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算力產業正在上演一場從“單點突破”到“系統致勝”的范式革命。這種將硬件堆疊、算法優化與生態協同熔于一爐的創新路徑,或許正是破解全球算力困局的中國方案。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華為首次線下展出昇騰384超節點,這也是目前業界規模最大的超節點,堪稱“算力核彈”。
在業內人看來,這標志著全球AI算力已從單點芯片性能轉向大規模系統效能、生態構建與產業鏈能力的整合。包括寶蘭德在內,華為昇騰生態及算力產業鏈相關公司或迎來重大利好。
算力產業迎來跨越式發展
隨著大模型在多模態、推理等領域的性能持續增強,以及智能體開發工具的成熟,AI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至2029年中國AI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達32.1%,202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
與此同時,算力需求呈指數級攀升,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預計達1,037.3 EFLOPS,到2028年將增長至2,781.9 EFLOPS。然而,算力資源的稀缺性、異構算力管理的復雜性以及高昂的成本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當前業界一臺算力服務器通常是8張算力卡,這一臺服務器就稱為一個節點。2024年3月,英偉達率先發布NVL72超節點,可以把72張訓練卡組成一個超節點。
華為完成了超越。今年4月,華為云發布CloudMatrix 384超節點技術,成功實現超節點技術商用。據介紹,華為昇騰384超節點由12個計算柜和4個總線柜構成,通過MatrixLink高速互聯技術將384顆昇騰NPU、192顆鯤鵬CPU全對等互聯,實現業界最大規模的384卡高速總線互聯,算力總規模達300Pflops。
這不僅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商用超節點,而且是目前已商用的超節點中,單體規模全球最大,有效算力全球最高的技術。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華為昇騰CloudMatrix 384超節點,部分性能甚至超過英偉達產品。
眾所周知,AI訓練和推理不能輕易中斷,否則就前功盡棄。為了讓CloudMatrix 384超節點能夠24小時不停工,華為團隊提出面向整個超節點的故障容錯方案,分為“系統層容錯”、“業務層容錯”,以及后續“運維層容錯”,核心思想就是將故障問題轉為亞健康問題,通過運維手段優雅消除。
據悉,在昇騰計算平臺的相關研發上,華為為此展開了一場橫跨多個部門的萬人“算力會戰”,覆蓋了云計算、模型、底座、芯片、硬件工程和基礎軟件等多個能力領域。
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中國算力產業正在上演一場從“單點突破”到“系統致勝”的范式革命。在摩爾定律逼近量子墻的當下,這種將硬件堆疊、算法優化與生態協同熔于一爐的創新路徑,或許正是破解全球算力困局的中國方案。
業界普遍認為,昇騰384超節點將加速AI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落地。目前,業界已基于昇騰適配和開發超過80個大模型,昇騰聯合2700+行業合作伙伴,共同孵化了超過6000+個行業解決方案。昇騰未來的路徑正變得“越來越開放”。
生態賦能釋放AI產業最大價值
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算力已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動力,更是AI時代的“永動機”,唯有通過生態賦能和產業鏈協同,才能釋放其最大價值。
作為華為深度合作的生態伙伴之一,寶蘭德(688058)長期以來參與共建、共享鯤鵬昇騰產業生態。今年5月,在鯤鵬昇騰開發者大會2025(KADC2025)上,寶蘭德與華為等企業聯合發布鯤鵬RAG解決方案1.0,基于鯤鵬CPU和昇騰NPU、第三方GPU卡,打造包含RAG業務編排、AI+微服務、部署調度、安全和存儲的開源開放體系,定義企業級RAG的技術標桿。
不僅如此,寶蘭德還多維展示與鯤鵬、昇騰以及多個華為計算生態合作的成果。其中,寶蘭德全棧中間件,結合鯤鵬/昇騰/openEuler創新開發,構建全系列中間件產品體系,支持X86/ARM架構、傳統/云創新環境,包括應用服務器、Web服務器、緩存服務器、消息隊列、消息流、天工JDK等產品,支撐客戶業務全面數智化創新轉型。
其中,寶蘭德AI匯智平臺更是備受矚目。據介紹,該平臺攜手昇騰算力,通過異構算力統一調度管理框架,實現對NVIDIA、AMD等國際AI芯片及國內信創GPU、NPU的高效納管。平臺支持細粒度算力切分(最低1%算力)、動態遷移、遠程掛載、資源聚合等功能,顯著提升資源利用率。
除此之外,寶蘭德在模型服務層面也展現出了超強實力。據悉,寶蘭德提供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鏈,涵蓋數據工程、模型訓練、推理加速及效果評測,兼容國內外主流模型。平臺還內置分布式訓練與推理框架,支持自動擴縮容與斷點續訓,幫助企業構建兼具效果與成本優勢的AI方案。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與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上下游廠商的近5000款產品,構建了完善的國產化技術生態。
至此,為推動中國算力產業發展,寶蘭德持續發揮關鍵作用。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由AI大模型算力產業方陣聯合寶蘭德等成員共同舉辦了一場“浦江·AI算力之夜”的活動,目的就是通過“方陣”力量,匯聚上下游的產業鏈資源為AI算力產業、數據產業、信息產業賦能,實現從堅實的算力底座,到系統軟件的優化調度,從算力平臺的普惠服務,到創新應用的落地開花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