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秋摯/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水產飼料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是連系種植業、水產養殖業、水產加工業等產業的樞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水產品的消費量也隨之增長,水產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在此基礎上,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海飼料”)一直堅持研發創新領先,產品質量制勝的發展戰略,堅持以高質量產品支撐粵海飼料可持續發展。
2022年9月,粵海飼料與國聯水產開展戰略合作、強強聯合構建水產產業生態圈。同時,粵海飼料在10月12日首次入榜“廣東省企業五百強”,進一步夯實頭部地位。未來,粵海飼料發揮技術優勢,整合優勢資源,拓寬產業項目,促進水產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
一、下游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水產飼料行業前景廣闊
自1994年成立以來,粵海飼料一直專注于水產飼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國內大型的集團化優質水產飼料企業,粵海飼料水產飼料年銷量超100萬噸。粵海飼料主要產品包括:蝦料、海鱸魚料、金鯧魚料、大黃魚料、石斑魚料、黃顙魚料、烏鱧料、加州鱸魚料等為代表的特種水產飼料,以及以草魚料、羅非魚料等為代表的普通水產飼料。
其中,粵海飼料主要產品以特種水產飼料為主,特種水產飼料在水產飼料行業具有強烈的影響力,在特種水產飼料行業中粵海飼料排名位居前3名。同時,蝦料、海水魚料是粵海飼料的優勢產品,其中金鯧魚料、鱸魚料等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領先。
隨著水產養殖業工業化、規模化及人們對水產品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作為規模化養殖的物質基礎,粵海飼料擁有強大的增長動力與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國內漁業統計年鑒》數據,2018年至2021年國內水產品總產量總體保持穩定,總產量由6,458萬噸增長至6,693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022年國內水產品產量預測將達6,756萬噸。
2021年國內水產飼料產量為2,293萬噸,同比增長8%,2022年1-6月國內水產飼料產量為1,089萬噸,同比增長21.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產品尤其是高端特種水產品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促進了水產品消費量的增長。國內水產品市場需求增長空間較大,為水產養殖業和水產飼料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據《國內漁業統計年鑒》數據,2018年至2021年國內水產品養殖產量從4,991.06萬噸增長到5,388萬噸,2022年國內水產品養殖產量預測將進一步增長到5,490萬噸。
水產品行業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為水產飼料、種苗等水產養殖相關行業,中游為各類水產品及水產加工等,下游為水產品的應用環節,主要為餐飲、醫藥、休閑食品等領域。
近年來,居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為國內水產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2018-2021年國內人均水產品消費量從11.4千克增長到14.2千克,2022年國內人均水產品消費量預測將達14.5千克。
可見,水產飼料行業市場空間巨大。根據《“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至2025年我國水產品年產量將達到6,900萬噸,水產養殖仍將是國內漁業生產增長的主要動力。2022年5月20日,我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徐樂俊在“大食物觀”學術研討會上表示水產品養殖生產的必要性,同時水產養殖年均增長6.73%,2025年水產養殖產量將達到5,570萬噸,至2025年養殖產量占水產品總量比重將接近80.7%。
?
二、欲收購先得生物七成股權,水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凸顯
在特種水產飼料領域上,粵海飼料保持行業優勢地位,并積極拓展普通水產飼料市場,飼料銷售業務穩步提升,粵海飼料營業收入實現了穩定增長。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1年1-9月和2022年1-9月,粵海飼料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2.47億元、55.72億元,同比增長6.2%。同期,粵海飼料的凈利潤分別為1.6億元、0.44億元。
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粵海飼料實現單季度營業收入28.38億元,同比增長6.45%;凈利潤為9,720.28萬元,同比增長1.33%。
值得一提的是,粵海飼料擬收購廣州先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先得生物”)70%股權,先得生物原名為珠江水產研究所水產藥物實驗廠,是國內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下屬的科技型企業。
先得生物的研發背景、生產能力和技術優勢可以提高粵海飼料在動保板塊的核心競爭力,粵海飼料能夠實現以更少的成本取得水產動保的生產資源,將進一步深化粵海飼料與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的技術交流與研發合作,促進粵海飼料高質量穩定發展。
與此同時,粵海飼料深入研究水產飼料行業發展趨勢,在對蝦飼料、海水魚飼料等已有優勢產品基礎上,培育更多拳頭產品。粵海飼料主要產品水產飼料種類齊全,按產品類型劃分為特種水產飼料和普通水產飼料;其中,特種水產飼料又可以分為蝦料、海水魚料和其他特種料三類;蝦料和海水魚料是粵海飼料的優勢產品。除水產飼料外,粵海飼料其他產品包括畜禽料、生物制劑、水產品等。
通過大量水產動物養殖實驗,進行配方改良以及新技術的應用,研發不同水產養殖動物各生長階段的高效配合飼料,不斷提高飼料轉化率,促進水產動物生長,增強免疫力,形成了一系列水產飼料高新技術產品。
在產品差異化優勢上,粵海飼料采用差異化產品策略,針對水產品持續進行飼料品種分類和創新,不斷推出系列新品,滿足終端市場的需求。近年來,粵海飼料鞏固在蝦料、海水魚料市場的優勢地位。南美白蝦對蝦配合飼料和草蝦配合飼料連續多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
一方面,粵海飼料針對特定水產品特定養殖階段推出多種專用飼料,其中低鹽度南美白對蝦配合飼料、抗病型草蝦配合飼料獲得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稱號;同時,高位池專用對蝦配合飼料、土塘專用南美白對對蝦配合飼料、高級對蝦苗開口餌料、魚蝦混養全效配合飼料、深水網箱金鯧魚配合飼料、石斑魚配合飼料等飼料產品被評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
另一方面,粵海飼料旗下的粵海牌、粵佳牌、海佳牌、海榮牌、海軒牌、泰山牌等系列水產飼料可滿足不同客戶、不同養殖品種的需求,暢銷全國市場,深受養殖戶好評。憑借著在特種水產飼料市場的多年深耕,粵海飼料品牌在飼料經銷商和養殖戶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粵海飼料產品在面向終端養殖戶銷售時具有競爭優勢。
通過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縱向協同和同行業的橫向合作來進行水產飼料行業整合,粵海飼料實現了點的突破、線的成長、面的飛躍。粵海飼料開展了國家藍色糧倉項目課題四“半咸水花鱸生態集約化智能化養殖技術”項目研究,該項目進一步完善了養殖及精深加工技術儲備,粵海飼料建立以市場為先導的產業一體化經營機制,為下游產業鏈包括水產品加工與貿易等方向延伸打下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粵海飼料開展的“新型昆蟲蛋白免疫活性肽增強海水養殖魚類抗病力的應用研究”,開發出抗病性海水魚配合飼料新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系列、滿足市場需求,目前粵海飼料的應用研究已通過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粵海飼料在不斷推出高端蝦料、魚料來滿足和支撐水產行業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布局以高端水產蛋白為核心的新興水產品預制菜產業,不斷探索粵海飼料新的盈利增長點。
品牌影響力是水產飼料行業發展競爭力的重要支撐。2022年4月,在第六屆國內水產科技大會上,粵海飼料品牌價值近1,000億元,粵海飼料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引領了水產行業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總的來說,粵海飼料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粵海飼料秉承差異化的產品發展戰略,在專業化基礎上實現規模化發展。而差異化競爭優勢背后,或可表現出粵海飼料長遠穩定的發展能力。
?
三、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行業優勢地位,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帶動了粵海飼料營業收入的穩定增長。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9-2021年及2022年1-9月,粵海飼料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64億元、1.85億元、1.91億元、1.35億元,2020-2021年研發投入分別同比增長12.8%、3.24%。
值得一提的是,粵海飼料技術處于行業優勢地位,技術成為粵海飼料在水產飼料行業中保持優勢競爭地位的重要保障,自主創新已成為粵海飼料搶占水產飼料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粵海飼料堅持產學研合作的項目運作模式,與中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國內科學院南海研究所、國內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過實施技術創新項目,粵海飼料充分發揮人才、技術與資金優勢,結合市場需求,精心打造粵海飼料的品牌影響力,提高粵海飼料的綜合競爭力。
在產品質量優勢上,粵海飼料一直以來將提高產品質量作為增強粵海飼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粵海飼料先后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建立并完善了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在行業內樹立起良好的聲譽,獲得了包括經銷商和養殖戶在內的廣大客戶認可和好評。
在營銷服務優勢上,粵海飼料組建了具有營養學專業背景的營銷團隊,營銷人員的專業素養,能夠為下游客戶提供專業的市場服務,粵海飼料實行顧問式營銷模式,通過與養殖客戶的專業性互動,以技術指導為切入口,能夠第一時間精準的感知并解決客戶的訴求,使得客戶認同粵海飼料的品牌和服務,大大增強了客戶的忠誠度。
可見,堅持研發創新以及發揮技術優勢,是粵海飼料保持快速成長的重要保障。
?
四、首次入榜廣東省企業五百強,聯合強勢企業構建產業生態圈
在現有產品的技術水平上,粵海飼料加大對產品研發技術的投入,促成研發成果的轉化,進一步強化了粵海飼料的持續創新能力。
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粵海飼料重視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粵海飼料建有廣東省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省級工程中心、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等研究中心,同時擁有多個中試基地、養殖示范基地、水產動物病害檢測中心,為粵海飼料產品的技術開發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粵海飼料董事長鄭石軒在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配方優化、對蝦養殖技術與病害控制等領域擁有豐厚的技術沉淀,為粵海飼料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固的基石。
創新是粵海飼料保持技術領先、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粵海飼料除擁有水產預混料、功能性飼料添加劑、水產配合飼料核心技術外,還儲備四項新技術分別為水產動物精準氨基酸營養需求技術、水產動物脂肪酸代謝及魚油替代技術、植物蛋白原料在水產飼料中的高比例應用技術、功能性添加劑核心技術,為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及實施規模效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精細化成本管理優勢上,粵海飼料的水產飼料以魚粉、雞肉粉、豆粕、菜粕、面粉等為主要原材料,在原材料成本控制上,尤其魚粉的成本控制對于粵海飼料具有重要的意義。粵海飼料擁有一批長期戰略合作的供應商,保障粵海飼料能夠取得優質、充足、穩定、價格優勢的原材料供應。
同時,粵海飼料通過長期的研發創新和經驗積累,對于各種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建立系統的數據庫,使得粵海飼料能夠根據市場情況,及時采購原材料,進一步凸顯精細化成本管理優勢。
2022年,粵海飼料加快落實募投項目建設,目前中山年產15萬噸擴建項目已投產運營,海南年產12萬噸新建項目在2023年上半年可投產運營,安徽年產10萬噸新建項目部分工程已經在建設中,后續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推進,募投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了粵海飼料生產基地市場布局,提升粵海飼料產品的供應能力。
募投項目建成后,粵海飼料新增水產配合飼料實際產能37萬噸/年,新增產能占現有產能比例為30.96%,募投項目建成后進一步突破粵海飼料現有產能瓶頸,提高生產效率,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粵海飼料在飼料、動保板塊與湛江粵海水產種苗有限公司(簡稱“粵海水產種苗”)在種苗板塊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產業鏈疊加優勢。
2022年9月6日,粵海飼料和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聯水產”) “強強聯合,聚勢共贏”為主題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于廣東湛江舉行。此次戰略合作,粵海飼料與國聯水產將共同在資產整合、優化產業結構、構建水產產業生態圈、深化產業研究及共謀企業發展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探索水產產業創新發展。
在研發創新上,粵海飼料加大投入水產飼料的配方數據庫、市場分析庫、實驗數據庫等建設,加強研發中心軟硬件建設、壯大研發隊伍、提升科研能力體系建設,進一步打造了粵海飼料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構筑粵海飼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護城河。
2022年10月,粵海飼料首次入榜“廣東省企業500強”, 排名第275位,在廣東省制造業企業中排名第135位,此次登榜,是對粵海飼料綜合實力的認可。2022年第六屆國內水產科技大會上,粵海飼料榮獲“2022 年國內水產行業十大卓越貢獻獎”,可見,粵海飼料在水產行業的頭部地位進一步凸顯。
未來,粵海飼料持續堅守質量關,始終堅持“打造國內最強、世界一流的水產飼料企業”的戰略愿景,并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繼續聚焦水產飼料產業,堅持在專業化的基礎上實現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