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桔??? 編輯丨謝長艷
十年高點八月攻克,近期A股迎來久違的超級大牛市,指數和成交量雙創多年來新高!這也讓主動權益類基金“喜笑顏開”,尤其重倉創新藥和AI算力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成為排頭兵。截至8月22日收盤,滬深雙市共有18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內翻番,居首的長城醫藥產業精選漲幅達到130.76%。?
在市場做多熱情持續走高下,作為機構旗手的公募最新動向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尤其是他們目前的倉位情況和看好的賽道乃至標的,很有可能成為新進投資者所參考的方向。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截至8月22日,當周公募權益型基金整體倉位上升0.30%,當前倉位93.83%。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0.27%,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上升0.32%,當前倉位分別為94.29%和93.73%。整體來看,公募權益型基金整體相對于上個交易周倉位上升,目前公募權益型基金倉位總體處于歷史中高位水平。?
書面回復時,農銀平衡價值混合擬任基金經理廖凌指出,近期市場的核心變化在于國內供需政策的同時發力,風險偏好維持高位,指數中樞震蕩向上,主題和產業機會層出不窮。指數經歷快速上漲后,盡管后續有可能震蕩加劇,但基于一些潛在積極因素的變化,我們仍看好A股市場繼續震蕩向上突破,帶來寬度更廣的投資機會:一方面,美聯儲降息“箭在弦上”、弱美元趨勢延續,意味著全球資金流動更有利于非美資產,被外資低配的AH權益資產估值有望受益;另一方面,國內增量資金具備入市基礎,基于遠期基本面有較強的改善預期,比如基于供需關系改善、制度改革的宏觀敘事推動未來ROE上行,加上固收、理財類資產收益率預期伴隨長端利率下行,中期內居民存款搬家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一位要求匿名的基金經理言簡意賅,在無論英偉達算力還是國產算力早已漲上天的背景下,9月份在股指上沖4000點的過程中,更為看好半導體、人形機器人、消費電子、創新藥。?
公募基金提升權益倉位積極做多
新發基金紛紛出爐 績優產品紛紛限購
對比基金二季報來看,截至今年6月30日,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為90.11%,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8.74%,靈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6.29%。用其和好買最新的倉位測算對比來大體判斷,大牛市下公募基金紛紛加倉。?
依然以好買的最新倉位測算報告來看,上述同一時間段,公募權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申萬一級行業是電子、醫藥生物和通信,配置倉位分別為13.95%、13.09%和9.66%;配置比例居后的三個行業是社會服務、環保和建筑裝飾,配置倉位分別為0.40%、0.46%和0.56%。?
同時,行業權重變化方面主要增加的行業為通信、電力設備和國防軍工,增加幅度分別為0.99%、0.37%和0.31%,主要減少的行業為汽車、食品飲料和銀行,減少幅度分別為0.53%、0.28%和0.18%。主動變化方面,主要增持的行業為電力設備、通信和國防軍工,主要減持的行業為電子、汽車和計算機。?
而另一個觀察角度是新基金的倉位情況,從處在封閉期的新基金凈值變動能折射出大體的快慢,尤其是6月以來成立尚處于封閉期的新產品。例如6月19日成立的嘉實成長共贏,其在近一周的漲幅約為7.81%。對比看7月15日成立的華商致遠回報,其在近一周的漲幅約為6.66%。而成立于8月5日的招商科技智選,其在近一周的漲幅約為4.86%。?
除倉位提升外,主動權益類基金趁熱發行也成為當前一景。根據公募排排網的統計數據, 按8月25日公布數據統計,8月全市場共有157只新基開啟募集,較7月的149只相比,環比增幅5.37%,創出年內單月發行新高,同時這也是連續第二個月單月發行產品數量不少于140只。仔細來看,權益基金是8月新發基金產品的主力。數據顯示,8月開啟募集的157只新基中,權益基金占到125只,占比高達79.62%。其中,股票型基金有96只,占到權益基金總量的76.80%;偏股混合型基金有29只,占到權益基金總量的23.30%。?
此外,值得稱道的是,與以往牛市中公募趁機大擴規模不同,此番限購的基金比比皆是,重業績甚于重規模。8月以來截至8月25日,按照AC兩類份額單獨計算的話,有過暫停大額申購和正在實施大額申購的基金達到131只。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文首提到的長城醫藥產業精選,港股創新藥對其今年的業績貢獻居功至偉,但如果規模過大就會增加操作難度,畢竟港股的創新藥板塊相對體量還是較小。?
書面回復時,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一部投資總監曾豪用數據說話:“雖然市場總會有炒作和泡沫成分,但我們通過扎實的財報數據可以發現,部分行業存在扎實的業績支撐,比如人工智能與半導體、生物制藥、智能汽車與電動車產業鏈這幾條賽道展現出了尤為堅實的業績基礎和成長動能。從數據上看,電子一級行業在2025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30%,二季度截至8月27日,則更進一步上升到40%;醫藥生物一級行業在2025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47%,二季度截至8月27日,則轉正為17%;電力設備一級行業在2025Q1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3%,二季度截至8月27日,則轉正為35%。這些行業都存在扎實的業績改善。”?
上市公司半年報曝光掌舵人思路
朱少醒、葛蘭等名將拓寬視野 “廣積糧”
8月最后一周時值上市公司中報和基金半年報的集中披露期,對照前者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和后者的隱形重倉股,可以更多地了解到公募基金經理尤其是明星基金經理的“非標配”標的。這些公司在6月30日時或許在組合中還不顯山不露水,但有可能在此輪大牛市中被基金經理加倍垂青。?
這里首先要提的是公募一姐葛蘭,在創新藥行情節節高升的情況下,目前其代表作中歐醫療健康已經暫停大額申購。從近期披露進入高潮的上市公司中報來看,該基金的名字出現在新諾威、貝達藥業、信立泰、華東醫藥、百利天恒、麗珠集團、藥明康德等多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這其中未在基金二季報組合中出現的名字是華東醫藥、貝達藥業、麗珠集團。?
而在Wind系統中,將后兩者標注為新進。?
例如總部位于珠海的麗珠集團,其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首次現身,持股593.90萬股,為公司第六大流通股東,該基金也是前十中僅有的主動型公募。?
資料顯示,麗珠集團主要生產和銷售自產的中西原料藥、醫藥中間體、中藥材、中藥飲片、醫療器械、衛生材料、保健品、藥用化妝品、中西成藥、生化試劑。此前,該公司在業內主要打響的是中藥核心產品,即為參芪扶正注射液和抗病毒顆粒。如今,其在產業領域的創新藥之路也越走越寬。?
具體說來,LZM012(IL-17A/F單抗),這款藥物在銀屑病Ⅲ期臨床達優效終點,第12周PASI 100應答率49.5%(對照組40.2%),起效速度與長期療效優于司庫奇尤單抗,有望成為國內首個IL-17A/F抑制劑,2025年已提交上市前溝通申請。JP-1366(P-CAB)藥物的反流性食管炎適應癥Ⅲ期臨床完成,2025年8月報產,為國內第二款P-CAB片劑,2024年國內P-CAB市場規模12.48億元(同比增長81.22%),競爭格局尚寬松。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目前在Ⅱ型糖尿病適應癥2024年報產(技術審評中),減重適應癥Ⅲ期準備中,有望切入代謝疾病大市場。?
除去葛蘭外,同在上海的另一頂流朱少醒也是長期的“C位”,從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中報來看,根據同期的不完全統計,他管理的富國天惠出現在了火炬電子、奧普特、農產品、繼峰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而這幾家公司都未進入今年該基金的季報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之中。?
以科創板上市公司奧普特為例,它也是機器人板塊的核心標的之一,奧普特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83億元,同比增長30.68%;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28.80%;扣非凈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36.26%。?
中金公司對其發布的研報顯示,可以長期關注公司AI質檢+機器人布局:“3C AI質檢空間廣闊,AI加持缺陷檢,可實現替代傳統人工質檢員,下游客戶降本訴求下,機器替人進程有望加速。機器人領域,上半年,公司成立機器人事業部,布局dToF 相機、iToF 相機、雙目結構光和激光雷達四大產品方向,全面覆蓋機器人“視覺感知”所需的關鍵視覺部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繼峰股份不僅是朱少醒從去年三季報開始所隱形布局的標的,而且也是興全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和喬遷的“隱形”標的股。從該股中報來看,他們分別所管理的興全商業模式混合、興全合潤混合、興全新視野靈活配置均進入十大流通股股東行列。?
而這家零部件企業有何過人之處呢?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座艙內飾件供應商。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5.23億元,歸母凈利潤1.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9%和189.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1.89億元,同比激增598.63%,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對格拉默的成功整合及乘用車座椅等戰略新興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公司全球化布局成效顯著。?
對于接下來關注的方向,廖凌表示:“從產業景氣維度,未來可以重點關注新消費/新服務和自主可控兩大投資主線:1)新消費/新服務:消費是“新內需”邏輯鏈條最重要一環,高收入群體、Z世代年輕人、銀發族、三、四線城市低負債群體的消費服務較為樂觀, A股相關行業包括量販零食、個護、IP授權、軟飲料、酒店等。2)自主可控:半導體、電子元件、AI算力芯片是美國對中國出口依賴高+中國對美國進口依賴低的行業,國產替代邏輯強化,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8月公募調研異常積極
劉元海調研德賽西威 雷濤調研海康威視
相比回顧上攻到3900點一線的過程,公募對接下來的行情乃至主線研判更為重要。在書面回復時,南方基金宏觀策略分析師凌天白強調,首先,市場的主線可能仍是成長風格,由于成長風格的走強通常是由產業周期驅動的,因此持續性較好,如2012年—2016年的移動互聯網周期、2019年~2021年的新能源周期,而本輪成長風格的領漲只持續了數個月,起主要驅動作用的AI產業周期也遠未到達拐點。?
但由于前期子板塊的分化度較高,后續可能進入行情的擴散階段。例如今年算力芯片表現較強,上游的先進制造和半導體國產化其實也有較高的景氣度,但股價表現相對滯漲,同時,AI應用層的表現也落后于算力的表現,這些板塊有可能受益于行情的延伸。?
如果說半年時間的財報略顯陳舊的話,那么8月以來的公募調研更為鮮活有參考價值。根據Wind資訊統計,8月以來截至8月27日,公募調研排在前六位的公司分別是德賽西威、冰輪環境、新強聯、紫光國微、中寵股份、百濟神州—U,它們均被超過50家基金公司調研。?
其中,被稱為“中國木頭哥”的東吳基金名將劉元海,他在8月14日通過現場會議的形式調研了汽配龍頭之一的德賽西威。恰逢財報披露,他的問題也多和財務數據有關。比如在回答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時,公司方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44億元,同比增長25.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3億元,同比增長45.82%;新項目訂單年化銷售額超過180億元。”?
而在回答介紹公司輔助駕駛域控進展時,公司強調:“報告期內,公司智能駕駛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1.47億元,同比增長55.49%。隨著輔助駕駛技術的快速普及,城市NOA等高級輔助駕駛功能加速商業化落地,將進一步推動公司輔助駕駛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在輔助駕駛域控制器領域,公司繼續保持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持續鞏固行業領軍地位,產品矩陣不斷優化升級,全面覆蓋多樣化市場需求,從輕量級到高性能,以及艙駕融合產品等,全面覆蓋不同級別車型技術需求。”?
另需指出的是,在今年頭兩份季報中,在劉元海的代表作東吳移動互聯中,德賽西威都進入了十大重倉股的行列中。
對比來看,近幾年因為管理主題基金德邦半導體而出名的雷濤,在本月初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調研了安防領域的龍頭海康威視。他的問題相對單刀直入,比如在回答“投資人應該如何判斷未來海康的投資價值和增長潛能?”時,公司表示:“一是從股東回報看,按照50%以上的分紅率、全年的盈利預測及公司目前市值,公司的股息率具備一定吸引力。二是從經營指標看,我們認為下半年凈利潤逐季上行、凈利潤增速超過10%的預期,對于一定規模來講的公司而言是不常見的,上半年的調整已初見成效。三是從技術能力來看,目前國內大小公司均面臨AI大模型帶來的技術革命,公司在AI方面布局早、投入大、儲備多,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落地應用,讓AI大模型技術普惠于更多行業,也為公司帶來持續增長的動力。”?
不過與劉元海區別的是,在雷濤管理的五只基金中,二季報組合中都未見海康威視的身影。
在書面回復時,萬家基金則分析:“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在市場指數已經突破關鍵點位的條件下,場外資金的入場節奏可能加速,同時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進一步提升,整體的市場投資主線有望向外擴散。比如前期領漲的算力和創新藥,有望逐步向其他景氣度較高的行業擴散,比如軍工、國產算力、AI端側和應用、機器人等。除此之外,下半年國內政策或聚焦于擴內需和“反內卷”,海外美聯儲降息和財政擴張的趨勢確立,兩因素疊加下,以有色為代表的資源品,估值尚處于低位,未來盈利景氣上行或加快,有望成為市場的重要主線之一。”?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