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的跌落。
1
兩年虧掉290億
又一個“頂流”來到了風口浪尖。
一串數字記錄了劉彥春的崛起。他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2017年規模還不足20億元,到了2021年已經飆升到517億元,5年增長了24倍。
在巨無霸基金的加持下,劉彥春的基金管理規模很快就突破了千億,躋身行業金字塔尖。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間,劉彥春管理的基金合計回報均超過200%,廣大基民把他捧上了神壇——
全世界最好的春春,不是李宇春,不是陳小春,而是劉彥春。
但這樣的好運并沒有一直持續。數據顯示,2021年,劉彥春管理的基金一共虧了152億元,2022年虧了140億,兩年加起來虧了292億。平均算下來——
每天虧掉4000萬。
好家伙,平均每天就要虧掉6輛勞斯萊斯庫里南。就算你年薪1個億,要把劉彥春虧的這292億賺回來,也得近300年!
從產品來看,根據德林社的梳理,截至2023年7月12日,劉彥春合計管理9只基金產品。其中,8只顯示收益率的產品,從2023年初至7月12日的收益率為-16.51%至-13.45%之間。從近兩年收益率看,有6只基金產品收益率在-40%至-33%之間。
?
▲圖源:天天基金網
兩年間,劉彥春的在管規模從1163億元回落到751億元。與業績一同滑落的,還有基民們的信心。
6月底,劉彥春曾發文與基民交流,讓基民“保持耐心”,但卻遭到了憤怒指責——
這種交流和言論最好不要再進行了,只會讓基金投資人成為笑話……我不如定投場內ETF,要你們干什么?
更多的留言,充斥著情緒。還真是,當年夸得有多猛,現在罵得就有多狠。
2
熱衷“喝酒吃藥”
這種巨虧背后,和劉彥春的投資風格密不可分。
有人曾簡明直白地總結過劉彥春的投資風格:重倉消費、高度集中、長期持有、從不擇時。
具體來看,近三年來,劉彥春的重倉股都沒有太大變化,基本集中在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白酒龍頭,藥明康德等醫藥龍頭,免稅零售個股中國中免以及一些泛消費領域的頭部企業。也正因此,外界調侃劉彥春熱衷“喝酒吃藥”。
但自從2021年以來,劉彥春重倉的這些股票,幾乎都遭遇了回調。
拿“免稅之王”中國中免來說,其現在的股價是115元左右,和前幾年的高點相比已經跌去近70%。這已經不是什么腰斬,而是把膝蓋以上全砍了。
劉彥春現在的管理規模約750億,但僅中國中免一家的持倉,就占其管理總規模的近10%。有意思的是,資料顯示,2023年一季度,有超過1000只基金逃離了中國中免,而劉彥春依舊在站崗。
?
▲圖源:探長讀財
還有白酒股,劉彥春重倉的這些,貴州茅臺跌去30%,瀘州老窖已經跌去30%,五糧液更是跌去50%……
?
說起來,劉彥春的這種風格,早在多年以前就形成了。在2016年左右,劉彥春的持倉就聚焦在消費行業,逐漸向“喝酒吃藥”靠近。
從持倉來看,劉彥春還是比較“專一”的。但在投資者看來,連續巨虧的情況下,依然堅持站崗,頗有“躺平”的嫌疑。
要知道,哪怕產品遭遇巨虧,劉彥春依舊能得到大把管理費。根據36氪財經的梳理,僅2022年,劉彥春管理的六只基金就為景順長城貢獻了約12億元管理費。
?
▲圖源:德林社
自己賺著巨額的管理費,卻拿著基民們的錢“豪賭”,這合適嗎?
3
“明星”的墜落
劉彥春的處境,某種程度上也是景順長城基金的縮影。
景順長城基金成立于2003年6月,是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國內首家中美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近幾年,景順長城基金走上了快車道,2018年至2021年,其管理規模由717.79億元增至5454.32億元。
但在2022年末,景順長城基金的管理規模,相較2021年末減少了幾百億,增長勢頭戛然而止。與此同時,2022年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出現了下降。
?
▲圖源:天天基金網
這背后,是基金產品業績的波動。根據“財富獨角獸”的梳理,景順長城旗下共有248只基金產品披露了2022年報——
其中有80余只產品去年凈值回撤超10%,15只產品利潤虧損超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德林社”的統計,2022年,景順長城旗下200多只基金合計虧損達425.73億元,但并不妨礙這些基金產品在2022年收取了41.34億元的管理費。
伴隨著規模的擴張,景順長城基金也頻頻出現在投訴榜上。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2023年7月17日,與“景順長城基金”有關的投訴量共有194條,投訴涉及無端扣費、虛假宣傳、誘導購買等問題。
?
▲圖源:黑貓投訴
回到劉彥春,在基金市場上,像他一樣風格的基金經理還不少。
遠的不說,就說這幾年,賭半導體的蔡嵩松、賭新能源的趙詣、賭地產和煤炭的黃海……在投資交流平臺上,有人專門總結過他們的做法——
選一個或兩個賽道,用最重的倉位,買最集中的股票,剩下的聽天由命。
我終于知道為啥有些基金公司要發這么多只基金了,說白了到處押注,總有一個能押中的。只要有一個業績好就能拿出來宣傳,各種明星也就火起來了,然后再繼續吸引投資者砸錢。
這不像投資,倒更像是賭博。
早年間,一位大佬曾告訴我一句話,今天同樣送給所有基金經理——
世界上唯一靠概率賺錢的,是賭場老板;其他所有賭徒,哪怕是周潤發(扮演的賭神),也終究逃不過“窮鬼”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