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以為的觸底反彈,也許只是回光返照。
01
轉機?
6連跌后又6連漲,接著轉債的重整議案公告又潑了一盤冷水,“江西豬王”正邦科技近來幺蛾子不斷。
上個月底公司2022年年報發出不久,5月5日正邦科技就正式被實行“退市風險”處理,開盤后,正邦股價一字跌停,“正邦科技”也成了“*ST正邦”。
5月15日,經歷了6連跌的正邦觸底之后,又開始止跌反彈,并連獲6個漲停板。
*ST正邦股價的反彈,主要跟兩則消息有關。
一是有11家意向投資人報名參與公司重整投資。
二是*ST正邦發布公告稱,與江西省供銷集團旗下的江西省供銷冷鏈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5年,擬定額度10億元的戰略合作。
公司重組,再加上新的輸血,*ST正邦調動起了人們豐富的想象力,不少投資人已經開始幻想,等正邦科技度過周期,以正邦的體量,再趕上周期上行,這家養豬大戶將再次起飛。
從股價走勢上看,正邦科技似乎也真的已經起死回生。
?
?
但不久,5月20日公司發布了關于召開“正邦轉債”2023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的通知,再次將投資者們放在油鍋上反復煎熬。
除了通知會議時間將在6月5日,主要概述了決議的議案條款,問題也正在這些條款里。
條款主要內容大概是說,如果公司破產,正邦轉債將提前到期。
自破產受理日起,正邦轉債將有15個自然日進行交易,結束后可轉債提前退市,剩下的可轉債投資人還可以繼續轉股,轉股時間比可轉債交易時間多15天。
自破產受理日的30天后,如果還沒有進行轉股,那么可轉債將變成普通債券。而普通債權則需要根據后面的重整方案來定,可能小額兌付,也就是你價值100元的債券可能只能兌換50元。
還有一點是,公司后期如果進行破產重整,將推舉出一位“受托管理人”,代表全體可轉債持有人,但需要注意的是,議案中的“受托管理人”是正邦轉債的承銷機構國信證券,而國信證券并不持有正邦的可轉債,反而拿過正邦高額承銷費。
這就好比我欠了10個人的錢,但是我花錢另找了個第三方負責債主們的討債工作,那接受過我的委托的第三方,又能幫債主們多少呢?
更為核心的一點是,被實施退市風險警告后,*ST正邦的退市風險并沒有解除,如果后續的破產重整失敗,那么公司將面臨被實施破產清算風險,*ST正邦也將退市,而眾多投資者的票將被悶殺在股市里。
02
大廈將傾?
4月29日,正邦科技發布了2022年年報。
數據顯示,正邦科技2022年全年營收144.15億元,同比減少69.76%;凈虧損133.87億元。
截至2022年年末,正邦科技資產總計234.59億元,同比減少49.62%,負債總計為348.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48.41%。
完全是資不抵債。
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繼續虧損,一季報顯示,正邦科技一季度營收22.56億元,同比下降65.24%;凈虧損11.79億元,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攀升至156.99%。
而公司的貨幣資金僅8.361億元,那么多錢都花哪兒去了呢?
一方面,花在了公司的盲目擴張上,另一方面,則是花在了跨界投入上。
得益于上市以后的資本優勢,正邦科技產能持續擴張,2020年正邦的生豬出欄量達到955.97萬頭,同比增長65.28%,躍居行業第二。
也是這一年,林印孫之子林峰接棒董事長之位,一直跟著父親見證了正邦的高速增長的林峰,屬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林印孫在提出公司的奮斗目標是1億頭生豬出欄后,林峰口氣更狂,稱1億頭生豬只是正邦的起點。而同期行業第一的牧原股份出欄量也僅1800萬頭。
但此時的林家父子,尚不知豬價正在滑落。
?
?
大干快上的正邦通過資本運作拉滿杠桿,公司的大股東更是幾乎在豬肉價格最巔峰的時期認購自家的75億元定增,直接把自己掛在了高位。
2021年正邦科技的資產負債率直接沖到了92.6%,遠超行業平均值的54.59%。
2022年下半年,豬價逐漸開始回暖,部分企業開始扭虧,或許是預期過于樂觀,明明已經元氣大傷的正邦,有擠進來大熱的光伏行業。
2022年6月17日,正邦科技宣布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合作建設生態光伏、風電的基礎建設,預計投資總額400億元左右。
雖說正邦主業與光伏行業存在互補關系,但一來在行情下行階段擴產,正邦已經入不敷出了,二來光伏行業已經經過了幾輪周期變化,競爭非常激烈,再想進入光伏行業“掘金”已經很難了。
而豬還得吃飼料,需要持續消耗現金流,花的錢不少,但豬的價格卻一貶再貶。曾經的“中國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恍然在前,同樣是負債率超過100%,現金流趨于枯竭,吃不起飼料的生豬,要么虧本賣出,要么活活餓死,甚至已經傳出“豬吃豬”的情節了。
當浪花被推向潮頭時,也以為自己可以駕馭海浪,但膨脹的野心終將吞噬掉自己。
03
保持敬畏
正邦科技前董事長林印孫早年間是一家瀕臨倒閉的飼料廠廠長,然后逐步建立起了涉及飼料加工、生豬養殖、食品等業務的正邦集團。2020年,林印孫以320億元的財富問鼎“江西首富”。
但養豬是個典型的周期行業,豬肉價格上漲,養殖戶瘋狂擴產,豬肉供給過剩后,豬肉價格下跌,養殖戶開始減產,豬肉供給減少后,豬肉價格又開始上漲。如此周而復始,也就成了一輪又一輪的豬周期。
在周期上行期間,即使是一家平庸的公司,也能乘勢而上,大口吃肉,但周期下行期間,一招不慎,就抗不過這漫長的低谷。
?
?
總有人以為自己能夠看穿周期,挺過周期,甚至自作聰明,昏招不斷,反而加速了企業的崩潰。
真正聰明的,應該是承認客觀規律,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
說起來簡單,但增長會掩蓋很多問題,當踩中上行的天梯時,少有人能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問題,也少有人能認清自己的能力,然后繼續重復歷史。
或許我們應該謙卑一點,在別人恐懼時,我們也該抱有敬畏之心,及時做好避險措施。
正邦是一個與民生關聯緊密的企業,企業的背后,有著大量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的資金可以在關鍵時候,幫助一個個優質企業度過危機;還有著數萬員工的生計,以及無數民眾的生活需求。
正邦這樣的企業需要的是優化自己的產能,提高效率,減少成本,通過合理的經營策略,平穩度過周期,正邦需要背負起企業提高社會運行效率的職責。
如果正邦仗著自己的體量和影響力擺爛,一邊拖欠上下游款項,一邊破壞性開采股市資源,那么企業自身也終將被社會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