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環洋/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發展智能制造業已經成為實現國內制造業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轉變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和智能制造,為智能測控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過程控制和機器視覺行業是發展智能制造業、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重要部分。
作為一家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浙江雙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元科技”)主要從事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受益于市場需求的增長,近年來雙元科技營收、凈利潤高速增長,2023年一季度分別同比增長70.34%、149.23%,成長性優異。
目前,雙元科技在多個領域積累了優質的客戶資源,在手訂單充裕。經過多年發展,雙元科技構建了在線測控和機器視覺檢測兩類質量檢測系統并行的業務布局,系列產品豐富,應用領域不斷延伸,未來還將拓展3C電子及泛半導體產業鏈等。同時,雙元科技重視技術創新,形成兩大技術平臺,依靠核心技術實現核心部件自研自制,取代進口產品。作為國內首家在線測控上市企業,雙元科技的未來可期。
?
一、國內制造業升級轉型趨勢加快,行業市場需求提升發展前景廣闊
作為一家生產過程質量檢測及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雙元科技專注于為企業提供在線自動化檢測及閉環控制系統(以下簡稱“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其中,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具備在線測量和實時閉環控制的特點,屬于過程控制領域。
智能制造業是實現國內制造業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轉變的重要途徑,智能制造需要強大的工業自動化作為支撐。過程控制和機器視覺行業是發展智能制造業、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重要部分。
據共研網數據,2018-2022年,國內智能制造裝備市場規模分別為1.51萬億元、1.78萬億元、2.09萬億元、2.42萬億元、2.68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42%。
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國內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工廠自動化和企業信息化均需要大量工業自動化產品。近年來,國內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據工控網數據,2018-2022年,國內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分別為1,837億元、1,904億元、2,087億元、2,547億元、2,642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國內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822億元。
同時,近年來國內本土工業自動化品牌快速發展,行業內國產化替代趨勢不斷強化。據工控網統計,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本土品牌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35.7%提升至2021年的42.9%,市占率增幅明顯。未來隨著國內廠商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發展,行業內國產化替代趨勢不斷強化。
在過程控制行業,隨著工業自動化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和工業生產過程中對于檢測精細度的要求不斷提升,工業自動化產業對于檢測設備的需求日益旺盛。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2020年全球自動檢測設備規模已達到68.7億美元。未來在全球工業自動化不斷發展的驅動下,市場規模仍將保持持續增長。
同時,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與生產規模的持續擴大,工業領域對于自動控制系統的要求不斷提升,對于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的需求日益旺盛。
據AMR Analysis數據,2019年國內工業控制系統市場規模為105.6億美元。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在國內各工業領域的普及,國內工業控制市場規模將穩步提升,AMR Analysis預計2027年國內工業控制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到151.6億美元。
在機器視覺行業,隨著工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逐漸深入,智能制造的逐步推進,工業機器視覺逐漸形成規?;a業。
據觀研天下數據,2018-2022年,國內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68.63億元、80.06億元、94.12億元、138.16億元、168.88億元,年均CAGR達25.25%。
綜上,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和智能制造,國內制造業升級轉型趨勢明顯加快。過程控制和機器視覺行業作為發展智能制造業、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重要部分,市場需求提升,行業前景廣闊。
?
二、營業收入凈利潤高增長,終端客戶資源優質在手訂單充足
受益于過程控制行業和機器視覺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雙元科技業績實現了快速增長,表現“亮眼”。
據招股書,2020-2022年,雙元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2.62億元、3.72億元,2021-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58.50%、42.02%;實現凈利潤4,162.48萬元、5,713.64萬元、9,648.07萬元,2021-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37.27%、68.86%。
到2023年1-3月,雙元科技營業收入為1.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34%;凈利潤為2,593.2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9.23%。需要說明的是,雙元科技財務報告審計截止日為2022年12月31日,其2023年一季度財務數據經中匯會計師事務所審閱,未審計。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0-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雙元科技每股收益分別為1.04元、1.41元、2.18元、0.58元,每股收益整體走高。
從營銷網絡體系看,雙元科技總部位于浙江杭州,經過長期的市場開拓,目前制定了完善、可靠的營銷管理制度,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市場敏感度高、專業的業務開發和技術服務團隊。團隊成員在東莞、武漢、石家莊、長春等城市專業優質的營銷、技術服務獲得客戶廣泛認可,與許多客戶建立了深度的業務合作關系。
依托于現有的營銷網絡體系,雙元科技抓住了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實現業務的不斷增長。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雙元科技積累了豐富的終端客戶資源。雙元科技已實現為多個知名企業提供質量在線自動化測控和機器視覺檢測解決方案,雙方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包括比亞迪、蜂巢能源、欣旺達、億緯鋰能、青山控股、贏合科技、科恒股份、嘉元科技、諾德股份、福斯特、金韋爾機械、諾邦股份、延江股份、仙鶴股份、再升科技等。
與知名客戶的穩定合作關系以及雙元科技持續加大客戶開拓力度,為其近年以及未來的經營業績提供堅實的客戶基礎。
從訂單情況看,2020-2022年,雙元科技各期獲取的訂單總額分別為3.32億元、6.14億元、6.85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雙元科技在手訂單含稅金額為9.04億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6.41億元,呈大幅上漲態勢??梢?,雙元科技訂單充裕。
簡言之,近年來雙元科技持續完善營銷網絡,實現業績高增。目前,雙元科技在多個領域積累了優質的客戶資源,在手訂單充裕,未來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
三、系列產品豐富應用領域延伸,擬拓展3C及泛半導體領域
隨著終端消費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逐步提升,質量檢測及控制已成為產品生產線中不可或缺的環節。質量不僅體現為產品的物理屬性(面密度/厚度/克重/定量、灰分、水分)是否達標,也體現為外觀、內部是否存在缺陷,尺寸是否合格等。
深耕自動化過程控制和機器視覺技術領域十余載,雙元科技構建了在線測控和機器視覺檢測兩類質量檢測系統并行的業務布局,分別實現對用戶產品的物理指標質量和視覺外形質量的有效管控,檢測功能互為補充。
據招股書,雙元科技主營業務包括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兩類產品和相關的系統部件及維修服務。其中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95%,是雙元科技的主要產品。
在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方面,雙元科技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包含片材在線測控系統、激光測厚系統和冷凝水回收/集散控制系統三類產品。
其中,經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備案,由杭州市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促進協會組織行業專家對雙元科技“鋰電池極片涂布三架同步面密度縱橫向自動閉環控制系統”和“銅箔在線面密度檢測及橫幅控制系統”進行了鑒定,鑒定結論分別為國際先進水平和國際領先水平。
2020-2022年,雙元科技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收入分別為0.68億元、1.60億元、2.2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19%、61.13%、60.63%。
在機器視覺檢測系統方面,雙元科技的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分為WIS視覺檢測系統、VIS視覺檢測系統和X-ray內部缺陷檢測系統三大類,可實現的檢測功能覆蓋表面瑕疵檢測、內部缺陷檢測和尺寸測量系列產品。
其中,經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備案,由杭州市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促進協會組織行業專家對雙元科技“極片輥壓分切尺寸及表面缺陷檢測系統”和“銅箔表面缺陷在線檢測系統”進行了鑒定,鑒定結論為國際領先水平。2021年,雙元科技的X-ray內部缺陷檢測系統研發成功并投入市場。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雙元科技就該產品已與客戶簽署0.90億元的在手訂單。
2020-2022年,雙元科技機器視覺檢測系統收入分別為8,906.95萬元、9,348.89萬元、13,760.65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93%、35.72%、37.02%。
在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兩大核心產品的協同并進下,雙元科技將在造紙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的在線測控技術和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做應用層面的遷移,成功延伸應用到無紡布及衛材、薄膜、新能源電池、玻纖、印刷和食品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系列產品和多個應用領域的項目經驗。目前,延伸行業對雙元科技經營業績的貢獻已經是造紙行業的數倍。
后續雙元科技將持續拓展3C電子及泛半導體產業鏈中電子標箔、PI膜、電路板半固化片以及復合集流體、氫燃料電池膜電極和碳纖維等新材料領域。
總的來說,雙元科技構建了在線測控和機器視覺檢測兩類質量檢測系統并行的業務布局,擁有豐富的系列產品,且應用領域不斷延伸,未來還可以拓展3C電子及泛半導體產業鏈等。
?
四、核心部件自研自制取代進口產品,依靠核心技術產生收入占比超95%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雙元片材智能測控技術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雙元科技以技術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建立了高素質的研發團隊,研發投入金額持續增長。
據招股書,2020-2022年各期末,雙元科技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54人、71人、92人,持續增長,占員工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1.77%、20.34%、20.58%,保持在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雙元科技擁有核心技術人員6名,包括雙元科技創始股東鄭建和胡美琴。鄭建現任雙元科技董事長、總經理,浙江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胡美琴現任雙元科技董事、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浙江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此二人早期均就職浙江大學相關企業,具有深厚的浙大背景。
在研發投入方面,2020-2022年,雙元科技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369.48萬元、1,888.16萬元、2,558.35萬元。
經過十多年的創新研發和積累,雙元科技形成在線測控技術和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兩大技術平臺。在在線測控方面,雙元科技掌握了傳感器技術、掃描架檢測技術以及閉環控制等多項核心技術;在機器視覺檢測方面,雙元科技掌握了以高速線掃描相機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光源及恒流頻閃控制技術為主的三大核心技術。
同時,雙元科技通過申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保護核心專利。截至2023年5月19日,雙元科技已獲取授權專利50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27項。同時,雙元科技已取得50項軟件著作權。
根據掌握的核心技術,雙元科技實現X/β射線傳感器、微波水分傳感器、高速數據處理模塊、掃描架、智能執行機構、工業線陣相機、智能圖像處理板卡、光源及恒流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自研生產。
其中,雙元科技在產品生產中使用自研的微波水分傳感器和工業線陣相機替代了外購的進口微波水分傳感器和工業線陣相機,提升產品的自主可控水平,鞏固產品的技術壁壘,實現了從主要核心部件自研到智能測控裝備系列產品的布局。
2020-2022年,雙元科技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所產生的收入分別為1.57億元、2.53億元、3.6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5.12%、96.85%、97.65%。
可見,雙元科技重視技術創新,持續加大研發資金及人員投入,形成兩大技術平臺。根據掌握的核心技術,雙元科技實現多個核心部件的自研自制,其中自研的微波水分傳感器和工業線陣相機取代進口產品。同時,雙元科技產研高度融合,依靠核心技術產生的收入占比均超95%。
?
五、國內首家在線測控上市企業,擬募資擴大產能加強研發
2023年5月29日,雙元科技正式啟動申購。這意味著A股資本市場即將迎來在線測控第一股。此番上市,雙元科技擬募資6.52億元,分別用于“智能測控裝備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項目”、“營銷網絡及技術支持中心建設項目”?!把a充流動資金”。
其中,“智能測控裝備生產基地項目”擬投資3.17億元用于新建生產廠房及配套設施,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以擴大雙元科技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的產能,提升其盈利能力,實現業務規模的持續增長。
近年來,雙元科技生產人員工作處于飽和狀態,產能利用率均處于100%以上。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產品屬于非標定制化設備,雙元科技采取柔性生產方式組織生產,其整體產能的主要決定因素為場地面積、裝配調試人員的數量。2020-2022年,雙元科技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3.39%、112.12%、113.89%。
“智能測控裝備生產基地項目”首次100%達產年份,在線自動化測控系統和機器視覺智能檢測系統的產量分別為2,800套和2,000套,銷售后可實現收入金額為7.99億元,顯著提高雙元科技的產能和盈利水平。
“研發中心項目”投資1.48億元,加大研發項目投入、引起研發人才、提升的基礎研發環境并配套相應先進實驗儀器與設備,進一步提升雙元科技研發實力,持續聚焦與其發展緊密相關的前沿技術,使雙元科技能夠持續生產符合行業趨勢、客戶需求的產品。
“營銷網絡及技術支持中心建設項目”擬投資4,614.30萬元,完善營銷服務網絡,輻射更多區域的客戶,也可以使雙元科技便捷地了解待開發行業及應用場景的需求,為其核心技術做遷移應用創造更多的機會,為業務的持續增長提供保障。
“補充流動資金”擬使用募集資金1.40億元提高雙元科技營運資金實力。由于雙元科技的產品采用分階段收款模式,其日常經營需要較多的營運資金配套。雙元科技實施補充運營資金項目,將有利產能擴張和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總的來說,此次募投實施進一步提高雙元科技的產能、研發實力、營銷及客戶服務能力、資金實力,迎合了雙元科技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提升產能的發展戰略。
未來,雙元科技將抓住國家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設備行業大發展的機遇,從產品與技術、市場與客戶方面、內部運營管理、人才引進與培養著手,提升技術水平,擴大下游應用領域和客戶群體,完善內部治理制度,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進一步增強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