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霸道總裁的形象早已袪魅,但保持消瘦的形象依舊可以讓中年人有著“中產精英”的信服力。
從外表上看,他們“呈現一種自我約束與自我審視的狀態”;“精神苦行”背后,均衡的營養攝取、留有余力的時間分配都在暗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減肥,往往帶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目標激勵:要塑形、要曲線、要體驗從XXL穿進S碼的人生。
而中年人減肥大多透露出一種知天命的隨遇而安:煙照抽、酒照喝,但偶爾會用不吃晚飯這樣的行為宣告自己正在減肥的狀態。
圖源微博@張踩玲
直到哪天回首青蔥歲月,看到曾經不油膩不肥胖的自己,才意識到不減不行。
然而中年人的減肥總是徒勞無功的,新陳代謝、工作生活壓力似乎都在阻止自己自律的腳步。
中年人減肥,怎么就千難萬難?
減肥,更適合中年人的醫美
馮唐曾寫過一篇文章,給不想變得油膩和猥瑣的男性提了十個建議,第一點就是:
不要成為一個胖子。
圖源微信讀書《無所畏》
“中年男的油膩感首先來自體重”,具體來說是來自于酷似懷胎九月的啤酒肚。
小紅書美妝博主懷孕時“喵大仙”扮演中年男性。她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穿上男裝,襯衫皮帶鑰匙扣再夾上公文包,當然還有靈魂的啤酒肚,油膩感就撲面而來。
社交平臺上無數的減肥訓練營、健身課的廣告也在告訴廣大人民群眾,要想逆襲成“少年感”的大叔,秘訣就在于體重。
雖說改變油膩的形象很重要,但歸根結底,中年人并沒有太多的外貌焦慮。
年輕人總是在社會的身材規訓中吹毛求疵,瘦完大腿練翹臀,有馬甲線還得練鯊魚線。
而對于不需要拋頭露面職業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男性來說,由于肥胖引起的body shame很難在他們身上生效。
有銳度的中產精英很好,圓潤的啤酒肚也可以收獲親友們一句“有福氣”的評價。
真正能讓中年人下定決心減肥的,要么是被自己逼的、要么是被健康逼的,反正和社會評價關系不大。
中年人群體普遍來說壓力更大,家庭、工作、社交無一不是一座大山。生活的一地雞毛難免會讓人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而減肥就是對抗負面情緒一劑良藥。
沒有說瘦不下來的人的人生很差勁,但中年人確實可以用減肥向周圍人證明:我的生活還是有序的、由我自己掌控的。
而大多數中年人減肥沒有什么高深的原因,只是因為肥胖影響到了健康,不減不行。
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幾乎都和肥胖關系密切。
以腸道疾病為例,肥胖者飲食不節制,攝取過多動物脂肪、膽固醇等,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妨礙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謝產物最終會轉化為致癌物質。
于是,不想容忍慢性病肆虐的中年人決定減肥。
不過中年人普遍反應減肥困難,關于中年減肥的話題里,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年紀大了、代謝慢了、激素變了……總之中年人減肥千難萬難。
但這個鍋,真的甩得對嗎?
新陳代謝不接鍋
中年發胖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例如對早已完成結婚生子任務的中年女性來說,“生娃胖全身”不是一句虛話,“結婚前90斤,懷孕后140,生完娃120”,體重上漲的苦,誰生孩子誰知道。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現有知識告訴我們,基礎代謝維持著人體最大的能量消耗,占到人體總能量消耗的60~70%,是人體能量消耗的大頭。
在以往認知中,基礎代謝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年降低的,也就是說年齡越大代謝越慢。在中年人口中年輕人稍微動動就能保持勻稱的身材,而代謝不給力的中年人凡事只能靠自己。
但是2021年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的一篇研究推翻了這一固有認知。
研究者研究了來自29個國家的6421名研究對象后,將他們人體的基礎能量代謝值分為“急速生長期(1歲以內)”“青少年期(1-20歲)”“成年期(20-60歲)”和“老年期(60歲以上)”四個階段。
總的來看,20-60歲成年期基礎代謝值都保持穩定,基本上沒什么區別。
基礎代謝不背鍋,很多人又在拿激素說事。
有人說女性進入絕經期之后,體內雌激素水平就會下降,從而會影響能量代謝,無法正常調控體內的脂肪分布。如此一來,大量的脂肪就會堆積在腹部的位置,因此中老年女人的肚子上往有兩三層的贅肉。
然而有研究表明24~38歲時的雌激素水平也是很穩定的,步入中年后激素水平略有下降但影響不大,46歲之后才開始大幅下降。
雌激素確實不背鍋,不過確實有其他激素能影響到體重。
許多中年人壓力都大,壓力一大,身體內的皮質醇水平就會提高,這種激素不但會增加脂肪堆積,還會讓人忍不住想吃高糖高脂的食物。
如果覺也睡不好的話,那么會瘦素分泌會下降而生長素釋放肽的分泌會增加,它是抑制食欲的,后者是促進食欲的。也就是說,睡眠不好的話,食欲會變大,吃得多了自然會胖。
減肥的人擁有強大的自驅力,不想減肥自然也能和“沒有追求”有關。
許多中年人的心態就是:奮斗了大半輩子,只要不到影響健康的程度,沒有必要過分苛責自己,該吃吃該喝喝,今日應酬今日畢,減肥的事明天再說。
而“不運動”或許才是中年人肥胖的主要原因,年輕人在健身房揮灑汗水,老年人在社區公園一邊社交一邊運動,只有中年人保持著兩點一線的社畜作息,運動量越來越少。
不打針不吃藥,中年減肥怎么鬧?
月初,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官網受理信息顯示,被稱為“減重神藥”的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已經獲得受理。
司美格魯肽注射液(Ozempic,中文商品名為諾和泰)的火熱與馬斯克的“安利”不無關系。
去年7月份,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被拍到在希臘度假,路透圖中堆積的贅肉被廣為吐槽。
然而短短幾個月,他再次恢復精干的精英形象,并將減肥成功的原因之一歸功于司美格魯肽注射液。
打針就能減肥?還有這好事?
財力充裕的中產精英,尤其是金融圈人士,立刻盯上了這款減肥神藥,在社交平臺交流使用心得,在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正式獲批前就遍尋黃牛以拿到幾管“只需輕輕扎一針便可無痛減肥”的“神藥”。
這直接導致今年2月,諾和諾德披露的年度業績顯示2022年司美格魯肽在華銷售額高達37億元。
然而這種藥物是為了治療糖尿病或者超重,CNN采訪的一位內分泌學家也強調,兩種藥物都是為了長期使用,而不是為了短期減肥。非糖尿病人群拿 Ozempic 減肥,屬于一種標簽外(off-label)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不到權威保證。
被黃牛刷屏的相關社交平臺緊急出面提醒: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只是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處方藥,切勿盲目相信部分“將處方藥用于減肥”“錯誤用藥、夸大藥效”的帖子,就診請到正規醫療場所。
有網友在評論區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勸大家理性減肥:“打了兩針瘦了十多斤,結果不想吃東西,吐,渾身沒勁”。
所以,屬于中年人的理性減肥應該是什么樣的?
如果能管住嘴,那當然再好不過。
不良的進餐方式及膳食結構改變,帶來腸道菌群結構發生適應性變化。清淡飲食、限制熱量的攝入就是目前最為科學、最為有效的避免肥胖的方法。
除了飲食的調節外,運動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相關研究顯示,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它既可以消耗多余的能量,又可以促進膽固醇排泄,也可以提高體內酶的活性,有利于甘油三酯的運輸和分解,從而降低血中的脂質。
所以適當有氧運動,不僅能增加熱能的消耗,更可以增強機體代謝,維持良好身形和標準體重。
當前大多數中年人的運動量遠遠不夠。
根據谷雨數據調研,雖然運動成為中年男性除了打游戲外熱度最高的興趣類別,但占比僅有22.4%。
其中,熱度最高的還是釣魚,受歡迎程度差不多是健身(15.8%)和球類運動(14%)的總和。
對于最佳運動姿態,有人奉行“40歲前多鍛煉,50歲后少鍛煉,60歲后不鍛煉”的說法。
40歲加強鍛煉自然沒什么好說的,強身健體多多益善。
然后50歲后少鍛煉并不是愛不,只是鼓勵適當鍛煉,以防過度的劇烈的鍛煉損害身體機能。
60歲不鍛煉的說法也是在鼓勵進一步放緩鍛煉強度,畢竟骨質疏松癥、骨折都不是開玩笑的。
當然,當習慣了坐辦公室的中年社畜走進公園,指不定和60歲的大爺誰強誰弱。
參考資料: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 Science. 2021 Aug 13;373(6556):808-81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370708/
愛范兒:一月瘦十斤,馬斯克也在用的「減肥神針」,真有那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