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在萬眾期待的科技數碼圈“春晚雙響炮”來臨之前,無數網友居然親眼見證了一場電光火石的國產手機廠商“肉搏大戰”正上演!
高管親下場,發布會連環開炮,連帶各自品牌的粉絲、用戶、KOL們紛紛掀起了鏈式高潮,紅米和一加的“生死看淡”,光速轉化成“不服就干”!
消費者最終會選擇為誰家產品掏腰包?
一加“肉博”紅米:來而不往非禮?
8月14日,國家會議中心,小米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MIX Fold 3、紅米K60至尊版等重磅新品悉數亮相,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雷軍聲情并茂的推介自家K60至尊版的同時,還把“友商11”打在了公屏上,令網友大為震驚,小米如此在意友商的競品?
“友商11”盡管未打出全名,但是,機子的外觀細節一覽無遺,從ID、從Never Settle的Slogan、從背部鏡組上的哈蘇字樣、從主配置信息皆可完全斷定,這就是指一加11,其實,不怪網友的質疑聲四起,就在當晚紅米K60至尊公布售價后,另一件聞所未聞的怪事發生了。
你沒看錯,小米發布會,#一加定價#卻空降微博熱搜,而且當晚最高排名第10,比小米自己產品當晚所上的熱搜位次還要高不少,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在科技數碼圈流傳出了一種較為統一的觀點“即紅米興許是2599的起售價倒逼一加吐血跟隨”。
又是PPT上主動宣傳友商產品,又是制造或推動輿論,這種種現象,與盧偉冰“我們眼里只有用戶,他們(指友商)眼里只有紅米”的論調似乎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而這種現象,在一加發布會之后變得愈發激烈。
8月16日下午,一加同樣在北京舉辦了新品發布會,主打產品為Ace2 Pro,在發布會揭曉價格環節,一加總裁李杰也開啟了調侃模式,他說既然友商對我們念念不忘,我們也臨時加了一頁PPT,秀出了與“友商13”和“友商K60至尊版”的參數對比,這波回擊算得上相當干脆。
果不其然,一加反擊之后,小米這邊也是見招拆招,就在當天下午,#盧偉冰建議把精力都花在正經事上#沖上熱搜,不得不說“只有一家在高歌猛退”這句文案還是相當有水平的,盧總一個清華化學系畢業的高材生,愣是把營銷玩得爐火純青,確實算得上全能型高級人才了。
一加要官方回應,那就等于是“自己認領”,一加要不官方回應,這股氣只能憋回肚子里,盧偉冰這波諧音梗疊加內涵向的刀法,確實威力巨大,自然,不少媒體和大V與網友們都解讀為在暗諷一加。
一加這波單從輿論基本盤上來說確實被紅米“反殺”了,但事情沒這么簡單,畢竟就像盧偉冰說得最終靠銷量說話,于是乎,事情又有了微妙的反轉。
8月16日下午一加發布會后的媒體采訪環節,就透露出一個重要消息“一加新品在天貓和京東雙平臺的預售量,30分鐘就超過了紅米K60至尊版全天”。
8月18日下午,一加首次公布官方口徑的戰績:“預售2天賣出15萬臺,打破全價位全品牌所有機型預售紀錄”,一加統計的口徑為線上京東加天貓,沒有算自家的OPPO商城和線下渠道,也就是說,單單京東和天貓這兩大平臺的銷量來看,Ace 2 Pro算不算提前鎖定年度國產爆品先不論,但超碼是截至目前的預售銷量冠軍了。
興許有不少網友疑惑,不對啊,一加15萬,怎么可能贏紅米的22萬?何況紅米首銷5分鐘就賣了22萬,一加預售了2天才15萬,不合理啊?
這里面就需要行業知識的科普了,原來首銷5分鐘=預售所有天數累計的累+首銷當天5分鐘的即時銷量,按照業內人士說法,那一加這個紀錄是無爭議的,也就是說,確實有含金量。
圖:手機行業資深人士
到此,這波真刀真槍的較量算是短暫告一段落,但很顯然,接下來,一加和紅米還會死磕到底,不過坦率地講,這波雖然熱鬧無比,也確實造福了預算吃緊的消費者,但令人無比感傷的卻是:
一個曾不把小米OV放眼里、唯一打進美國市場且高端銷量最高的國產手機品牌,怎么會淪落到跟性價比代名詞的紅米“惡戰”?
對標蘋果的小米,為啥要把一加放眼里?
一加在未回歸OPPO之前,一直是一個比較驕傲的小眾品牌,當然小眾指的是在國內市場與華為、小米、OV和榮耀相比,因為一加只做旗艦,雖然受眾基數不大,但都是有一定消費實力的旗艦用戶,在國內市場高端序列,他的戰斗力甚至僅次于華為,在歐美等高端市場,他也備受好評,一個本來調性十足的牌子,如今卻“淪落”到跟性價比紅米搶食?
這背后的原因是復雜且無奈的,雖然一加之前財務獨立于OPPO,但基本還是運用的OPPO的供應鏈與研發資源體系,而且都是歐加陣營的,本質上一加和OPPO就算是一家人,只不過,OPPO近年來屢屢沖高受挫,加上原計劃3年500億巨資投入的哲庫都關閉了,其實反映出壕如綠廠也開始有了必須降本增效的壓力,那合并就是最合理的商業抉擇。
大佬段永平
于是一加又合入到OPPO懷抱,并且為了不跟OPPO搶資源,定位也發生了明顯改變,從高端強機→性能強機!
正是這一定位的轉變,不光是友商品牌的粉絲,就連很多資深加油,都吐槽不停,曾經的高人一等形象蕩然無存,網絡上更是充斥著“低人一等”的梗,但是,由于是做高端機出身的,轉做入門旗艦,那ID&CMF設計與研發實力對于原本就是低端出身的品牌而言,無疑是降維打擊:
權威第三方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2022年H1~2023年H1,一加Ace系列銷量占紅米K系列的比量,由3%狂飆至56%!
什么概念?機海零和游戲的當前,友商多賣等于自己少賣,一加逆天的增速,紅米豈不急?不光盧偉冰急,連雷軍都有點急,不然也不會在小米年度重磅新品發布會上專門提一加的名字。
你見過華為發布會提國產任何一個友商?不夠打啊,犯不著給它們抬咖,但華為是不是還會提三星和蘋果?因為仍然有差距啊,嘴上喊不重視,身體卻很誠實。
接著再看一組新鮮出爐的權威數據,Canalys剛剛公布了2023年Q2,中國大陸智能機市場出貨3500元以上的10大熱銷機型,這些算得上廣義的旗艦機了,可以清晰看到,iPhone獨霸五席,遙遙領先所有國產品牌。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4G的華為P60居然拿下了第4名(國產品牌的最佳成績),并且去年發布的Mate 50(同樣4G)都上榜了,然后是小米榮耀OPPO各有機型上榜,這3款上榜機型中,OPPO Find X6平均售價最高,榮耀次之,小米相對最低。絕對數值看,也只有大幾十萬臺的銷量,與iPhone的差距仍然是驚人的。
再看折疊屏市場,IDC也公布了權威的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Q2,華為仍然以高達43%的市占率,遙遙領先同行友商,vivo排名第二,但市占率卻不到華為的1/2,第三名是OPPO,第四名是三星,第五名榮耀,小米的份額僅2.0%,甚至被大眾快遺忘的聯想(Moto)超過了。
簡單的數據盤點就能看出來,在直板旗艦和高端旗艦的表現上,小米都算不上有統治力,疊加前有華為上調今年的出貨預期,后有5G歸來的重磅利好消息面刺激,也就是說,不光對小米,對榮耀和OV等任何一個巨頭,都造成了新的沖高壓力,這個時候,小米要保持住全球老三的位置,最大的抓手便是——紅米!
紅米的基本盤萬萬不容動搖,這是小米的底牌,也是雷軍的“底線”,這才是小米為何要在年度發布會上念念不忘“友商11”的最深層次邏輯。
臥榻之側,豈容它日酣睡?
還有一個令小米不安的變量因子便是印度市場,作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印度一直承載著小米的野望,但是近來,小米在印度的神話亦被友商打破,從第一的位置不斷滑落。
來自IDC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Q2,vivo以16.0%的份額成功擠下三星,成為冠軍,而第3名為realme,第4名為OPPO,小米排第5,份額11.0%,第6名為一加,份額7.2%,第8名Poco份額5.0%,那基本不難看出,小米系(小米+Poco)該季度總份額16%,歐加系(OPPO+一加+realme)該季總份額高達30.8%,由于realme獨立運營,只算OPPO+一加,份額也高達18.2%,是真正意義的印度巨無霸。
一加拿著OPPO的百億補貼,繼續這樣玩下去,紅米只會越來越被動,如果一加成了OPPO的“紅米”,整個小米都會很被動,屆時,歐加高層如果再運作一波,把獨立出去的realme也收回來,那全球市場上,OPPO系的總銷量將立刻反超小米,穩坐全球第三。
當然,目前來看,realme還不太想回去,而且,比起爭全球第三的名次,OPPO更想實打實提升穩健盈利的能力,并且,在歐洲市場,因為專利戰的原因,小米成了國產手機巨頭中碩果僅存之一了,比如OV在德國都軟退出了,所以,全球第三短期看仍然是小米的。
但一加再這樣“瘋”下去,不光印度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國內市場也直接影響到小米的排名,同樣是Q2,IDC前不久的數據顯示,國內市場,華為已經逆勢竄升至第五名了,與小米僅有0.1%的差距,OPPO卻以17.7%的份額穩居第一。
可以預見的是,待下個月華為Mate 60與iPhone 15發布之后,機圈將再掀一場腥風血雨,零和博奕之內,蘋果華為強勢攻下的城池,必然會是小米OV榮耀們吐出來的蛋糕,零和之外,那卻是它們從未到達的詩和遠方。
參考資料:
小米一加發布會資料,IDC、Canalys等機構,部分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