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王”來到十字路口。
1
曾毓群,身家劇減1100億
又一個榜單出來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5月16日,《新財富》發布了2023年度500富人榜單。這個榜單上,幾乎涵蓋了全中國最有錢的富豪。
榜單上,新財富500富人財富總額高達13.5萬億元,這個數字可以占到2022年中國GDP(約121萬億)的11%,比2022年廣東省的GDP還多。
這些富豪的財富主要來自上市公司,中國169家千億以上市值公司,有59家隸屬500富人旗下,占比達1/3。
從榜單看,這些富豪過得也不輕松。和去年相比,榜單人均財富下降了19%,入榜的門檻也下降了18%。此外,我還注意到幾個細節。
其一,中國首富依然是鐘睒睒。這已經是鐘睒睒連續第三年奪魁,且斷層甩開第二名1000多億,寶座穩如磐石??磥?,賣水和賣疫苗,確實賺錢。
其二,前十富豪中,只有三位(張一鳴、黃崢和馬云)實現了財富增長。其中,拼多多的黃崢大增631.6億元,馬云則重回前十。果然,悶聲才能發大財。
其三,王健林重登地產首富。盡管這兩年地產行業已然沒落,許家印的財富更是縮水92%,但憑著當年的壯士斷腕,王健林總算是重回行業巔峰。
其四,富豪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業。2023年,先進制造業富人數量達到210位,財富占比達到40%。這背后,是光風儲、新能源車、科創等賽道的噴涌。2020-2023年,財富漲幅超過2倍的25名富人之中,有21名來自動力電池、新能源車等先進制造業。
還有一位富豪的變化,令我驚訝——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身家劇減1100億元。
?
曾毓群也是前十富人中,身家下跌最多的。要知道,僅僅去年,他的財富還有3348.2億,是榜單排名第二的“黑馬”。2021年5月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曾毓群更是以345億美元的身價,力壓李嘉誠成為新晉“香港首富”。
曾毓群,到底經歷了什么?
2
“寧王”跌落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白這個榜單是如何計算財富的。
按照新財富公布的評估方法,對于上市公司,他們是——
以2022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2023年新上市公司以2023年3月20日收盤價為準)×持股比例計算。
目前曾毓群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寧德時代(300750)。而根據寧德時代財報中披露的股權結構,曾毓群通過瑞庭投資持股為23.32%。按這個比例計算出來的結果,和榜單上差不多。
?
▲圖源:寧德時代財報
也就是說,曾毓群財富的多寡,和寧德時代的股價與市值直接相關。
財報顯示,寧德時代2022年營收為3285.94億元,同比增長152.07%。凈利為307.3億元,同比增長92.89%。到了2023年一季度,寧德時代的營收達到890.38億元,凈利潤更是同比大漲557.87%,達到了98.22億元——
差不多每天凈賺1個億。
如果只看業績,寧德時代簡直是要起飛的節奏;但看看股價,卻是另一幅模樣。
乘著新能源的東風,寧德時代一度是A股最靚的仔。
2019年11月后,寧德時代的股價漲幅進入加速車道,市值翻了近十倍!2021年11月,寧德時代的市值更是一度逼近1.6萬億元,超過工商銀行,在A股市值排名第二,僅次于貴州茅臺。
上市僅三年,就幾乎登上了A股的巔峰,這是99%的企業不敢奢望的成就,寧德時代也因此被稱為“寧王”。
但當初呼聲有多猛,現在就有多慘。
截至2023年5月29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是217.06元/股,總市值9543億,已經離萬億越來越遠。這個市值,相比于高點已經跌去——
6400多億。
?
▲圖源:億牛網
短短一年多時間,一個五糧液(最新市值6531億)快跌沒了。一眾機構和十幾萬散戶,恐怕得哭暈在廁所。
這種大跌背后,有估值回落的原因。三年十倍的瘋漲早已令人膽戰心驚,100多倍的市盈率也讓人心慌。漲多了會下跌,這是資本市場一直以來的規律。
從整個動力電池行業來看,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23開年以來,動力電池板塊企業指數已由年初的3272.79點下跌至今年5月25日的1298.13點。鋰電池原材料碳酸鋰板塊,更是經歷了大幅震蕩。
估值回落之外,更多的擔憂,還在不斷襲來。
3
兩重隱憂
寧德時代的“成王”之路,離不開特斯拉的助力。
特斯拉上海工廠建成后,同步的是零部件的國產化,寧德時代也因此進入了特斯拉的供應鏈?!吧钔尽痹鲞^統計,2021年國產特斯拉裝機量占寧德時代國內裝機量的20%左右,“特斯拉是寧德時代第一大客戶?!?/p>
但特斯拉沒有讓自己過度依賴寧德時代。早在2019年,來自韓國的LG新能源就在南京擴建電池工廠,為特斯拉供貨做準備。特斯拉與比亞迪也有合作,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已使用比亞迪刀片電池。在4680電池上,特斯拉更是實現了完全自研和部分自產。
不只是特斯拉,對所有新能源車企來說,讓某家電池供應商獨大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也是寧德時代的主要客戶。但在2020年,小鵬已經開始采購億緯鋰能的電池;2021年1月,蔚來推出容量150度電的半固態電池包,供應商則是衛藍新能源。此前,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還聯手投資了電池企業欣旺達。
其他車企如奔馳、吉利、大眾、福特、長城等也都有自己的電池研發及投資計劃。誰都不愿意被供應商“卡脖子”,一場“去寧化”運動,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界悄然展開。
面對這種局面,寧德時代的后背已經涼風陣陣。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乃至今天,寧德時代都是電池行業的巨無霸,全球市場占比排在第一。但這種地位,似乎正在發生動搖。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寧德時代全球市占率達到了37%,而今年一季度的市占率卻下降至35%。
在國內市場,2022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依舊第一,但市場份額被壓縮到了48.2%,這是從2019年以來,寧德時代首次市占率跌破50%。
?
寧德時代身后的企業,已經蠢蠢欲動。最明顯的是比亞迪,今年前兩個月,比亞迪的裝車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增速迅猛??粗葋喌瞎澒澬赂叩匿N量,不知寧德時代有沒有一絲心慌?
?
除此之外,松下、SK On、三星SDI、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電池廠家,也在加速趕來。
以國軒高科為例,其在2015年就于美國硅谷成立了研究院,目前已經完成了歐洲、美國、阿根廷、印尼和越南五大海外基地的規劃布局,全球化優勢明顯。
當然,嗅到危機的寧德時代也在謀劃著轉型。這兩年,它一邊入股多家汽車品牌,一邊探索換電方案,甚至還在研發滑板底盤,危機感十足。
但前狼后虎,不知曾毓群還能否像當年那樣,喊出那句“賭性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