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供應鏈,正處在變革的新節點
跨境電商,正在邁入“新戰場”。
一是新市場的開拓。過去,中國跨境賣家主要關注歐美、以及東南亞等市場,然而近年來,中東、拉美、日韓、印度以及澳洲也成為跨境賣家的新戰場。
另一個新則是供應鏈能力成為新的考驗。當下,隨著全球經貿局勢的波動,跨境商品履約面臨著新的壓力測試。而海外消費者對電商體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在做出消費決策時,除了關注產品的豐富度和價格之外,對物流效率、退換貨便利等履約配套服務也備受關注。
以巴西為例,雖然其電商市場近年才起步,快速配送卻格外關注。NielsenIQ于今年6月披露的調研中指出,在巴西消費者使用電商的考量因素中,價格與促銷(66%)位居首位,快速配送(45%)緊隨其后,免費配送(36%)位列第三。與此同時,清關復雜、物流成本高、配送時效慢、倉儲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又成了攔路虎。
為精準捕當下捉跨境電商供應鏈的關鍵需求,近日亞馬遜發布了《韌性重構——2025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趨勢報告》。其中,由億邦智庫開展商家專項調研,基于308份有效問卷,從穩定可靠、按時履約、庫存管理及提質增效四大維度進行深度剖析,系統呈現了跨境電商供應鏈運營的真實痛點,為破解行業瓶頸、構建新型韌性供應鏈體系奠定基礎。
根據該《報告》內容,在對商家出海所需能力開展的調研中,62.5%的商家表示“提升本土化服務能力”,41%的商家表示需要“提升履約交付能力”。
重新審視供應鏈的價值,已成為跨境賣家繞不過去的發展命題。
如果國內企業出海僅僅只是試圖想通過營銷能力和產品優勢打開局面,會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在跨境電商和賣家們激烈競爭下,海外電商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產品的層的需求了,他們對履約服務越來越重視。
青少年體育訓練器材企業Happy Jump創始人衛飛表示:“起初做跨境電商,每天能接到大約100個訂單,80個客服消息79個都在問‘我們的快遞到哪了’。我們當時只有5個人的團隊,根本沒有時間去研究產品,和供應鏈優化。”
此外,Happy Jump很早就關注到了澳洲市場,并發現當地消費能力很強,但麻煩的地方在于,從中國過去的跨境電商物流要繞新西蘭轉運,快遞時效拉長到一個月,而這個問題隨著其入駐亞馬遜得到了有效解決。“現在墨爾本、悉尼這些大城市的物流時效,能做到當天下單、當天到貨。這給我們在新市場提供了先發機會。”企業創始人衛飛表示。
Happy Jump的體育用品暢銷海外
Happy Jump曾面對的問題,也是跨境新手普遍面臨的難題。如今甚至更進一步,不少消費者在購買之前就會詢問物流時間,如果達不到他的預期,這單可能就黃了。
但如果僅僅只是快點把貨送到消費者手上,還不算完,發生退換貨怎么辦?
特別對于產品更新迭代較快的科技產品行業而言。知名耳機品牌萬魔聲學海外運營總監白潔表示,電子產品會遇到很多使用方面的問題,客戶一旦使用起來不熟悉就會退貨,對公司造成很大困擾。
在萬物皆可跨境的時代,當國內賣家們把產品上架到電商渠道時,除了思考“怎么賣”的問題,還得花心思琢磨“持續賣”的問題。
因為,當下的全球商業貿易正進行深度重構,全球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已成為企業出海過程中需要長期應對的現實挑戰。
這時候,供應鏈的“韌性”就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能夠幫助跨境生意建立更多的確定性,還可以反哺生意成為價值鏈,讓賣家可以走得更穩、賺得更多、做大做強。
比如抵御外部風險,遇到海關卡殼、物流受阻等意外時,韌性供應鏈能快速啟動備用計劃——比如立刻切換運輸路線(海運轉鐵路)、調用多地庫存,或者啟用備用服務網絡等。
再比如提高運營效率,面對銷售的淡旺季,合理規劃庫存與備貨。售賣真空壓縮袋和掛鉤等日用品的TAILI,每年初會對全年的銷量趨勢做預估,并結合亞馬遜后臺的選品指南針和三級探測器工具,對備貨量做一個預判。“通過啟動亞馬遜的AWD服務,降低了我們旺季的倉儲成本。因為AWD可以免除入倉配置費,同時自動補貨功能也帶來更多的服務支持。而亞馬遜FBA服務則幫我們縮短了物流配送時效、降低了物流成本。”TAILI跨境銷售部總監羅淑文稱。
TAILI旗下的手套產品
此外,有韌性的供應鏈能力還可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尤其對于中小賣家而言,自建物流和數據分析能力的門檻極高,如果將物流供應鏈進行“基礎設施外包”,可以更加專注于產品本身。
因此來看,韌性供應鏈已經成為企業出海新的驅動力。
如何打造韌性供應鏈,讓跨境賣家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創造價值,本質上是一個系統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跨境賣家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條件進行合理規劃。但從整體而言,在霞光社看來,可以沿著兩個重點方向進行思考:
其一,注重提升消費側“體驗”,保證商品的及時配送;其二,在賣家側提質增效,創造更大效益。
《韌性重構——2025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趨勢報告》也提到,面對以“鏈網”創新主導的供應鏈發展新階段,供應鏈物流企業需系統性構建四大支柱,一是網絡布局全球化,以高密度倉網、高效率協同、高穩定性交付及高度安全可靠服務,覆蓋更廣泛的多元市場;二是區域服務網格化,以區域運營中心為核心,構建一個服務區域內訂單履約的“地理單元”,確保在此單元之內,實現“整體倉配距離更短、時效性更高、綜合成本更低”,亞馬遜 AWD就是為實現這一訴求而推出的解決方案;三是端到端數智化,以數智技術為底座,驅動供應鏈物流全鏈路高效協同與智能決策,進而提升運營效率,減少物流中轉環節耗損,實現對全鏈路流程的高效整合運營與效率突破;四是增值效益擴大化,以高效供應鏈物流服務促進商家在轉化率、復購率、庫存周轉率、上新時效、退貨時效等多個數據維度,實現直觀增長,完成履約環節從成本中心到利潤中心的質變。
在利用全球化網絡布局和區域服務網格化實現履約效率提升方面,打印設備商Phomemo的經歷就頗具代表性。公司在2017年切入打印設備賽道,2024年啟動了亞馬遜入倉分銷網絡,借助AWD的智能分倉有效降低了FBA的入庫配置費,并依托其AI算法進行自動調撥補貨,避免因庫存積壓產生倉儲費用。使用 AWD 后,Phomemo在2024年節省了近40萬人民幣的入庫配置費,還降低了20-30%SKU的物流成本,尾端交付時效提升至當日達/次日達,大大改善了消費者的體驗。
PHOMEMO旗下打印設備
《韌性重構——2025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快速履約能力已成全球電商基建的關鍵競爭點,通過實現下單到送到的全鏈路提速,可以直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和忠誠度,從而加速轉化及復購,形成“快速履約-體驗升級-流量加持-復購轉化”的正向循環,帶來“增值效益擴大化”。
在使用供應鏈端到端數智化和增值效益擴大化方面,巨星科技的經驗十分典型。巨星科技2015年入駐亞馬遜,五年后便榮登亞馬遜手工具品類中國出口商家 Best Seller銷售額榜首,在北美、歐洲等主流市場長期保持頭部地位,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借力FBA 高效尾程履約體系,構建了高人效、高時效、高轉化的供應鏈競爭力,不僅降低物流成本,還顯著提升消費者體驗及轉化率,在市場開拓期實現了銷售額連續數年300%-500%的爆發式增長。
巨星科技電動工具
“比如跟大牌PK,我們的產品做得更好,加上FBA讓原來七八個人的工作只需一兩個人,極大降低物流成本,進而使產品呈現價格優勢——同樣的產品,別人賣30美金,我們賣25美金,消費者肯定選我們。”巨星科技高級副總裁李鋒說。
這四大支柱相互協同,共同構建適應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供應鏈物流體系,推動相關企業實現從服務提供者到價值共創者的戰略升級。
在今年年中大促中,亞馬遜在巴西的訂單配送量比2024年增長了近五倍,創下新紀錄,這主要得益于亞馬遜物流網絡的持續優化和Prime會員服務的不斷擴大。
這意味著,在跨境電商新興市場的開辟中,供應鏈正在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展望未來三年,《韌性重構——2025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趨勢報告》中也揭示了供應鏈正在呈現的新發展趨勢。
一是全球化供應鏈服務業興起。伴隨著全球供應鏈演進,領先的綜合類供應鏈物流企業在持續拓展全球布局,同時專注于垂直領域的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也在聚焦如非標品倉配、售后維修、送裝修退等增值服務,持續構筑差異化競爭力。
比如圍繞亞馬遜的全球物流網絡,正在誕生許多做新興市場的海外倉和送裝修退等某一環節的供應鏈服務。這些服務不僅為當地物流帶來更好的體驗,同時也完善了全球供應鏈生態服務。
二是“供應鏈即服務”正降低企業出海門檻。供應鏈即服務(SCaaS)通過模塊化與智能化操作系統,整合物流、倉儲、清關、合規等全鏈路資源,將各類復雜的服務產品轉化為“即插即用”的輕量化方案。商家可借此低成本調用全球物流基建,簡化運營,將有限的人才與資金等關鍵資源,高度聚焦于產品差異化創新與關鍵研發環節。
三是“智能化”推動供應鏈跨越式效率提升。AI和機器人等先進技術釋放出前所未有的革新動能,不僅深度重構物流履約的流程邏輯,更向全鏈路的精準決策與動態協同注入強勁勢能。比如,亞馬遜目前已在全球部署超100萬臺機器人(如Kiva機器人、Proteus自主移動機器人),這百萬量級機器人網絡與生成式AI 深度融合,推動物流系統從自動化邁向自主決策。此外,亞馬遜推出的 “DeepFleet”生成式AI基礎模型,依托其海量物流數據及Amazon SageMaker 等亞馬遜云科技服務構建而成,可實時協調配送網絡中機器人的移動路線,使機器人車隊運行時效提升10%,幫助更快速、更低成本地向客戶配送包裹。
最后,“綠色化”激發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潛能。當下,全球各國都在關注綠色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性已從"錦上添花"變成了“重要訴求”。供應鏈企業通過材料創新與設計優化減少包材、消除過度包裝,提高可回收材料使用率;部署電動車隊并結合動態路徑規劃降低空駛率,減少碳排放。此外,供應鏈的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影響歐美市場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環境友好型產品與服務更易贏得消費者青睞,進而持續提升用戶忠誠度與市場競爭力。
這種轉型不僅響應政策要求,更成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歐盟碳關稅政策推動下,具備全鏈條減碳能力的企業將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
《韌性重構——2025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趨勢報告》提到,美國生產力與質量中心(APQC)針對 2025 年全球供應鏈的一份調研顯示,26%的企業將可持續發展/ESG 列為關鍵影響因素,凸顯綠色化對未來供應鏈戰略的決定性作用:可持續標準正在重構價值底座,成為全球供應鏈變革的戰略錨點。
目前,全球供應鏈正處于技術變革與市場重構的關鍵節點,這不僅是供應鏈企業發展的機會,同樣是跨境電商企業邁入新增長階段、構筑更強大競爭力的機遇。韌性供應鏈,正在重構全球電商新規則。對于賣家而言,唯有前瞻布局供應鏈能力,方能在行業變革中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