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那個自愿放棄600萬年薪、僅拿500元工資便義無反顧追隨馬云的蔡崇信,如今成了阿里集團新任掌門人,從低調的CFO到萬億電商航母的董事長,屢讓阿里逢兇化吉的蔡崇信實力譜寫了中國商海傳奇~
時過境遷,昔年默默守護阿里的“財神爺”如今走向臺前,在萬眾矚目下,蔡崇信亦迎來了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挑戰,他會否如馬云所愿,再一次創造奇跡,解鎖阿里下一個輝煌十年?
蔡崇信“出山”,馬云心安!
中國商海數十載,被譽為“打工人天花板”的優秀經理人名單有一長串,但要論眼光不弱孫正義、魅力不輸周受資、實力不遜孟晚舟的虎將,恐怕無人能出蔡崇信其右。
慧眼識珠
1999年5月,時任Investor AB亞洲區高管的蔡崇信機緣巧合之下,聽朋友提到了一個叫馬云的瘋狂青年,遂決定見上一見,不成想,就是這一面,定下了兩個男人的深厚情誼。
據蔡崇信回憶,他第一次在杭州見到馬云時都驚呆了,那會馬云的公司都未成立,沒有任何實體,僅有一個剛上線運營數月的網站,收入為0,但是平易近人的馬云還是憑獨特的人格魅力打動了自己。
“他一直都在談論偉大的愿景,跟我壓根都沒有談及商業模式、盈利方式等一切接地氣的東西,在湖畔花園推開門,一群年輕人像著了魔一樣拼命工作,眼里充滿著力量與對未來的渴望之光”
蔡崇信說,這個小伙能將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人聚到一起發光發熱,足以說明他是一個有影響力的領導者,沒準真能干成一番事業,遂動了加入馬云團隊的念頭,但是他的想法還未諸實施,首先就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反對。
現在想想,一個當年年薪70萬美金(約合當年580萬+人民幣)的知名高管,要跑到杭州西湖給一個只開得起500塊工資的人賣命,別說是蔡崇信家人親友了,可能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網友都會覺得他瘋了!
然,天才與瘋子只一線之隔,蔡崇信最終力排眾議跟隨了馬云,成了阿里十八羅漢之一,與阿里除馬云之外唯一的永久合伙人。
1999年12月,馬云在蔡崇信的陪伴下,飛去日本,見到了貴人孫正義,當然這是后來的故事了,論識人的眼光,蔡崇信絲毫不輸孫正義。
反擊美媒
2023年3月23日,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舌戰美國國會聽證會的視頻刷爆全網,周受資批量捕獲了迷弟迷妹,被譽為中年精英男天花板,周受資的魅力無須多言,不然也不會深得雷軍賞識成為“小米第二帥”。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2年前,還有另一個大佬,而對美媒的連續挖坑時,不僅做出了完美的回應,還奉獻了教科書級別的回懟,精彩程度比之周受資為TikTok的申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就是蔡崇信。
骨氣、民族大義、格局、品質、睿智……可以說無論哪個維度,蔡崇信都奉上了近乎完美的反擊,不回避,不落套,真漢子!
定海神針
2014年9月19日,是阿里的史詩級高光時刻,那一天,阿里巴巴集團正式持牌紐交所,而阿里之所以能成功上市,背后的最大功臣正是蔡崇信。
憑借著深厚的投資天分、專業精深的法學與經濟學教育背景與實操經驗,蔡崇信事必躬親地梳理修補了阿里蘇務合同、法務與財務上的一系列漏洞,還定期給包括馬云在內的阿里核心員工做法務與財務投資的專業知識培訓。甚至十八羅漢的“軍規”都由他一手起草擬定的。
作為頂級的投資大神,除了整頓阿里一攬子財務法律相關的事務之外,蔡崇信還承擔著給阿里“找錢”的最重要角色,前文提及到他陪馬云去東京見孫正義,實際上,阿里的第一筆500萬美元的風投,就是他一手牽級并極力游說其在高盛的朋友才搞定的。
軟銀老板孫正義驚嘆于馬云的野心和人格魅力,對蔡崇心亦是連豎拇指,但在投資2000萬美元之后,見阿里發展勢頭迅猛異常,孫正義很快后悔,欲甩出4000美元真金白銀來換取阿里巴巴49%的股份,同時參與到阿里的決策與管理。
萬幸,在關鍵時刻,蔡崇信第一個投出反對票,才最終沒讓孫正義的陽謀得逞,也才確保了馬云成為阿里真正意義的話事人。
2005年8月,蔡崇信又一次主導了阿里巴巴參與雅虎中國的收購案,經此一役,阿里斬獲雅虎17億美元資產,后續對高德、通達系、優酷土豆等諸多知名企業的收購,皆有蔡崇信在背后助推,毫不夸張地講,蔡崇信幫助馬云一手打造出了萬億阿里帝國。
功績無人能比,與馬云的關系無可取代,阿里系統內有這樣的頂級人才,馬云豈有不愛之理?也恰恰是因為蔡崇信事實上的“二號人物”的實力,不到萬不得已,馬云也不會讓快60的他重披帥旗,帶領24歲的阿里再度沖鋒~
拒做諾基亞柯達!阿里謀變有法?
7年前,馬云曾表示“17歲的阿里巴巴目標是要成為102年的企業”,7年后的618前夜,馬云在淘天集團高層溝通會中,用諾基亞和柯達舉例,稱一個企業從行業標桿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夠了,互聯網行業這個速度可能更快。
一直樂天派示人的馬云,罕見表現出的憂患意識,倒與常把“華為的冬天”掛嘴邊的任正非先生出奇的一致,當這些商業巨佬們都不謀而合時,愛吃瓜的網友都分明感受到些許寒氣——求變生存似乎成了企業發展的硬道理!
實際上,阿里數月來的一系列大動作,早已表明,馬云在下一盤大棋:
2023年3月,阿里巴巴時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通過全員信,宣布啟動“1+6+N”組織大變革,在阿里集團之下,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群與多家業務公司,且強調“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阿里自此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
2023年5月18日晚,阿里重磅官宣,阿里云將于未來12個月內從阿里集團完全分拆獨立走向上市,菜鳥將預計在埮來12到18個月內啟動上市計劃,盒馬將預計在6到12月內完成上市計劃的啟動。當這些優質資產(具備估值想象力空間的標的)順利IPO之后,意味著整個阿里集團,將相繼獲得一輪又一輪新融資。
于是就導向了2個現實問題——誰來主抓這個事?以及,阿里要那么多熱錢干啥?
第一個問題,操盤分拆上市項目,想必明眼人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在整個阿里系,還有誰比蔡崇信更有能力和資歷及閱歷干如此專業的事?
第二個問題,上市融資固然是為了企業的長久發展,但阿里真得缺錢?
上個月,阿里才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財報,2023財年,阿里實現營收868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725.09億元(Non-GAAP規則高達1413.79億元),在下行周期,實現營收凈利的雙增長,本身已創造了奇跡。
不過,如果從具體的業務集群角度,確實也有值得焦慮的部分,比如2023年3月份季度淘天集團中國商業分部,在報告周期內實現營收1360.73億元,同比微幅下降3%,這里面主要就是淘寶、天貓、淘寶團購、淘菜菜、盒馬鮮生、天貓超市、高鑫零售、天貓國際和阿里健康等中國零售業務。
再結合馬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的最新喊話,其實也不難看出接下來阿里發力的重大,在電商領域,顯然是要積中力量,重現淘寶一哥的榮光,淘寶靠什么打天下?品類豐富+低價啊,低價靠什么支撐?燒錢啊!
昔年百億補貼是拼多多的絕招,今年618,淘寶和京東都異口同聲跟進,這背后的成本壓力可想而知,而推動一些仍然虧損的明星業務板塊的分拆上市,這樣就不會動搖電商基本盤的營運現金流了,遠期看,甚至能實現對集團盈利的反哺,意義深遠!
不過,前有京東,后有拼多多,還要防住斜刺登場的抖快電商(尤其是殺傷力驚人的抖音電商),說巨無霸阿里不急,顯然也不切實際!
據《晚點財經》報道,抖音電商2022年度GMV無限接近1.5萬億元,僅次拼多多2020年的1.66萬億,已足以引起包括阿里、京東在內的傳統電商巨頭的警惕了。
但是,阿里的組織架構天然具備靈活高效和創新三大優勢,如今又疊加了一個淘天組織扁平化的新優點,一如馬云霸氣直言“誰有阻力我來搞定!”這樣一來,阿里全員就可以放心大膽鼓足干勁拼業績了。
當從唯GMV論轉向關注AAC、DAU等更精細化,更能反映用戶黏性和復購率的指標時,也意味著24歲的阿里,重新站到了高速起跑線上,比如今年3月,淘寶以3.77億的平均日活重回電商江湖之巔!
假以時日,當消費者口中那個“真香”的淘寶回歸時,阿里的春天還會遠嗎?
參考資料:
公開財報等,部分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