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哈利波特”迷都渴望有一個進入魔法世界的9?站臺。
而每一個進入魔法世界的魔法師又都想進入“有求必應屋”,在那里一切的難題都有解決辦法,海倫娜形容它:如果你還需要問,就永遠不會明白;如果你明白,你只需要開口問。
對于提供捷徑的“萬事通”,人們一直向往。
權謀劇《瑯琊榜》中有至高無上的情報機構“瑯琊閣”,主打“衡量天下大事,盤點世間英雄”,所有的疑難事在這里也都有答案。
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因為科技正在變成現實。
2023年開年,ChatGPT“提問、回答”模式刷新了人們對AI的認知,之后大模型就一直處于最熱的風口。
國內互聯網企業們先后發布了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大模型,給賽道添火加溫,而成立20多年的“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發布的認知大模型——“星火”,則把多模態大模型的想象拓展到新的層級。
大模型賽道越來卷。
一 體驗一把星火大模型,挺香!
國產大模型真的太卷。
卷到就連名字都是各種引經據典,文心一言、通義千問、混元、言犀……在這些兼具氣勢和野心的名字里,“訊飛星火”顯得有點過于樸素。
24年前,中國的語音市場被國際巨頭占領,為了實現“中文語音要做到世界最好”的目標,6個中科大在校大學生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才有了今天的科大訊飛。
“燃燒最亮的火把,要么率先燎原,要么最先熄滅。”這句當初的創業口號至今還刻在科大訊飛總部大樓的墻上。
取名“星火”,既是致敬當初創業的初心,更是對AI二次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星星之火必將燎原。
星火發布會現場解釋“星火”的含義
那么星火大模型能力究竟如何?對比其他大模型有什么不同?我們分別對“ChatGPT”“星火”、“文心一言”從文字編排能力、中文輸出能力和邏輯能力三個方面進行了實測。
測試1:寫一個無法拒絕的請假條。
ChatGPT的回答
訊飛星火的回答
文心一言的回答
面對基礎的語言文字問題,三款AI工具都可以看似按照需求的完成任務,其中訊飛星火的語法和措辭更為接近國人的口吻,不僅說出了原因,還給到請假之后的解決方案。
領導看到這樣的請假條,確實“無法拒絕”。
測試2:以“我掛斷了跨越時間的電話”為開頭,發揮想象,寫一篇故事。
ChatGPT的回答
訊飛星火的回答
文心一言的回答
想象力上三款AI工具各有千秋,都有跨越時空的情節,ChatGPT的回答符合西方的科幻情節,訊飛星火和文心一言的更符合中文語境下的時空想象,其中訊飛星火的回答中“電話”的線索一直都在,且首尾呼應,像一篇成熟的短篇小說。
測試3:同時拋擲兩枚質地均勻的硬幣,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概率分別是多少?
考驗的是邏輯能力。
ChatGPT的回答
訊飛星火的回答
文心一言的回答
針對邏輯性的測試,三款AI工具都沒有翻車,給出的答案都是準確的。
不同的是ChatGPT有很清晰的解題邏輯,思維縝密;文心一言只有答案,即使追問解題過程也沒有更多回答;訊飛星火則介于二者之間,有簡單的解題邏輯,文字表達也清晰,四種結果一目了然。
整體測評下來,感覺三款AI工具都各有千秋,但訊飛星火的中文表達、邏輯等更強。
在星火大模型發布現場,更是圍繞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七大核心能力,“大膽”語音實測。
星火不僅對現場隨機提問機智回答,甚至在回答“女朋友生氣了該怎么辦”這樣的問題時,展現出極高的情商。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自豪的表示,當前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在文本生成、知識問答、數學能力三大能力上已超ChatGPT。他還進一步公布大模型年內三次升級時間點,10月底將整體趕超ChatGPT。
二 星火,真的可以燎原
在互聯網行業,評價一個產品好壞的標準是有多少商業價值,這在大模型賽道同樣適用。
和ChatGPT面向C端不同,星火認知大模型的定位不僅有C端,更偏向B端。
作為以中文為核心的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訊飛星火擁有跨領域的知識和語言理解能力,定位是一個通用的賦能平臺,教育、辦公、醫療等千行百業,都可以基于這個平臺來實現智能化變革,創造商業價值。
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成果發布會上,訊飛AI學習機、訊飛聽見、訊飛智能辦公本、訊飛智慧駕艙、訊飛開放平臺等5項應用成果也同步發布。
可以看出,星火認知大模型將催生三種變革:
一是原有產品因AI的加入變得能力更強;二是解鎖了全新場景,催生此前未曾想過的應用;三是AI的產業生態更加繁榮。
首先大模型是讓產品價值提升。
大模型本身對 C 端硬件的重要價值就是后端理解能力的提升,每一個智能終端的人機交互會更便捷、更自然、更有深度。
發布會上,我們看到訊飛錄音筆、辦公本、訊飛聽見等在產品效果上的大幅提升。
在會議紀要方面,以前只是轉寫成原汁原味的文字,而運用大模型后,不僅將語音實時轉寫與墨水屏紙感書寫相結合提升了閱讀的“質感”,快速回溯會議內容,還很“細節控”的去除語音轉寫文稿中的口語化詞匯、過濾冗余詞匯,對文本進行潤色,輕松將一篇語音轉寫文稿規整成書面化內容,閱讀效率提升50%。
有了星火大模型,開會也不再是打工人的“負擔”。
第二是產業融合下的場景價值提升。
大模型競逐,產業融合是評判標尺,早在在大模型涌現之前,訊飛就一直在探索AI與產業的融合,像基于訊飛超腦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蕪湖市智慧教育平臺都是AI+的典型能力體現。
有人把AI類比為數字時代的“操作系統”,但單純操作系統是沒法賺錢的,真正在iOS和安卓上賺到錢的還是淘寶、美團、抖音這樣的產品以及它們背后廣闊的應用場景。
訊飛星火很早就認識到場景落地的重要,在其他企業開始加速探索各種落地場景之時,率先明確了“1+N認知智能大模型技術及應用”的戰略布局。其中,“1”是通用的人工智能底座,“N”是在教育、醫療、辦公、人機交互、車載等領域的行業縱深應用。
訊飛星火通過AI底座為各行各業打造行業樣板間,最終1和N會形成飛輪效應,走向商業化的正循環。
第三,生態是大模型玩家制勝的關鍵一環。
對于科大訊飛這樣的大模型企業來說,主要的合作伙伴應該會是AI能力不強的行業、企業。
要想讓企業加入自己的生態圈,至關重要,對ChatGPT是這樣,對訊飛星火也是一樣。
“科大訊飛一直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絕不是單個企業和單個科研機構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合作共贏的。”劉慶峰說。
目前已知的是,星火認識大模型將會開放給訊飛開放平臺、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在行業內率先實現真正的大模型開源。訊飛的相關技術將以 API 和生態賦能的方式,提供給行業開發伙伴,在各個領域成功應用。
發布會現場劉慶峰宣布,首批來自36個行業的3000余家企業開發者將接入星火大模型,聯合各行業合作伙伴共建大模型“星火”生態。與生態伙伴一起,燎原新一輪產業變革。
這意味著國產大模型邁出走向商用關鍵一步。
一旦抓住行業先機,未來可能會影響甚至顛覆現有的整個商業模式,那么星星之火就真的可以燎原了。
三 誰是國產大模型全場的希望?
毫無疑問,大模型從開發到落地,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資金和人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為什么一定要做國產大模型?
AI從來不只是技術、算力、人才的角逐,更是國家戰略的角力。
“芯片”的前車之鑒歷歷在目,我們絕不希望未來還在人工智能領域被掣肘,全世界的大模型不應該也不會只有chatgpt一種模式。
再者AI產品訓練,必定需要大量內容投喂,廠商是否合法合規地收集、存儲和處理用戶數據?是否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隱私保護標準?是否確保用戶數據不被濫用、泄露或侵犯?這些主動權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全。
4月份以來,網信辦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科技部發起成立“國家超算互聯網聯合體”,這些都表明了國家的關切與肯定。
在國家科技競爭之下,中國大模型產業需要自己的“星火時刻”。那誰會是大模型行業全場的希望呢?這取決于以下幾點。
首先是誰有更長期的數據積累?
在目前宣布進軍大模型的約40家企業、機構中,深耕AI產業20多年的科大訊飛,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積累最雄厚,人工智能的技術儲備很深。
在中文文本數據積累方面,訊飛擁有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多年研究過程形成的積累,在中文語音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臺作為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日使用量超過 50 億人次,已積累了超過50TB的行業語料和每天超10億人次用戶交互的活躍應用。
當然數據質量也很重要。
以醫療領域為例,科大訊飛是全國唯一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工智能系統,超過了96.3%的醫學考生,已累計為基層醫生 提供了超過 5.8 億次、日均超過 70 多萬人次的人工智能輔診。
很明顯,科大訊飛的數據更多,基礎更扎實。
第二是誰在算力上布局更縱深?
科大訊飛在總部自建有業界一流的數據中心,目前已建成4城7中心深度學習計算平臺,為大模型訓練平臺建設奠定了很好的硬件基石。
在工程技術方面實現了百億參數大模型推理效率的近千倍加速,為未來更大更多認知智能大模型技術經濟實惠規模化應用提供了可能。
第三是誰在算法上更有經驗?
目前來看,科大訊飛在Transformer深度神經網絡算法方面經驗豐富,已應用于語音識別、圖文識別、機器翻譯等領域,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更重要的是,還要看誰的科研投入更多?
訊飛在研發投入和人才上一直是業內領先。訊飛研究院核心的研究團隊人數超過openAI,且其中有兩位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榜單中頂尖的年輕科學家。
同時訊飛一向在研發投入上毫不含糊,僅2022年研發便花了33.55億元。研發投入帶來的核心技術進步是很明顯的。
僅2022年,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累計摘取16項國際人工智能大賽的冠軍,其中在認知智能領域獲得13項冠軍。
數據、算法、算力的三要素上積累深厚,人才積累和科研投入上不斷加碼,這讓訊飛星火有可能成為大模型行業全場的希望。
草蛇灰線,伏延千里。
大模型賽道,注定有一場避無可避的戰爭。我們無法想象世界上只有OpenAI,也無法想象只有一種大模型,全世界需要ChatGPT這樣的“先行者”,中國更需要訊飛星火這樣的“自己人”。
AI大模型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業,我們現在看到也只是局部,未來,還有更大的世界會向我們敞開大門。
但無論如何,只有點燃手上的星星之火,才有機會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