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木頭/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國內汽車保有量呈逐年上漲趨勢,但人均汽車保有量偏低,汽車產業仍有廣闊發展空間。在國內汽車產業穩步發展和汽車產業鏈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發展情況良好。其中,新能源汽車及汽車輕量化需求下,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市場需求提升。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溯聯股份”)專注從事汽車用流體管路及汽車塑料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覆蓋汽車各類塑料流體管路及相關零部件。
近年來,溯聯股份的營收凈利潤穩步提升,且營收復合增長率“領跑”同行,成長性優異。同時,溯聯股份的毛利率和加權平均ROE高于行業均值,盈利能力突出。作為國內主要的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產品供應商之一,溯聯股份已實現流體管路產品設計自主化、品種多樣化和生產自動化,形成了核心生產工藝技術并實現批量產業化。通過深挖上下游產業鏈的價值,溯聯股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積累了眾多優質客戶資源。
?
一、國內汽車行業平穩增長,輕量化及新能源汽車趨勢下行業需求提升
汽車產業是推動國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汽車零部件制造業作為汽車產業的基礎,是支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行業發展主要受整車市場消費變動情況的影響。
近十年來,國內汽車產銷量穩居世界第一,汽車產量占世界汽車產量比重近年來保持在25%-33%。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2,68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2.1%,國內汽車產量占比達到31.78%。
據公安部數據,2018-2022年末,全國汽車保有量分別為2.40億輛、2.60億輛、2.81億輛、3.02億輛、3.19億輛,呈逐年上漲趨勢。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國內人口數量為14.12億人。由此可計得,2022年,國內1,000人的汽車保有量是226輛。而據世界銀行2019年世界每千人汽車保有量數據,排名前三位的美國、澳大利亞和意大利千人汽車保有量分別為837輛、747輛、695輛;排名12位的墨西哥千人汽車保有量為297輛。可見,國內人均汽車保有量偏低,汽車產業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在汽車行業平穩增長帶動下,汽車零部件市場發展總體情況趨于良好。同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不僅與國內整車廠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而且在全球汽車配套市場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與進口零部件相比,國產零部件生產成本偏低,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各大整車制造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綜合競爭力,逐漸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采購零部件,構建全球產業鏈。
在汽車流體管路領域,國內汽車管路企業已逐步縮小了與國外汽車管路生產企業之間的差距。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國產汽車管路具備價格低、物流便利等優勢,在開發設計水平、制造工藝等方面具備進口替代能力,正逐步被各大合資、自主品牌整車廠所使用。
與此同時,汽車輕量化及新能源汽車需求下,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的市場需求提升。汽車塑料流體管路因與橡膠管路、金屬管路相比具備質量輕、防銹蝕、防腐蝕、導熱系數低,并且具備較高的絕緣性和抗老化等優點,在汽車輕量化、節能化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輕量化方面,隨著國家對于汽車節能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相關環保政策的陸續實施,要實現上述目標,汽車的輕量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而以塑代鋼是實現汽車輕量化、環保節能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新能源汽車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動力總成具有體積小、功率密度高等特點,對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管路總成在輕量化、耐高溫、導熱性及絕緣性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據中汽協數據,2018-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25.6萬輛、120.6萬輛、136.7萬輛、352.1萬輛、688.7萬輛,市場滲透率分別為4.5%、4.8%、5.3%、13.4%、25.6%。
綜上,國內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但人均汽車保有量偏低,國內汽車產業仍有廣闊發展空間。同時,汽車產業鏈全球化背景下,汽車零部件國產化加速。此外,在汽車輕量化和新能源汽車趨勢下,汽車塑料流體管路市場需求提升。由此,國內汽車塑料流體管路行業前景廣闊。
?
在市場需求增長的帶動下,近年來溯聯股份的業績持續增長。
據招股書,2020-2022年,溯聯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85億元、7.26億元、8.49億元,2021-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24.07%、17.00%;實現凈利潤分別為0.90億元、1.11億元、1.53億元,2021-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24.01%、37.44%。
營業收入增長率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溯聯股份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領跑”同行業可比公司,凸顯其優異的成長性。
據招股書,2020-2022年,溯聯股份的營業收入CAGR達20.48%。同期,溯聯股份同行業可比公司四川川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環科技”)的營收CAGR為15.71%;天津鵬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翎股份”)的營收CAGR為0.68%;江陰標榜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榜股份”)的營收CAGR為-9.50%。
與此同時,近年來溯聯股份的毛利率及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高于行業均值,盈利能力突出。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0-2022年,溯聯股份的毛利率分別為29.91%、30.53%、32.72%,呈逐年上漲趨勢。
同期,溯聯股份同行業可比公司川環科技、鵬翎股份、標榜股份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7.86%、26.34%、26.17%。
2020-2022年,溯聯股份的加權平均ROE分別為26.58%、25.40%、28.13%。同期,溯聯股份同行業可比公司川環科技、鵬翎股份、標榜股份的加權平均ROE均值分別為17.03%、14.43%、9.12%。
簡言之,近年來溯聯股份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逐年上漲,且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領跑”同行,成長性優異。同時,溯聯股份的毛利率和加權平均ROE高于行業均值,盈利能力突出。
?
三、客戶資源優質穩固,獲外資及合資品牌客戶進一步認可
依托不俗的研發平臺和自主創新能力,溯聯股份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優勢和相對完善的營銷策略、暢通的國內銷售渠道,積極進行客戶培育。
經過二十余年的穩步發展,溯聯股份已經與眾多優質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客戶群體涵蓋了國內外多家知名整車制造企業及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
近年來,溯聯股份不斷優化客戶結構,在原有品牌客戶基礎上,積極拓展優質品牌整車客戶,以及國內領先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客戶。
截至2023年3月27日,溯聯股份已成為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賽力斯、上汽通用、長安福特、北京汽車、奇瑞汽車、一汽解放、華晨鑫源等30余家整車制造企業的一級供應商。作為整車廠的供應商,溯聯股份曾多次榮獲主要客戶如長安汽車、比亞迪等授予的“優秀協作獎”、“協同貢獻獎”等榮譽。
同時,溯聯股份向寧德時代、欣旺達、邦迪管路、八千代、蘇奧傳感、臼井汽車、亞普股份等零部件生產廠商提供流體管路總成及相關零部件產品。
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截至2022年末,溯聯股份已廣泛布局30多家新能源產業鏈客戶,遍布整車、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儲能等領域,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新能源客戶結構。
其中,溯聯股份已作為一級供應商向比亞迪、長安汽車、賽力斯、嵐圖汽車、小鵬汽車等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廠商供貨,并通過向寧德時代、欣旺達、瑞浦能源、國軒高科、孚能科技、蜂巢、納百川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批量交付相關產品,將電池冷卻管路總成應用于蔚來汽車、理想汽車、東風悅達起亞、長城汽車、北汽極狐、吉利汽車、廣汽埃安、寶馬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2023年初,溯聯股份獲得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產業大會“優秀零部件供應商獎”。
由于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屬于汽車安全件,其質量直接關系到整車的質量和安全,各大整車廠對其供應商的選擇非常嚴格審慎,供應商考核通常需要持續一到兩年。供應商通過考核后,從產品開發、制造樣件到最終批量生產,仍需一到兩年時間?;谝陨显?,整車制造商更換供應商成本和風險高,在穩定的合作關系下客戶更傾向于長期合作。
從溯聯股份2020-2022年前五大客戶看,溯聯股份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系長期且穩定。
其中,溯聯股份與長安汽車自1999年合作至今;與賽力斯自2005年合作至今;與上汽通用五菱自2006年合作至今;與比亞迪自2008年合作至今;與長安福特自2009年合作至今;與東方鑫源集團有限公司自2010年合作至今;與上汽通用自2011年合作至今;與寧德時代自2018年合作至今;與廣汽集團自2020年合作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溯聯股份獲得了外資及合資品牌客戶的進一步認可。
2022年,溯聯股份的外資及合資汽車品牌客戶收入占比為13.86%。溯聯股份產品還隨著主要客戶的整車出口及海外建廠,逐步進入海外市場,有望實現自主品牌和國際品牌汽車客戶同步發展,國內市場與海外市場兼顧的雙輪驅動式增長。
?
四、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提升核心競爭力,配套新能源業務收入及占比快速上漲
深耕汽車用流體管路及塑料零部件行業二十余年,溯聯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由汽車流體管路及總成、汽車流體控制件及緊固件、其他部件構成。汽車流體管路及總成包括汽車燃油管路總成、汽車蒸發排放管路總成、汽車真空制動管路總成、新能源熱管理系統管路總成及其他流體管路。
其中,汽車流體管路及總成銷售收入是溯聯股份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其占溯聯股份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保持在89%以上,且收入占比相對穩定。
2020-2022年,溯聯股份汽車流體管路及總成銷售收入分別為5.23億元、6.64億元、7.5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76%、91.68%、90.83%。
具體來看,汽車燃油管路總成、蒸發排放管路總成是溯聯股份的主要汽車流體管路及總成產品,合計占溯聯股份汽車流體管路及總成銷售收入的70%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溯聯股份的主要管路總成產品需要使用大量的功能性零部件,包括快速接頭、流體控制閥等,該部分零部件溯聯股份的自制率高,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目前,溯聯股份共有100余種流體快速接頭產品以及10余種流體控制閥、管路消音器類產品可供選擇,對上游依賴度低。
同時,溯聯股份建立了IN-HOUSE(自制)的工裝、模具設計制造能力,進一步減少了對上游加工企業的依賴,不但能有效降低研發、生產成本,還能對行業技術變化、市場變化、客戶產品開發需求作出快速反應,以更好的獲得客戶認可,有利于其業務的持續拓展。更深的上游產業鏈布局已成為溯聯股份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此外,溯聯股份積極布局下游產業鏈,除整車廠和大部分主流動力電池制造商外,其新能源產品下游客戶還包括熱交換器制造商、三電管理系統及儲能設備制造商、燃料電池制造商等,成為國內少數對新能源產業鏈下游市場進行全面業務布局的汽車管路企業之一。通過與新能源產業鏈客戶全面深度的合作,進一步擴大了溯聯股份產品的市場空間。
據招股書,2020-2022年,溯聯股份配套新能源業務所形成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59.18萬元、9,347.68萬元、33,922.00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5%、12.91%、40.62%。
其中,溯聯股份新能源熱管理系統管路總成收入分別為175.64萬元、3,907.88萬元、15,196.20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30%、5.40%、18.19%。
簡言之,溯聯股份核心產品汽車流體管路及總成的銷售收入逐年上漲,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相對穩定。同時,溯聯股份通過布局產業鏈上下游,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在下游新能源領域,溯聯股份配套新能源業務所形成的銷售收入及占比逐年上漲,發展空間進一步打開。
?
五、研發投入及占營收比逐年上漲,重視研發基礎能力建設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競爭的根本。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溯聯股份重視技術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2020-2022年,溯聯股份研發投入分別為2,086.11萬元、2,786.32萬元、3,841.71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57%、3.84%、4.52%,研發投入及占比總體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
同時,溯聯股份重視研發基礎能力建設。溯聯股份系統性、周期性地對技術人員進行設計軟件、產品/項目開發、原材料理論/應用等技術能力的培訓。溯聯股份的流體管路綜合實驗室獲得CNAS國家實驗室認證,并通過多家整車廠的專項認證,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溯聯股份擁有新能源熱管理系統的相關循環實驗設備,實現了從設計、研發、驗證到批量生產的閉環。
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與技術積累,溯聯股份逐步形成并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可有效解決及滿足客戶對于流體管路關鍵零部件在連接可靠性、噪音控制、閥門低壓開啟與持久密封性等方面的要求,具備不俗的自主創新能力及行業競爭力。
目前,溯聯股份核心技術主要可分為流體管路用快速接頭鎖緊結構技術及其核心生產工藝技術、流體管路控制閥技術與消音器及其核心生產工藝技術、流體管路制備核心工藝技術及核心工藝裝置三大類。
此外,溯聯股份重視研發成果的保護及運用。截至2023年3月27日,溯聯股份合計擁有83項注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7項。溯聯股份主要核心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下游客戶的新款乘用車平臺上,可實現產品的大批量生產。
通過“具有雙重防錯功能的推拉式快插接頭”、“新能源汽車水管快速接頭”、“全自動分段加熱管材成型技術”、“全自動塑料激光焊接技術”等技術創新,溯聯股份的主要產品汽車尼龍流體管路總成及其快速接頭、流體控制閥、抗阻消音器等主要配件兼具性能優勢和成本優勢。
據招股書,2020-2022年,溯聯股份核心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01億元、6.52億元、7.60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61%、89.87%、89.52%。
榮譽方面,溯聯股份被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財政局和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并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先后被評為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優秀戰略新興產業企業、成長潛力企業,同時溯聯股份及其子公司溯聯零部件獲得2021
年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未來,溯聯股份將圍繞技術升級、產品產能升級、智能制造升級等方面,加強產品質量控制、不斷提升產品性能、積極開發新產品、持續拓展新客戶,努力實現經營業績的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