進電源制造領域的新能源電源及儲能電源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
募投項目建設完成后,泰嘉股份將進一步強化“鋸切+電源”雙主業的產能、工藝與研發實力,有效增強公司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
在資本市場上,定增具有多重意義。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獲取大量現金,增加資金實力,進行業務拓展。另一方面,定增之后,公司股本將擴大,有助于提高股票流動性。
此外,參與定增的認購對象基本都有盈利動機,且期望或要求上市公司用各種方式承諾未來業績的增長,由此倒逼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進而穩定股價。長期來看,這是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一場雙贏。
證券時報就曾做過統計,以2021年為例,截至當年11月25日,年內實施的401單定增案例平均收益達57.11%。其中,366例取得了正收益,占比高達91.27%。
彼時,60多家上市公司年內實施的定增項目浮盈超過1倍。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高端裝備制造商邁為股份,通過復權計算,邁為股份的股價相較定增價格一度累計上漲了8.86倍。
可以看到,2020年再融資新政實施之后,定增市場已經成為一座待挖掘的“金礦”,百億級定增項目紛至沓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泰嘉股份定增之后的前景同樣值得期待。
2
“雙主業”大放異彩
泰嘉股份成立于2003 年,于2017年1月20日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第一主業為鋸切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鋸切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主要產品為雙金屬帶鋸條和硬質合金帶鋸條。泰嘉股份在這個領域積淀深厚,它是國內雙金屬帶鋸條行業的龍頭企業,經歷多年的研發與工藝積累,成功實現了硬質合金、涂層產品等高端鋸切領域的國產替代。
?
一個重大的變化發生在2022年9月,泰嘉股份完成對鉑泰電子的重大資產重組,從而獲得羅定雅達和深圳雅達的控股權,快速切入電源業務,并憑借其技術、品控、制程等優勢,迅速開拓布局消費性電源、新能源光伏、儲能電源、通訊與網絡電源業務,形成公司“鋸切+電源”雙主業發展格局。
這些細分領域,都有著龐大的市場。新能源和儲能不用多說,拿通訊與網絡電源業務來講,就包含站點能源電源、數據中心電源和服務器電源等。
?
這個變化從財報中也能看到。8月29日晚,泰嘉股份披露的2023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5億元,同比增長227.85%;歸母凈利潤6,100.45萬元,同比增長45.88%。
具體來看,鋸切主業方面,泰嘉股份上半年鋸切業務收入達到3.22億元,同比增長11.80%,其中主要產品帶鋸條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25.79%;高端產品硬質合金帶鋸條銷售收入為4,301.68萬元,同比增長43.49%。
值得一提的是,泰嘉股份鋸切業務上半年出口銷售收入9,461.68萬元,同比增長15.59%,其中主要產品帶鋸條出口營業收入9,350.11萬元,同比增長28.75%,硬質合金帶鋸條出口銷量大增214.12%,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還是不錯的。
再看電源主業方面,上半年泰嘉股份新能源電源業務產線快速投產,并實現銷售收入1.51億元。不難想象,隨著新能源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公司電源主業的盈利狀況有望得到顯著改善。
沿著“鋸切+電源”雙主業的路線,泰嘉股份開啟了狂奔之旅。
3
與時俱進,開啟新時代
今年是泰嘉股份成立的第20個年頭。
2003年,泰嘉股份創始人方鴻帶著“產業報國”的理想回國創業。這些年來,泰嘉股份專注于鋸切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為雙金屬帶鋸條。作為金屬切割加工的必備工具,雙金屬帶鋸條被喻為“工匠之手”。
時至今日,泰嘉股份已成為國內雙金屬帶鋸條行業龍頭企業,擁有400多種齒型雙金屬帶鋸條產品。泰嘉股份的產品還批量出口到德國、日本、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公司雙金屬帶鋸條生產規模居全國第一、全球前三。妥妥的“隱形冠軍”!
但作為相對小眾的市場,雙金屬帶鋸條市場規模是有限的。因此上市以來,公司一直在探索多元化業務,希望能找到“第二曲線”。
契機出現在2020年,泰嘉股份在東莞設立了研發基地,開始自己培育消費電子業務。2022年通過資產重組鉑泰電子后,泰嘉股份正式打開了局面。
之所以選擇進軍電源領域,泰嘉股份有著自己的考量。
鉑泰電子旗下的羅定雅達是我國電源生產領域的主要企業之一,作為從業30年的老牌企業和國際電源巨頭艾默生曾經的中國生產基地,羅定雅達擁有深厚的行業經驗與技術積累。這幾年,羅定雅達還在業內率先打造出了完整、靈活的智能制造系統,具備能夠靈活導入新產品并擴大生產范圍的能力。
?
更關鍵的是,這背后是一個龐大的增量市場。
隨著碳中和的到來,光伏發電已經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2021-2025年期間,全球每年平均新增光伏裝機量將超過220GW。到2030年,全球光伏年新增裝機量將超過300GW。
?
▲2013-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數據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
在這個背景下,光伏優化器、光伏逆變器作為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重要部件,未來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而根據公告,通過本次定增,鉑泰電子將充分利用自身在電源行業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和產線,導入光伏逆變器、光伏優化器、儲能變流器等新能源電源和儲能電源領域的新產品。不難想象,這是一片真正的大藍海。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束發加冠,舉行加冠禮,以示成年。泰嘉股份今年也20歲了,它給自己準備的成年禮,就是從單一鋸切業務走向“鋸切+電源”雙主業模式,不斷探索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屬于泰嘉股份的新時代,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