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基研》南國/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近年來,國內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鼓勵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的政策,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一家專注于芯片研發、設計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信息”)即將登錄資本市場。目前,海光信息尚處于初創期至快速發展期,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在業績上,海光信息營業收入連年翻倍,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目前,海光信息的產品已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人工智能等重要行業或領域。特別是在電信及金融行業,海光信息的銷售收入快速上漲。依靠領先的核心技術、專業的團隊構成、優異的產品性能和生態以及優質的客戶資源,海光信息形成了核心競爭優勢。
?
一、下游市場需求穩增,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需先了解的是,海光信息的主營業務是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據國家統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年),海光信息屬于“6520、集成電路設計”。
集成電路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為推動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制造2025》、《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做好2022年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企業或項目、軟件企業清單制定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等一系列鼓勵、扶持政策,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同時,國內下游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逐步成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具體來看,海光信息的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其中,海光CPU產品主要應用于X86服務器和工作站;海光DCU以GPGPU架構為基礎,可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領域。
在服務器領域,據IDC統計數據,2017-2021年,國內X86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分別為262.1萬臺、330.4萬臺、318.1萬臺、343.9萬臺、375.1萬臺。
隨著下游市場需求回暖以及國家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國內X86服務器市場未來幾年需求仍然會比較旺盛。
據IDC數據,2020年國內x86CPU芯片出貨量為698.1萬顆,預計在2025年X86芯片可以達到1,066.2萬顆,X86CPU芯片未來在國內仍會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大數據處理領域,據賽迪CCID統計,2019-2021年,國內大數據分析市場規模分別為154.8億元、186.7億元、231.1億元,預計到2024年國內大數據分析市場規模達465.3億元。
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據億歐智庫數據,2019-2021年,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分別為123.7億元、190.6億元、426.8億元,預計到2025年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達1,780億元。
綜上,國內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芯片行業發展。同時,國內高端芯片行業下游需求旺盛,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
二、營業收入連年翻倍,電信及金融行業銷售收入大幅上漲
觀其業績,近年來海光信息營業收入連續兩年實現翻倍增長,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據招股書,2019-2021年,海光信息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9億元、10.22億元、23.1億元,2020-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169.53%、126.07%。
據招股書,2020-2021年,海光信息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系:(1)海光信息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拓展了新的客戶,服務器廠商對國產CPU需求增加;(2)海光二號系列芯片2020年實現規模化出貨,深算一號芯片2021年實現規模化出貨,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滿足了不同客戶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促進了海光信息銷售收入的增長。
2019-2021年,海光信息的凈利潤分別為-1.37億元、-0.83億元、4.38億元,2020-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39.59%、627.39%。
需要說明的是,2019-2020年,海光信息虧損系其尚處于初創期至快速發展期,毛利總額尚不足以覆蓋大額研發費用和股份支付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一季度,海光信息市場需求旺盛,銷售情況良好。截至2022年1月31日,海光信息在手訂單約21億元,未來業績穩定。
持續增長的業績離不開優質的客戶資源。海光信息在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等重要行業持續布局,并通過客戶前期測試,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逐步開拓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
其中,在電信、金融行業,海光信息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由2019年的6.36%提升至2021年的34.55%。
2019-2021年,海光信息在電信行業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682.87萬元、8,429.91萬元、38,386.97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89%、10.01%、20.52%;在金融行業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05.96萬元、4,604.01萬元、26,240.58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47%、5.47%、14.03%。 ?
2019年,海光信息在電信、金融等行業市場推廣初見成效;2020年、2021年,海光信息推出海光二號處理器、深算一號DCU處理器,基于前期電信、金融等行業對海光信息產品的測試和認可,海光信息產品在電信運營商集采、金融行業入圍等方面市場銷量快速提升。
此外,海光信息在互聯網、交通行業的銷售收入亦大幅增長。
2019-2021年,海光信息在互聯網行業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448.23萬元、15,775.06萬元、19,967.49萬元,CAGR為111.87%;在交通行業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770.68萬元、3,902.34萬元、5,677.67萬元,CAGR為79.07%。
?
三、產品性能優異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兼容性廣泛新產品市場推廣順利
產品是企業經營的核心,一個企業只有好的產品才能立足。
根據國內信息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海光信息研發出了多款產品,分為CPU、DCU 兩類,測試數據表明,產品性能達到國際上同類型主流高端處理器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在CPU領域,海光CPU系列產品兼容X86指令集以及國際上主流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性能優異,安全可靠,得到了國內用戶的高度認可,已經廣泛應用于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等重要行業或領域。
在產品性能方面,海光CPU使用先進的處理器微結構和緩存層次結構,改進了分支預測算法,使得每個時鐘周期執行的指令數得到顯著提高;依托先進的SoC架構和片上網絡,海光CPU集成了更多處理器核心;采用先進的工藝制程和物理設計方法,實現了處理器高主頻設計,使海光CPU產品具有優異的產品性能。
由于Intel公司的處理器產品在市場上處于主導地位,因此海光信息選取了Intel在2020年(與海光7285同期)發布的6款至強鉑金系列產品(能夠反映Intel2020年發布的主流CPU產品的性能水平),與海光7285進行性能對比(采用業界國際通用的測試程序SPEC CPU2017測試數據),具體性能指標對比如下: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海光7285CPU采用SPEC CPU2017的實測性能與國際領先芯片設計企業Intel同期發布的主流處理器產品的實測性能總體相當。
在系統安全性方面,海光CPU通過擴充安全算法指令、集成安全算法專用加速電路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數據安全性和計算環境的安全性,原生支持可信計算。
在DCU領域,海光DCU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高速并行數據處理能力,可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應用領域。
在計算能力方面,海光DCU基于大規模并行計算微結構進行設計,不但具備強大的雙精度浮點計算能力,同時在單精度、半精度、整型計算方面表現同樣優異,是一款計算性能強大、能效比高的通用協處理器。
在高速并行數據處理能力方面,海光DCU集成片上高帶寬內存芯片,可以在大規模數據計算過程中提供優異的數據處理能力,使海光DCU可以適用于廣泛的應用場景。
不僅性能優異,海光信息的產品兼容性廣泛。
在CPU系統兼容性方面,海光信息通過與AMD合作,獲得了x86處理器設計核心技術,進入到x86處理器設計領域,研制出的海光CPU可以兼容國內外主流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基礎軟件及廣泛的行業應用軟件。
在DCU軟件生態環境方面,海光DCU采用GPGPU架構,兼容通用的“類CUDA”環境以及國際主流商業計算軟件和人工智能軟件。
同時,海光信息主動融入國內外開源社區,積極向開源社區提供適用于海光CPU、海光DCU的適配和優化方案,保證了海光高端處理器在開源生態的兼容性。
憑借優異的性能和廣泛的兼容性,海光信息的新產品市場推廣順利,在新產品推出一年內即實現大量銷售。
2020年,海光信息推出海光二號系列產品包括7200系列產品、5200系列產品和3200系列產品。
2020-2021年,海光信息7200系列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3.59億元、12.21億元;5200系列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17億元、1.91億元;3200系列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0.35億元、3.67億元。
2021年上半年,海光信息DCU產品8100系列實現小規模量產,并在多個行業開展試用;2021年下半年8100系列產品銷售規模加大。2021年,海光信息8100系列產品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2.3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10.34%。
簡而言之,海光信息的產品性能優異,且注重兼容性,新產品市場推廣順利。
?
四、逐步形成完善產業生態體系,“海光三號”剛上市即應用在數十款整機產品上
近年來,海光高端處理器產品憑借優異的性能和廣泛的兼容性,逐步開拓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開發了多款基于海光處理器的服務器,有效地推動了海光高端處理器的產業化。同時,海光信息聯合整機廠商、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系統集成商和行業用戶,建立了基于海光高端處理器的產業鏈。
目前,海光CPU已經應用到了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等行業;海光DCU主要面向大數據處理、商業計算等計算密集型應用領域以及人工智能、泛人工智能應用領域。
隨著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不斷推進,國內更多的龍頭企業積極開展基于海光高端處理器的生態建設和適配,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云計算平臺軟件、人工智能技術框架和編程環境、核心行業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發、互相認證和持續優化,研制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產整機系統、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在金融、電信、交通等國民經濟關鍵領域基本實現自主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7日,海光信息發布了新一代高端通用處理器“海光三號”,以及基于海光三號的異構計算平臺,同時與眾多合作伙伴聯合發布了多達十余種品牌整機產品。
海光三號系列芯片延續了X86-64位核心架構,最高規格具備32核心64線程,擁有多達128條PCle4.0通道,支持內存頻率提升至3200MHz,與國際主流產品相當。相比上一代產品,海光三號的整體實測性能提升約45%,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搭載海光三號CPU及海光深算DCU的異構計算平臺,是國內首個全精度的異構計算平臺,其涵蓋數值模擬、Al訓練、AI推理所需的多樣算力,實現了智能計算與數值計算的深度融合,同時基于架構的通用性,可全面支持涵蓋TensorFlow、PyTorch、Caffe2在內的主流AI深度學習框架。目前,超過1000+應用軟件已成功在該平臺部署,全面助力AI在智慧城市、生物醫藥、工業制造、科學計算等領域的規模應用,推進“Al+”產業落地。
依托在性能、生態、安全維度的顯著優勢,以及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布局,海光三號系列芯片獲得了國內主流服務器廠商的普遍認可。來自聯想、浪潮、同方、新華三等多品牌的數十款整機產品一并發布,覆蓋通用機架式服務器、Al服務器、刀片和高密服務器、存儲產品以及視覺工作站、邊緣計算產品等諸多形態。
綜上,海光信息已逐步形成基于海光高端處理器的完善產業生態體系,新推出的海光三號系列產品性能相比上一代產品提升約45%,剛上市即應用在數十款整機產品上。
?
五、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超六成,人才洼地打造創新高地
高端處理器設計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對研發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工程技術能力具有高要求,專業研發人員是芯片設計企業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的基石。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海光信息深刻認識到優秀人才是發展的堅實基礎,是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海光信息已經擁有一支專業的高端處理器研發團隊,其中骨干研發人員多擁有國內外知名芯片公司的就職背景,擁有成功研發x86處理器或ARM處理器的經驗。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光信息在北京、成都、蘇州、上海等地擁有研發技術人員共1,031人,占比90.2%,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749人,占員工總人數的65.53%,研發隊伍年齡結構合理、技能全面,有力支撐了海光信息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海光信息的核心管理層普遍擁有高學歷。
據招股書,海光信息除了4名獨立董事外,共有董監高14人。其中,博士學歷3人,碩士學歷10人,本科學歷1人。
依托人才洼地優勢,海光信息積極打造創新高地。
在研發投入方面,海光信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保持技術研發的前瞻性、領先性和核心技術的競爭優勢。
據招股書,2019-2021年,海光信息的研發投入分別為8.65億元、10.89億元、15.85億元,2020-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26%、45.48%。
在產品研發策略方面,海光信息切實做到“銷售一代、驗證一代、研發一代”。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光CPU前兩代產品海光一號、海光二號已經實現了商業化應用,海光三號完成了實驗室驗證,海光四號處于研發階段;海光DCU第一代產品深算一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深算二號處于研發階段。
目前,海光信息掌握了高端處理器核心微結構設計、高端協處理器微結構設計技術、高端處理器SoC架構設計、處理器安全、處理器驗證、高主頻與低功耗處理器實現、高端芯片IP設計、可測性與可調試性設計、先進工藝物理設計、先進封裝設計、處理器固件與微碼、基于海光處理器的數學庫與編譯環境優化等十二項核心技術。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光信息擁有已授權專利179項(其中發明專利136項)、154項軟件著作權和8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知識產權。
此外,海光信息擬募集91.48億元投向技術研發,投資項目圍繞海光信息所處行業和主營業務開展,包括新一代海光通用處理器研發項目、新一代海光協處理器研發項目、先進處理器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科技與發展儲備資金項目。
上述項目實施后,將會提升海光信息現有通用處理器和協處理器系列產品的性能,推進產品迭代和技術創新,擴大海光信息主營業務規模,進而全面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未來,海光信息將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保持和鞏固其現有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繼續專注于海光CPU和海光DCU芯片的研發工作,通過不斷的研發創新滿足客戶對高端處理器的需求,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