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中醫藥行業創新浪潮涌動。盤龍藥業近期在研發領域的一系列動態引發行業關注。
當前,中醫藥行業創新浪潮涌動。盤龍藥業(002864.SZ)近期在研發領域的一系列動態引發行業關注。
這家以中醫藥為根基,堅持研發驅動發展的企業,不僅在中藥創新藥、化藥高端外用制劑等多個領域實現階段性突破,還通過搭建創新平臺加快研發成果轉化,其持續攀升的研發投入與清晰的戰略布局,有望推動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新藥研發多點突破
近年來,盤龍藥業在中醫藥創新領域的持續投入,已轉化為一系列實質性研發成果,新藥研發持續突破,產品管線進一步擴充,公司核心競爭力也得到全面提升。
從新藥研發進展來看,盤龍藥業的多款藥品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其中,1.1類中藥創新藥PL-XP006順利完成競標程序,進入市場化準備階段;2.1類中藥改良型新藥PL-XP004已提交IND申請,即將接受監管部門的審評;1類中藥新藥PL-XP012也將啟動臨床研究。上述新藥的研發推進,體現出公司在中藥創新領域的系統性布局。
與此同時,盤龍藥業在化藥領域的研發也在同步推進,4款化藥高端外用制劑正按計劃開展IND和NDA申報工作。據了解,此類制劑在外科護理等領域存在明確的臨床需求,其申報進展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矩陣。
作為陜西省首家獲批的陜西省院內制劑集中配制中心,盤龍藥業已獲得3個相關政府部門批復,完成了院內制劑備案30余個。業內人士指出,院內制劑的規范化備案與配制,既為臨床用藥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企業積累了臨床應用數據,形成研發與臨床的良性互動。
這些突破性進展標志著盤龍藥業的研發實力正在快速提升,公司的產品研發管線也得到精準擴充,諸多研發成果將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多措并舉助力研發
盤龍藥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搭建專業平臺、開展戰略合作等方式,構建起多維度創新支撐體系,為持續研發提供有力保障。
根據公司披露,2024年盤龍藥業研發費用達到3753.78萬元,同比增長85.31%,創公司上市以來新高。在創新平臺搭建方面,盤龍藥業充分發揮“三中心&三平臺”的技術優勢,多措并舉推進優質產品梯隊建設。這些平臺為研發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讓研發工作能夠有序展開,并不斷取得創新成果。
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藥研發平臺為例,該平臺于2024年由盤龍藥業創立,現已完成初步的搭建工作,未來將實現“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全過程無縫銜接,有望打通研發成果轉化的全鏈條,進一步縮短研發成果轉化周期,讓科研成果快速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在戰略合作方面,盤龍藥業積極尋求高價值合作,近期與蘇州玉森新藥簽署關于1.1類中藥創新藥的產品合作協議,新藥聚焦解決痛風性關節炎領域的臨床應用痛點。根據公開數據,我國約有1500萬人深受痛風發作困擾,現有治療藥物存在安全性爭議,而中成藥因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優勢,在該領域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盤龍藥業透露,該產品現已獲得臨床批件,公司將加速推進后續臨床上市進展。
此外,盤龍藥業還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就治療骨關節炎預防骨破壞的PL-XP012達成合作協議,該藥物主要用于骨關節炎骨破壞預防。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臨床試驗。盤龍藥業表示,公司將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推進臨床試驗與生產審批,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讓“實驗室數據”真正變成“患者健康的希望”。
上述合作被視為盤龍藥業整合外部資源,強化創新布局的關鍵落子,有助于公司高效推動研發進程,讓創新之路更加寬廣。
研發根基牢固,有望實現業績再次突破
在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盤龍藥業的研發創新正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又與行業趨勢形成契合,有望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政策層面,“十四五”規劃將中醫藥納入戰略支柱產業,“中醫藥傳承創新”連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創新藥審評審批、醫保支付等配套政策持續完善。在市場層面,人口老齡化加劇使得慢性病用藥需求增長,中藥配方顆粒等細分領域市場規模未來將突破千億。盤龍藥業的研發方向與上述政策導向、市場需求高度吻合。
目前,盤龍藥業以“21355”產品力為目標,不斷完善“研發-專利-標準”三位一體創新體系。從研發到專利保護再到行業標準制定,構建了完整的創新生態體系,使得公司的創新更加系統化、規范化。
盤龍藥業表示,公司將圍繞七藥,聚焦骨科慢性病,發力高端制劑與新藥大品種加速轉化,不斷完善傳統制劑+高端制劑的產品管線布局,實現產品梯隊化、創新化發展。
按照發展規劃,盤龍藥業計劃2028年后每年推出1至2個創新藥,以研發投入的“硬增長”換取技術突破的“加速度”。業內人士表示,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清晰的戰略規劃,有望使盤龍藥業在中醫藥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得到鞏固,其研發驅動的增長模式具備可持續性。財務數據顯示,盤龍藥業凈利潤已連續8年保持正增長。
盤龍藥業的研發根基堅固,在未來的經營過程中在業績方面有望實現新的突破,進而打開高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