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基研》綠蒲/作者 致清/編審
“不作出計劃,你意識不到立即開始行動的緊迫性”。在以往普通的基金投資過程中,“基金投資三步走”耳熟能詳。而實際上,知之非艱,行之惟艱。這意味著投資者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積累一定專業知識儲備,并對基金保持持續跟蹤。
站在當前時點,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已突破1萬只,如何挑選到合適的基金成為擺在投資者面前的一道難題。時間成本的壓縮之下,市場上尋求具備更簡便投資方式的基金。順應此條規律,這正是FOF產品近年來受到投資者普遍關注的重要原因。
FOF產品作為基金中基金,相對來說,系一種較為省心省力、靈活穩健的資產配置方案。投資者通過“知己+知彼”的方法,可提升選基的效率,在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之下,實現時間的價值。
?
一、具備雙重收費概率,三種FOF基金中債券型產品平均費率最低
在了解選基之前,投資者需要了解FOF的收費規則。
投資基金需要支付一些費用,有的是在交易時直接從申購或贖回的金額中收取,比如申購費和贖回費;另一些是在持有基金的期間從基金資產提取,如銷售服務費,管理費和托管費等。
那么,FOF的收費和普通基金一樣嗎?買FOF比買其他基金收費更貴嗎?
答案是,FOF是一種公募基金,因此需要支付的費用類型和其他公募基金是一樣的。
購買FOF需要支付認(申)購費:假如買的是發行期內的新FOF,支付的叫做認購費;假如買的是已經成立的FOF,支付的就叫申購費。贖回FOF的時候,需要交贖回費,贖回費率一般隨著持有期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時長可以免交贖回費。
有些FOF設置了A、C兩類份額。一般A類份額收取申購費,不收取銷售服務費,而C類份額不收取申購費,收取銷售服務費。申購費為一次性費用,一般在購買基金時從申購金額中扣除;而銷售服務費按日計提,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頻率從基金資產中支付。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可在購買渠道查看產品費率說明,根據自己投資期限及具體基金的費率,計算比較購買A份額還是C份額更為合算。
管理費和托管費是投資者支付給基金公司和基金托管人的費用,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按日計提,直接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即每天看到的基金凈值已扣除了這部分費用。
不同類型的FOF費率水平不同,股票型FOF和混合型FOF的費率平均來看比債券型FOF更高;即使是同類型的FOF,費率也存在差別,如下表所示,目前275只混合型FOF中,管理費最低的只有0.3%,但最高的可以達到1.2%。而且,FOF的費率不一定比同類型的普通基金低,投資者在投資前應當注意閱讀基金合同與招募說明書,了解具體的費率水平。
此外,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投資者可能會問,FOF主要投資的是基金,這些所投基金也會收取申購費或銷售服務費、贖回費、管理費、托管費等等,那購買FOF豈不是等于多交了一重費用?
是的,因為FOF的基金管理人提供了基金選擇和配置等服務,所以,要收取FOF的基金管理費、托管費和申贖費;同時FOF投資的標的也是基金,這些底層基金本身也會發生上述費用,國內外的FOF都有雙重收費。為了盡量降低雙重收費的影響,監管規定FOF投資于自家基金的部分,免除FOF本身的管理費,以及這部分所投基金的申購費、贖回費(應記入基金財產的贖回費除外)、銷售服務費,如果所投基金的托管人和FOF托管人是同一家,那么這部分FOF托管費也可以免除。
總之,每個FOF產品具體的收費情況都不一樣,在投資FOF前,投資者須看清楚相關的費率說明,做到心中有數。
?
二、FOF選基“兩步走”,“知己+知彼”克服選基困難癥
不同于直接投資于股票、債券等底層資產的普通基金,FOF可以看做一個升級版的公募基金。而在投資實操中,如何選擇呢?關鍵還是要“知已知彼”。
知己,就是投資者要清楚自己的投資期限和風險承受力。這直接決定了投資FOF的類型,簡單來說就是選擇權益類資產占比多少的FOF產品。
比如,這筆錢1年內可能就要用到,那投資者就要選擇權益類資產占比低的FOF,例如債券型FOF或者權益類資產比例較低的混合型FOF;如果是長期不用的閑錢,或者是為了未來養老和子女教育投資,投資者就可以考慮權益類資產占比高一些的FOF,例如股票型FOF或者權益類資產比例較高的混合型FOF。再比如,假如持有的權益類資產占比高的FOF下跌超過百分之二三十時,投資者容易產生特別焦慮、寢食難安的情緒,那么投資時就要考慮選擇權益類資產占比低一些的FOF。當然,如果純粹是為老年生活未雨綢繆,也可以考慮直接選擇適合自己退休日期或者風險偏好的養老目標FOF產品。
知彼,就是要了解FOF的管理人以及產品的詳細情況,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FOF產品。
具體來說,一要看公司,也就是FOF的管理人。FOF對管理人綜合要求很高,在美國,FOF自問世以來一直由少數大公司占據優勢。2022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先鋒(Vanguard)、富達(Fidelity)和資本集團旗下的美國基金(American Funds)三家公司發行的FOF占據了市場總份額約63%,前十大基金公司占據86%,市場集中度較高,從側面佐證了大公司的競爭優勢。投資者可以主要結合基金公司的信譽、規模、核心投研能力、運營合規穩健性等方面進行選擇。
二要看產品,進一步了解具體FOF產品的相關信息再進行選擇。首先,要了解產品的權益類資產比例是否在適合自己的大致范圍內,與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其次,很多FOF產品有持有期限制,買入的份額到期后才能贖回,投資者要了解產品持有期多長,是不是和計劃的投資期限相匹配;此外,也要看看產品是內部FOF還是全市場FOF,內部FOF主要投資的是基金管理人自己旗下的基金,而全市場FOF在全市場所有基金公司的產品中挑選基金進行投資,投資者可以結合管理人的綜合實力、歷史業績以及相關產品的風格理念、風險特征等,根據個人偏好做出選擇。
簡而言之,在進行FOF選基時,“知已知彼”的投資策略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投資者的選基困難癥。
?
三、重視時間復利,“定投+FOF”可實現長期主義的穩健增值
基金定投可以幫投資者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通過積累每個月的余錢,發揮復利的力量,實現時間的價值。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定投FOF相當于直接定投了一個配置好的基金組合,方便省心。一方面,投前無需費心費力去篩選基金進行組合、決定每只基金分配多少錢,一只FOF就是一籃子基金組合。另一方面,投后無需擔心因為限購導致定投中斷,有些基金可能會因為策略容量有限或其他原因,進行階段性的限購,這時候如果投資者沒有留意到限購信息、及時調整定投產品,就可能會導致定投中斷或者定投不足額,而FOF主要投資于一籃子基金,幾乎不會發生限購的情況。
而且,FOF配置多只基金,單只基金在組合中的占比不超過20%,可以降低單只基金波動對組合的影響,相比權益類資產占比相近的普通基金,波動更低、回撤更小,帶來更好的定投持有體驗。
在美國,FOF是退休養老賬戶的主流投資品種,很多美國居民在年輕的時候,通過長達3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FOF定投,為自己積攢養老錢。
想看看長期定投FOF的效果嗎?假如從1991年開始定投普信(T. Rowe Price)推出的美國第一只股票FOF,在1991-2021年這31年間,每月月初投入100美元,本金投入共計3.72萬美元,到了2021年底,長期定投的本金加收益可以累積至22.5萬美元。
可見,FOF定投,可以幫助我們堅持長期投資,積少成多,收獲時間給予的回報。
巴菲特說過,投資秘訣只有兩條,第一條是不要損失本金,第二條是不要忘記第一條。在理財投資的漫漫路上,追求收益固然重要,但防控風險仍是擺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