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的極兔還剩什么?
2022年的雙十一再度落下帷幕,各大電商平臺的戰爭也逐漸從每年的GMV大戰,轉向了品牌的銷售大戰以及主播的帶貨數據之爭,并且吸引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帶領著主播加入了人雙十一的戰場。而在平臺競爭的背后,同樣也是一場屬于快遞公司的大戰。
而國內的快遞市場前列始終被順豐,圓通,韻達等幾家占據,而這樣一個趨近飽和的市場也很難涌現出一個新的玩家。
極兔作為國內入局較晚的快遞公司,目前如何在國內的大市場上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面對通達系以及巨頭順豐時,極兔如何取得競爭優勢?從國外進入國內,到再度出海,極兔的未來又在何方?
極兔“傍地走”,專注下沉
相比較于圓通順豐,極兔在快遞行業屬于起步較晚的一批。而極兔起家,最早開始于東南亞,創始人李杰當時正在負責OPPO的印尼業務,擁有著在OPPO積攢的零售與批發業務經驗,讓極兔最初在東南亞地區發展勢頭迅猛。
極兔2015年成立于印尼,用了僅兩年時間便做到了印尼快遞行業市場份額第二,之后又迅速覆蓋了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個東南亞國家,2019年極兔上海成立,在收購上海邦龍速運獲得運營資質后,正式進入國內市場。
極兔發展早期,一方面,選擇了“遲到必賠”的發展戰略,這讓其在快遞行業并不發達的東南亞地區迅速積攢了口碑,從而收獲了市場份額的增長。另一方面,極兔趕上了東南亞電商市場發展的“東風”。當Shopee與Lazada的電商業務迅速增長時,客觀上也帶來了快遞業務的繁榮。
以2017年雙十一為例,據數據顯示,Lazada以1.23億美金的GMV打破了自2012 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比增長171%。而Shopee同樣以250萬的訂單量,創造了4.5倍的增長。極兔也正是在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發展當中,獲得了發展的機遇,占據了整個東南亞市場約20%的市場份額。
進入國內市場之后,面對著國內“內卷”嚴重的快遞業務,極兔用時一個月便獲得了百萬件的業務量,而在618消費大促之后,極兔的業務量穩定在500萬件。在國內,極兔同樣需要與電商平臺進行綁定,才能夠獲得更多更穩定的業務來源。
同出自OPPO系的極兔,選擇了與師出同門的拼多多進行綁定合作。一個作為電商領域的平臺黑馬,一個作為快遞行業的后起之秀,二者的合作鑄就了彼此的增長。數據顯示,在極兔進入中國的2020年,拼多多占據了國內市場30%的快遞份額,在于極兔綁定后,拼多多90%的快遞業務都由極兔完成。
在這樣一次雙贏的合作之后,極兔的野心同樣不止于成為拼多多的專屬快遞公司,極兔開始尋求與其他的電商平臺開展合作。
在2021年極兔選擇了收購百世快遞,借此作為進入阿里系的跳板。截止2020年,菜鳥持有百世快遞29%的股份,而在2021年,極兔以6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百世集團的快遞業務。在完成收購以及快遞網點的整合之后,極兔在2022年618期間,獲得了4000萬的日均票量。這也成為了極兔扭虧為盈的信心之一。
但相比較于穩定在5000萬的圓通韻達,以及7000萬的中通還有不小的差距。而對比順豐3400萬的日均單量,極兔雖然有所超越,但從市場認可度與客單價方面來看,極兔依舊與之有不小的差距。
現在的極兔想要與國內的物流巨頭競爭任有不小的差距。
極兔在國內市場殺出重圍
極兔能夠在國內市場獲得競爭優勢的一大原因,便是極兔更為專注于下沉市場,通過性價比戰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優勢。
與拼多多師出同門的極兔,也選擇了同樣的“價格戰”。從客單價來看,極兔平均每單價格比通達系低1-1.5元,長途寄件的價格平均低3-4元。低廉的價格成為了極兔能夠搶到通達系市場蛋糕的原因。目前,整個物流行業都在進行價格戰,韻達的單票收入同比下降了20%,圓通則是下降了近34%。
而當物流體系更完備,訂單量更為穩定的物流巨頭進入“價格戰場”時,對目前尚未盈利的極兔來說顯然更為艱難,喪失可價格優勢的極兔需要建立起其他競爭優勢。
但目前,因為起步較晚,極兔尚未完善起自己的物流網點建設。在獲得百世的服務網點之前,極兔選擇“蹭網點”的方式,但卻讓“被蹭”網點的公司開始斷絕與極兔的服務,開始“封殺”極兔。這也使得極兔需要快速建立自己的物流網,也是極兔需要收購百世獲得增長的原因之一。
開始布局網點建設的極兔更為注重鄉村下沉市場。下沉市場是極兔戰略布局中的重要部分。根據人民網的一則數據顯示,2020年郵政快遞業在全國業務量為833.6億件,其中農村地區業務量比重達36%,約為300億件。隨著助農政策的提出,為保證農產品銷量以及農村的購物需求的增長,下沉市場成為了快遞業務發展的重點。
面對巨大的市場,極兔選擇了“直營+加盟”的發展模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選擇直營網點的模式,而在農村等偏遠地區,采取加盟模式。為了幫助農產品銷售,極兔也開設了“極兔特產專線”。
想要能夠在國內快點市場站穩腳跟,除了保證目前下沉市場的競爭優勢外,加速網點建設與布局,是目前極兔的重中之重。而作為起家于國外,再進入國內市場的企業,國外市場依舊是極兔戰略布局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順豐與通達系都在謀求出海時,已經在海外建有網點,有過海外成功經驗的極兔,也更應把握好海外市場。
極兔的海外之路
在國內布局建設之后,極兔繼續向中東和拉美進軍。
對于本就起家于海外的極兔來說,再度開拓海外市場并不是難事。隨著拼多多開始進入歐美市場,極兔作為拼多多最大的快遞合作伙伴,也開啟了“走向美國”之路。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極兔已經在墨西哥建立了12個轉運中心以及26個集散點,基本能覆蓋墨西哥全域。
而在海外市場,極兔同樣需要應對海外快遞巨頭UPS的沖擊。因此,極兔除了依靠拼多多,以及曾經的東南亞的合作伙伴Shopee,把業務帶到拉美,同樣,極兔國際選擇了對接亞馬遜平臺。作為國外最大的電商平臺,極兔也希望借此打通更多的國家,獲得更多的業務。
在進入拉美之后,極兔同樣希望能夠拓寬中東業務,因此極兔選擇先布局了阿聯酋的物流服務,未來甚至可以以此為跳板,進軍再遠一點的歐洲。
而作為OPPO系起家的快遞服務,未來OPPO手機想要賣到全球,同樣可以和極兔相互幫助,極兔為OPPO提供物流服務,而OPPO幫助極兔建立起物流網絡,實現雙贏布局。
而對于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依舊在“燒錢打價格戰”的極兔,上市獲得資本來補充“彈藥”是一種解決辦法,迅速完成全球化布局,聰兒反哺國內市場同樣也是一個辦法。依靠拼多多而起,但不能只依靠拼多多。
數據來源:天眼查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鈦媒體《快遞下半場,極兔怎么走?》
劉曠《極兔出海求生》
燃財經《極兔收購百世快遞,誰是贏家?》
于見專欄 《攪局者極兔快遞,能否成長為快遞業的“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