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扣除發行費用后,萬事利此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建設“萬事利人工智能工廠項目”。
連日來,“中國絲綢文創第一股”萬事利(301066.SZ)連發多個定增事宜的相關公告。公告稱,目前,公司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總數量為4608萬股的定增計劃已實施完畢,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5.855億元。
扣除發行費用后,萬事利此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建設“萬事利人工智能工廠項目”,本次募投項目投產后,公司將新增約500萬米產能,本次募投項目完全投產后預計產能將再擴張0.95倍。
據悉,該項目以數碼印花技術為核心,除了產能擴張,更是萬事利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的關鍵落子,鞏固其在高端絲綢市場地位的同時,更將推動中國絲綢產業向綠色、柔性、高效方向升級。
需求增長下再迎技術改革
此次,萬事利將募資全部用在擴產項目當中,是其通過對各類產品對應所需的數碼印花產量、絲綢文化創意品及絲綢紡織制品未來增長趨勢所測算出的產能需求。
《2024—2029年中國絲綢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絲綢紡織品市場規模為1242億美元,并預計將以8.0%的復合年增長率在2024年至2030年間增長,到2029年將達到3805億美元。
其中,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全球絲綢行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25年,中國絲綢市場需求呈現傳統消費穩定增長與新興領域快速擴張的雙重態勢,整體市場規模預計突破850億元,高端服飾、家紡和工業應用構成核心增長極。
需求增長直接倒逼企業加速設備更新與產能優化。一方面,企業需要通過擴產來提升市場份額,降低單位成本,布局長期戰略與構建競爭壁壘;另一方面,國家推出稅收優惠、設備換新等多條利好政策,大力支持企業降本增效。
市場規模與需求增長的同時,數碼印花技術的誕生再度為絲織品行業賦能。商務部在《關于繭絲綢行業“十四五”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鼓勵企業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數碼印花技術;浙江省政府在《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行動計劃》中亦強調“加強無水少水印染、高速低成本數碼印花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在行業趨勢與政策引導下,2025年全球數碼印花產量預計達150億米。其中,中國占比31%,市場規模突破46.5億元。
這一增長背后,是數碼印花技術對傳統印花工藝的顛覆性替代,數碼印花技術憑借“個性化、小批量、交貨快、花型多、高品質”的優勢,成為高端絲綢、服裝品牌的首選工藝。
AI工廠為行業“打樣”
作為少數掌握雙面數碼印花產業化技術的企業,萬事利自2010年起持續投入AI技術研發,人工智能工廠項目建設在2022年就已開啟,建設內容包括人工智能設計中心、智能化生產標準車間、應用與研發中心及其他非生產性配套用房等場所。
目前,依托人工智能工廠的柔性生產能力,萬事利已實現全品類個性化定制,包括絲巾、床品、服飾等。例如,杭州亞運會期間為200多位冠軍定制專屬絲巾,從設計到交付僅需2小時,相比之下,同行業雖也有企業引入AI輔助設計,但定制訂單占比不足5%,且交付周期較長。
以人工智能工廠項目為基礎和支撐,萬事利推出了“超級工廠”模式,向中小絲綢企業開放AI設計平臺和GB-ART設備租賃服務。截至2025年6月,已有37家企業接入該平臺,帶動行業整體設計效率提升40%,被中國絲綢協會列為“產業協同創新典型案例”。
對于萬事利而言,對人工智能工廠項目的持續投入建設具有充足的必要性與前瞻性。第一,通過人工智能工廠項目,萬事利將總產能實現提升,自主生產比例也同步提升,不僅可滿足訂單的快速響應需求,還能減少外協生產的不確定性,保障供應鏈穩定;第二,項目將引入的AI設計系統和智能化設備,可實現“設計-生產-物流-質檢”全鏈條數字化,進一步降本增效;第三,人工智能工廠的無水印染技術,單位產品碳排放降低,符合國家“雙碳”目標。
據介紹,該募投項目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9.26億元,凈利潤1.05億元,內部收益率12.46%。這一財務表現不僅高于紡織行業約10%的平均水平,更將鞏固萬事利在高端絲綢市場的技術領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因“萬事利人工智能工廠項目”項目符合《“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方向,被納入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清單,可享受稅收優惠、研發補貼等政策紅利。
可以說,從行業需求到自身發展需求,到國家支持,萬事利作為傳統絲綢企業,為產業智能化轉型打造了標桿案例。其人工智能工廠項目的成功建設,將為絲綢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示范。通過技術輸出、合作交流等方式,帶動整個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推動絲綢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