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幫遭做空機構“狙擊”,貨車司機的心情是又激動又害怕。
O2O的出現曾讓拉貨司機們以為,貨運平臺就是拯救行業的,直到最后的贏家運滿滿和貨車幫合并成滿幫后,一家獨斷的壟斷地位讓司機們苦不堪言。
一方面,滿幫仗著對行業的壟斷地位瘋狂收割司機,激化司機與貨主之間的矛盾,司機們的怨氣早已積累多年;另一方面,滿幫遭做空,影響的不僅是股民們的口袋,還有靠著拉貨為生的司機們。
數據顯示,2019年滿幫集團凈虧損為7.35億元,于2020年扭虧為盈,利潤約為1.35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3%至25億元,并于2021年6月22日在紐交所上市,不僅享受著的至尊榮耀,還傳出了赴港二次上市的好消息。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滿幫變得臭名昭著,甚至被形容為“一只依賴壟斷的惡龍”。
近日,一紙54頁的中篇報告將矛頭直指滿幫,包括滿幫“往返跳閘”、通過財務數據和其他公開數據證實交易量過高、可疑的收購、業務基本面惡化,以及其它主要風險。
股票市場的反應比滿幫要快很多,豪橫多年的滿幫在慌亂中出具報告稱堅決否認任何指控,但從前滿幫員工及市場觀察來看,滿幫內部的財務數據疑點重重。
01.遭做空?早有征兆!
做空機構J Capital Research曾采訪了36位前滿幫員工以及內部人士,并獲取了詳細的“交易量造假”證據。
據滿幫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2022年第三季度滿幫的總交易額(GTV)達到696億元,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5.7%,完成的訂單量達到3350萬份,托運人平均MAU達到185萬。
前雇員稱,滿幫利用建立空殼公司來創造交易,平臺所述的其他往返方式包括利用大公司進行已經達成一致的交易,現金最終會被退回,也就是說滿幫的訂單中,并沒有很多真實客戶消費的訂單。
比如滿幫曾向自動駕駛技術的Plus Corp投資約10億元,Plus Corp聲稱其技術獲得了7000多份預購訂單,而機構調查卻發現,大部分訂單來自滿幫子公司。
報告中提到:滿幫有著臭名昭著的“往返跳閘”特點,交易量可能被夸大了6-10倍。
另外滿幫還會讓一些貨物公司統一在滿幫集團旗下平臺預定貨物,實際分配給該公司自己的車隊,通過滿幫賬戶進行交易,實際上未給集團帶來任何價值。
為了驗證GTV的不準確,J Capital Research按照集團開具的增值稅發票進行換算,若按照2021年全年財報中顯示的2623億GTV算,其增值稅收入應為236億,但報告中顯示只有25.8億。
綜合來看,滿幫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靠平臺幫個體司機代開發票,以及地方政府返稅。
最后受傷的,是那群入駐滿幫的貨車司機們。
2018年3月滿幫推出了虛擬號碼,徹底阻止了雙方私下交流的過程,加大了平臺的交易傭金;2020年,滿幫推出了“快車”業務,司機需要繳納1000元/年的押金+每單抽傭,就可以享受優質貨源提前搶。
平臺上,多的是為了減少空車率虧錢也要拉貨的卡車司機,但貨還是那些貨,司機也還是那些司機,除了是個吸引“野外司機”進駐滿幫的幌子外,根本沒有創造什么額外的價值。
激化內部矛盾,滿幫確實有一手。
此前有新聞報道稱,一貨主受到了滿幫平臺上貨車司機的敲詐勒索行為,司機不僅沒有將貨物送到指定位置,還把貨拉去了別的地方,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投訴者稱:滿幫平臺并沒有做出合理的處理方案,甚至縱容司機,讓貨主自己去找司機取貨。
幾乎同一時間,又一貨主表示自己的貨物沒能按時到場,司機反而將貨主投訴,滿幫不問緣由直接罰款400元,同時進行了封號行為,截至目前滿幫均未對以上投訴進行相應的處理。
一頭是1000萬名貨運司機,一頭是500萬貨主,滿幫的作用不僅是搭建平臺,更需要利用自己的技術去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比如取消注銷ETC的200元服務費,更改不合理的“平臺參考價”,不為了抽傭而抽傭。
這樣的惡意競爭只會成為行業的害蟲。
02.行業攪局者
根據財報披露,在面向貨車司機的交易抽傭板塊,2021年收入達到6.96億元,收入占比從2020年的1.7%躍升到2021年的14.9%,為滿幫營收增長的關鍵之一。
交易抽傭飛速增長的背后,是被抽成司機無聲的指責,作為一家明星企業,滿幫曾頻繁被交管部門約談。
2022下半年,滿幫被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針對壓價競爭、多重收費、違規運營等損害司機的問題約談提醒三次。
也就是說在做空報告之前,滿幫早已顯露自己“惡龍”姿態。
滿幫的高管團隊中多人曾任職阿里,具備互聯網從業經驗,創始人張暉將互聯網與物流兩者結合,逐漸完成了由平臺型企業到智慧型企業再到生態型企業的升級,某種程度上來說,滿幫的先入為主使他成為了全球影響力生態平臺的種子選手。
憑借數字化平臺,滿幫很快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貨源,將原本人貨匹配困難的問題嫁接至自身平臺,掌控著雙方成交的節奏,坐享收益。
“貨車沒有固定貨源,全靠平臺很難賺到錢。”有貨車司機抱怨道。
作為曾經收入最高的職業之一,司機收入卻在一直下降,滿幫以1%偶然低價作為“平臺建議價”,直接拉低了99%的物流運費,擾亂整個貨運市場的價格體系。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計算,10年通脹了152%,而物流行業運費十年內不升反降。
另外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有2000多萬貨車司機,個體戶占據70%,由于車貸及買車門檻降低的原因,近兩年司機的收入持續處于弱勢,只能任由貨主坐地起價,司機為了微薄的利潤去“搶貨”。
為了響應廣大貨車司機的心聲,滿幫曾進行了一次“春風行動”,通過攔截低價貨源,處罰違規賬號,永久封禁賬號等方式來營造良性健康可持續的貨運市場環境,初有成效。
在城際貨運市場,滿幫基本是站穩了腳跟,在市場份額方面有著較大優勢,在經歷2015年的O2O大戰和同城貨運的激烈廝殺后,貨運市場依舊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同城貨運比城際貨運的輸送范圍更小,但滿幫卻不一定能分得一杯羹,一邊是C端大戶滴滴的攪局,一邊是快狗和貨拉拉的同城貨運老人。
另外同城貨運更看重效率,需要背后有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少了現有的貨源,司機們搶單變得更加艱難,交易撮合平臺的競爭門檻本就較低,導致整體內容很“臟”,貨車幫和運滿滿合并前,貨車幫就通過技術偷取了十余個貨運調度平臺貨源信息數千萬條,最后被立案偵查。
在進軍同城貨運上,滿幫的經驗十分欠缺。
目前看來滿幫的未來發展空間很大,IPO后的滿幫更是進駐無人駕駛及更多領域,但眼下,如何讓更多人的司機進駐平臺,讓更多的貨主選擇自己,提高有限用戶的粘性,建立自己最核心的壁壘才是關鍵所在。
參考:
滿幫集團:增值服務不給力 亟待尋求發展新路徑——新商報網
滿幫被約談背后:服務體系不完善 貨運司機抱怨不堪——新浪財經
嚴打低價貨源、倒賣貨源 滿幫實施專項治理行動——金臺資訊
滿幫作惡了嗎?——彭程柚子投資
54頁做空報告,這家公司也被盯上!發生了什么?——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