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森海/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近年來,浙江亞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光股份”)抓住醫藥、化工、環保、鋰離子電池等下游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實現經營規模的快速擴張。業績方面,亞光股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持續增長,經營狀況良好。與此同時,亞光股份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領跑”同行業可比公司,盈利能力突出。
在制藥裝備領域,亞光股份是專業的膠塞/鋁蓋清洗機和過濾洗滌干燥機設備制造商,自主研發的藥用過濾洗滌干燥機排名居首;在節能環保設備領域,亞光股份研發的雙級蒸汽離心壓縮機在中藥MVR濃縮領域的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亞光股份產品憑借著“質量好,價格優”的優勢已在行業內形成不俗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戶認可度,積累了優質的客戶資源,國際市場逐步打開。此外,亞光股份產能趨于飽和,擬募集資金進一步擴大產能,滿足業務發展需要,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
需先了解的是,亞光股份主要從事制藥裝備、蒸汽壓縮機及MVR系統的研發、設計、制造及銷售,其目前產品主要服務于制藥、環保、化工、新能源等行業。
在制藥領域,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總量的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全球藥品需求整體呈上升趨勢,帶動醫藥制造市場規模增長。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7-2021年,全球醫藥制造市場規模分別為2,837億美元、3,014億美元、3,172億美元、3,149億美元、3,420億美元。預計2023年增長至3,666億美元。
近年來,為尋求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方式,許多跨國藥企進行戰略調整,將內部資源集中于前期研發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鏈環節,向CMO/CDMO企業尋求制藥業務的外包服務支持。全球CMO/CDMO行業的高速發展,為制藥裝備帶來巨大的需求空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6-2020年,全球醫藥制造CMO/CDMO市場規模分別為563億美元、628億美元、705億美元、798億美元、907億美元。
與此同時,國內制藥企業發展迅速,2018年全球排名TOP50的制藥企業中尚無國內企業。2022年位列全球制藥企業排名TOP50的國內制藥企業數量已達4家。新興醫藥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制藥裝備需求的快速提升。
在上述趨勢下,國內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藥品原材料生產及出口國家,并逐漸向生產和出口藥品制劑的國家轉型,這為國內制藥裝備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2021年,國內醫藥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分別為5,986億元、6,162億元、6,680億元、8,577億元、9,486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2.20%。
在環保領域,近幾年來,國內工業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加大了工業用水的需求,從而也產生了大量工業廢水。為應對環境污染的嚴峻局面,國家加大了工業廢水的處理力度,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MVR蒸發設備因其顯著的節能性,在工業生產流程后端的廢水廢氣處理、廢水重復利用等環節得到大量的推廣。
據共研網數據,2017-2021年,國內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市場規模分別為1,524.0億元、2,045.7億元、2,222.6億元、2,311.8億元、2,523.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3.43%。預計2025年達5,341.1億元。
在化工領域,節能降耗是大勢所趨。在化工生產中,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MVR技術作為新建廠區或技術改造的主要方向,發展前景廣闊。
在新能源領域,MVR蒸發系統作為鋰離子電池原材料生產的重要設備,與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密切相關。
目前,鋰離子電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工作電壓高、無記憶效應、循環壽命長、無重金屬污染等獨特優勢,廣泛應用于3C產品、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并逐步替代鉛酸等傳統電池。在下游市場逐年增長的影響下,鋰離子電池行業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及工信部數據,2018-2022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分別為102GWh、117GWh、143GWh、324GWh、750GWh。其中,2022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過130%。
鋰電池行業的爆發式增長,將進一步帶動MVR等生產設備需求的增加。
綜上,國內醫藥制造行業穩步發展,為國內制藥裝備行業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在環保監管趨嚴、“雙碳”目標提出、鋰電池產業高速增長的背景下,MVR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
受益于下游制藥、環保、新能源等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亞光股份近年來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業績“亮眼”。
據招股書,2020-2022年,亞光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8億元、4.84億元、9.16億元,2021-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15.66%、89.33%。
同期,亞光股份的凈利潤分別為8,237.08萬元、9,273.38萬元、16,588.48萬元,2021-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12.58%、78.88%。
2023年1-3月,亞光股份預計營業收入2.45億元-2.99億元,同比增長63.06%-99.3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442.58-4,207.60萬元,同比增長61.67%-97.60%。
與此同時,近年來亞光股份凈資產收益率“領跑”同行業可比公司,盈利能力突出。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9-2022年,亞光股份加權平均ROE分別為29.97%、30.01%、26.09%、34.13%。
同期,亞光股份同行業可比公司東富龍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富龍”)的加權平均ROE分別為4.72%、13.79%、21.32%、17.80%;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天科技”)的加權平均ROE分別為2.05%、6.83%、16.86%、15.80%;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迦南科技”)的加權平均ROE分別為6.54%、8.40%、8.66%、7.34%;金通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通靈”)的加權平均ROE分別為4.38%、2.39%、0.62%、0.88%;蘇州喬發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發科技”)的加權平均ROE分別為15.63%、27.10%、20.69%、14.80%。
需要說明的是,因上述五家亞光股份同行業可比公司2022年年報尚未披露,故2022年財務數據系年化所得。經金基研計算,2019-2022年,上述五家亞光股份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加權平均ROE均值分別為6.66%、11.70%、13.63%、11.32%。
另一方面,亞光股份近年來的期間費用率逐年下降,內部管控能力不斷增強。
據招股書,2020-2022年,亞光股份期間費用率分別為19.80%、19.52%、14.57%。
總的來說,亞光股份近年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持續增長,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領跑”同行業,期間費用率逐年下降,經營狀況良好,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
三、客戶資源優勢顯著,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外銷占比逐年走高
經過多年的經營,亞光股份已積累了大量優質的客戶資源。
在制藥裝備領域,亞光股份已覆蓋國內眾多知名制藥企業,包括華海藥業、凱萊英、合全藥業、齊魯制藥、新時代藥業、貝達藥業、華熙生物、石藥集團、江蘇豪森、東北制藥、甘李藥業、正大天晴、海正藥業、國藥集團、恒瑞醫藥等,并已實現對烏克蘭、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的出口銷售。
在節能環保設備領域,亞光股份的MVR系統在新能源、環保、中藥行業的應用案例豐富。
在新材料、節能環保領域內,亞光股份主要客戶包括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韶關中弘、格林美、天宜鋰業、江西東鵬、飛宇新能源等國內知名企業;在中藥領域,亞光股份主要客戶包括魯南制藥、齊魯制藥、揚子江藥業、羚銳制藥、華潤三九等。在國際市場,亞光股份的主要客戶包括鋰業巨頭Albemarle Lithium Pty Ltd、USTYURT SODIUM SULFATE LLC、Tecnologia Aplicada a Procesos Industriales S.A de C.V等。
根據2022年12月(第39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亞光股份的產品銷售已覆蓋其中的近70家,客戶資源優勢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亞光股份生產的制藥裝備及MVR系統主要為定制化裝備,客戶為保證產品質量和節能效率,對上游設備供應商的選擇相當慎重,若合作良好一般不會輕易更換。因此,亞光股份基于與大部分客戶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形成了強大的市場壁壘,客戶重復購買率高,形成其與客戶共同成長的良性循環。
在國內,亞光股份已建立了面向全國的銷售網絡。亞光股份各個細分區域銷售人員及時跟蹤現有客戶需求,同時挖掘潛在客戶,與售后團隊緊密配合,共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
作為定制化設備,產品售后服務對客戶至關重要。亞光股份單獨設置售后服務部門,配備專業的售后團隊開展售后服務工作。亞光股份的售后人員擁有專業技術背景,對亞光股份設備的設計原理及參數結構十分熟悉,往往能夠快速排查故障原因,并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因此售后服務獲得客戶的普遍好評。
通過全面覆蓋和細致服務,亞光股份與全國各地的客戶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其持續獲取客戶青睞奠定了堅實基礎。
針對國際市場,亞光股份設立外貿部,負責開拓海外市場。近年來,亞光股份境外收入大幅增加。
2020-2022年,亞光股份境外收入分別為13.01萬元、1,007.73萬元、8,788.59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0.03%、2.11%、9.62%。
簡言之,亞光股份擁有大量優質的客戶資源。在國內,亞光股份通過全面覆蓋和細致服務與客戶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此外,亞光股份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境外收入及占比快速增長。
?
四、藥用過濾洗滌干燥機排名居首,雙級蒸汽離心壓縮機填補國內空白
一直以來,亞光股份注重以研發創新引領企業發展,通過技術賦能打造優勢產品。
2020-2022年,亞光股份的研發投入總額分別為2,130.44萬元、2,409.42萬元、4,105.15萬元,呈逐年上漲趨勢。
目前,亞光股份產品包括制藥裝備和節能環保設備兩大系列。其中,亞光股份主要從事制藥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子公司樂恒節能專業致力于節能環保設備的研發、設計、制造及銷售。
在制藥裝備領域,亞光股份是專業的膠塞/鋁蓋清洗機和過濾洗滌干燥機設備制造商。亞光股份先后開發出清洗機固定式象鼻子出料裝置,減少了接觸式二次污染,大大降低了漏塞率;開發的旋轉式、翻轉式過濾洗滌干燥機大大提升了原料藥的利用率,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客戶的生產成本;開發出的超重力精餾設備能夠實現有機溶劑的二次提純和回收利用,減少了設備占地面積及客戶投資成本。
2020-2022年,亞光股份制藥裝備收入分別為2.22億元、2.17億元、2.99億元,整體呈增長趨勢。
據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亞光股份生產的藥用過濾洗滌干燥機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藥用鋁蓋與膠塞清洗機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二,浙江省內排名第一。亞光股份是過濾洗滌干燥機、膠塞清洗機的國家行業標準起草單位。
在節能環保設備領域,亞光股份持續深化MVR蒸發和葉輪機械及熱能回收系統技術,先后研發出齒輪箱離心式蒸汽壓縮機MVR系統、側通道式蒸汽壓縮機MVR系統、高速直驅式蒸汽壓縮機MVR系統、乙醇蒸汽壓縮MVR系統、全自動撬裝模塊化系統等核心產品,有效解決了客戶的多種難題。
2020-2022年,亞光股份的節能環保設備收入分別為1.91億元、2.61億元、6.15億元。其中,2020-2022年,亞光股份MVR系統業務收入分別為1.72億元、2.13億元、5.54億元,2021-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23.68%、160.17%。
值得關注的是,蒸汽壓縮機作為MVR系統的核心設備,對加工精度、耐氣蝕性、動態密封等技術條件要求苛刻,目前國內的蒸汽壓縮機設備主要依賴進口。亞光股份子公司樂恒節能具備蒸汽壓縮機獨立自主研發設計及制造能力,其研發的高速同步直驅滾動軸承電機驅動的雙級蒸汽離心壓縮機在中藥MVR濃縮領域的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
此外,2017年,樂恒節能研發的《新型機械蒸汽再壓縮系統》獲得廊坊市科學技術局頒發的科技進步二等獎;2017年,樂恒節能被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評為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19年,樂恒節能被大廠回族自治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科技創新貢獻獎;2021年,在工信部發布的《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版)》技術裝備支撐單位名單中,樂恒節能作為支撐單位被選入“環境污染防治設備專用零部件”一項中。
可見,亞光股份注重以研發創新引領企業發展,技術賦能產品競爭力,其核心產品技術含量高。近年來,亞光股份制藥裝備穩步發展,MVR系統業務收入爆發式增長。
?
五、核心生產設備利用率均超100%,募資擴產滿足業務增長需求
隨著業務的迅速發展,近年來亞光股份產品訂單持續穩定增長,但由于生產設備及場地限制,其現有生產能力已趨近于飽和,很難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產品需求。
由于亞光股份主要產品為定制化生產,按照客戶的需求進行設計、生產,規格差異大,不存在標準化、大批量的產品生產模式,因此無法統計通常意義的標準化產品產能。但亞光股份的生產設備為通用型設備,可用于生產各項主要產品,因此以其主要生產設備的利用率代為統計產能利用率。
據招股書,2020-2022年,亞光股份制藥裝備核心生產設備中焊機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06%、108%、105%;車床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19%、121%、112%;鏜床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23%、119%、122%;銑床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23%、134%、118%;切割機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06%、104%、104%。
同期,亞光股份節能環保設備核心生產設備中焊機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08%、118%、113%;車床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13%、113%、152%;鏜床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11%、120%、119%;銑床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19%、151%、160%;切割機的生產利用率分別為111%、144%、117%。
可見,近年來亞光股份核心生產設備的生產利用率均超100%,其產能處于飽和狀態。
此番上市,亞光股份擬募集資金5.17億元分別用于年產800臺(套)化工及制藥設備項目、年產50套MVR及相關節能環保產品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
其中,年產800臺(套)化工及制藥設備項目、年產50套MVR及相關節能環保產品建設項目分別是亞光股份現有制藥設備和節能環保設備的擴產項目,通過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及原有工藝技術的提升,來擴大現有產能,以滿足下游客戶的市場需求,保持其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年產800臺(套)化工及制藥設備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2.47億元,總投資3.01億元,建設生產車間及配套場地,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擴大亞光股份產品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年產50套MVR及相關節能環保產品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1.70億元,建成國內領先的生產專業化、操作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的MVR系統及配套設備生產線,打造一個技術先進、高效運營的MVR設備生產基地,提升亞光股份在MVR行業的市場競爭力,鞏固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擬將募集資金中的3,000.00萬元償還銀行貸款,7,000.00萬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項目實施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亞光股份生產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壓力,提升其償債能力,優化資本結構,為亞光股份的正常運營以及業務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未來,亞光股份將立足于高端制藥裝備、節能環保設備巨大的發展空間,加大先進技術裝備投入,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制藥裝備及節能環保設備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強對新產品、新領域的開拓力度,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