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旦剛過,OPPO就重磅發布了開年首款性能旗艦一加11,這臺承載著綠廠重金自研的最新技術成果的新品,從曝光伊始就吸引了科技數碼圈的高度關注,尤其發布會前一周,一加高管和媒體Kol們的地毯式預熱,更是將消費者對這款手機的預期值拉滿,但遺憾的是,首銷僅過3天,一加11前期塑造的良好口碑就迎來了嚴峻考驗,險些崩盤……
一加11被指“不講究”
熟悉一加產品的都知道,一加7 Pro是其近年來產品的巔峰代表,而自一加8 Pro之后,一加旗艦的表現(競爭力)似乎開始下滑,無論是相機還是屏幕,都被三星華為vivo小米的同等際旗艦拉大了差距,不過本次一加11新品深陷輿論漩渦,除了產品部分硬件規格上的短板之外,一加員工的不當言論也成了眾矢之的。
一,最頂級的三星E4?
屏幕是手機的心靈之窗,也是消費者與手機最親密接觸的元件模塊,因為其無可替代的重要性,一款旗艦手機,光屏幕采購成本超過了手機心臟SoC在業內都不是新聞,所以,屏幕素質高,理應當賣點大吹特吹,可是一加11這一次的屏幕,卻遭遇了不少吐槽:
2023年1月3日,一加11正式發布前一晚,已經使用上一加11新機的KOL@機海風云 在凌晨1點30,還在積極地為“一加11使用前代10 Pro的庫存屏”而辟謠,援引的信源是一加產品經理@鴨嘴筆專家的微博。
那為何投放的KOL和官方人員急著下場辟謠呢?理由是,網絡上已經有不少人吐槽這塊E4屏了,而且在新機發布后的一周,首銷后的3天,很多人拿到真機之后,吐槽反而愈演愈烈,這種現象,在科技數碼圈確實比較罕見。
圖源:一加發布會
其中有精通OLED屏幕調光技術的專業博主@魔法師蛋小丁 指出,這塊屏幕最大的槽點在于低頻PWM調光對視力的損害(不護眼),以及面板一致性和色準相關的參數在E4面板里也比較一般,這與一加發布會上吹得“屏幕天花板”形成了較大的落差。
@魔法師蛋小丁 認為即使拋開低頻PWM調光對眼睛的傷害不談,一加11這塊屏幕無論是全局激發亮度還是局部峰值亮度這兩項關鍵指標,都遜色于幾年前的小米11所使用的那款E4屏。
精通屏幕測試流程的博主@天天卒蘿 也針對這塊屏幕進行了評價,不過他提到了一點“切換到90Hz時PWM波紋沒改變,說明是和去年自家旗艦產品同等的面板,而不是前年”而去年(2022年)OPPO系的Find X3系列和GT2 Pro屏的表現與一加11都很相似,所以暫無法得出一加究竟是否重新采購了三星的E4屏,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仍然是屏幕的顯示效果與護眼效果。
如@天天座蘿世所述“側重屏幕護眼、亮度功耗和HDR效果的,一加11并不合適,而如果非常重視可視角度,那E4基材的手機目前最好,也就是2年前的旗艦手機。”
當然,也有博主認為一加11的屏幕觀感要好過小米13和iQOO 11,后兩者為一加11同價檔的有力競爭對手,不過@請不要叫我測評君也指出,他個人對低頻PWM并不敏感,戶外強光下一加11屏幕表現不如小米13和iQOO 11。
還有B站的不恰飯(自費購機)博主@6GHz表示“一加11的屏幕有點刺眼,調到自然模式也有點刺眼……反正就是顏色很奇怪”
……
到此,關于這塊屏幕的爭議恐怕已經難有定論了,但比較明顯的是,說這塊屏幕是旗艦天花板,顯得是不切實際的,消費者都不是傻子。
二,續航翻車?
在知名測評大V@小白測評的《 5小時重度續航測評排行榜》中,5000毫安時電池的一加11僅排名第23,這一水平,明顯不如近期發布的8Gen 2新機比如Redmi K60 Pro、小米13系列和iQOO 11等。
而在小白測評的《3小時綜合續航測試排行榜》中,一加11更是僅取得了倒數第6名的成績,基本是一眾8Gen 2新品的墊底。
在另一家知名評測機構@凰家評測的續航排行榜中,一共55款機型參與評測,最終一加11排名第38,續航成績6小時24分鐘,與冠軍iPhone 13 Pro Max的9小時3分鐘足足差了一部電影的時長。
黃V博主@數碼科技大探索也分享了他的一加11全程使用流量(不連WIFI)的續航表現,屏幕亮度在50%左右,亮屏時長撐了4.5小時,按照這一成績,過年想在老家開心玩一加11的話,可能至少得2充以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疑似被一加11投放的大V@機海風云,在他的一加11評測視頻中,對該機的續航表現避而不談,在其粉絲的一再追問下,他才給出了“續航及格”的回復
有趣的是,我們查找其微博,恰恰找到了他對另一款安卓旗艦續航的使用體驗評價,在他看來,亮屏時長撐滿7小時,對上班族而言,才算能放心用一天,也就是說,如果亮屏時長僅4個半小時,哪怕是上班一族,可能都需要一天兩充。
那既然如此,對于一加11的“續航及格”的定性評價是不是有失公允?
到此,基本上,能看得出來,一加11的續航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或者說還有不小的優化提升空間。
三,嘲諷紅米用戶?
競爭激烈的機海,各個手機廠商之間就是明擺著的競爭對手,所以,時常能夠看到針鋒相對的火藥味,尤其很多不必要的事端,都是廠商相關人員的“禍從口出”:
比如一加11這一次最大的輿情危機,在我看來反而不是屏幕和續航,恰恰是其產品經理對友商用戶的嘲諷。
而實際上,一加官方人員跟小米(紅米)用戶起beef,還得從上一代產品一加10 Pro說起,彼時有網友留言說“真的希望小米能學一下其他家的外觀設計,最起碼的顏值都沒有還怎么沖高端”,然后心直口快的一加ID設計師劉浩然回復到“他們學不會的,也是品味問題”話音一落,整個機圈都沸騰了,小米中層管理者王騰都親下場回懟,更有無數大V和網友加入開撕。
最終,工業設計師劉浩然公開道歉、一加創始人劉作虎留言‘下不為例’,這場輿論風暴才停歇,不成想,這才過去不到一年時間,一加的員工不汲取教訓,又忍不住要“教育”紅米用戶了,也不怪很多大V和網友都說一加員工的騷操作,太敗好感了。
屏幕被指傷眼、續航表現拉垮、花式嘲諷友商用戶……陷輿論風波的一加11,還有機會創造銷量奇跡嗎?
一加11會成嗎?
一加11這款開年旗艦,主打的是線上群體,也就是說,網絡大V、KOL也好,普通黃V和網友也罷,對于一加11產品的評價,都或多或少會影響著潛在用戶的購機抉擇,所以,理性來看,一加11真的有網上說得那樣不堪?
在筆者看來,3999起售的一加11還是有不少的真香賣點的:
比如它首發了OPPO“弱網游戲不跳Ping”技術,這是依托于OPPO年投入十幾億的全球八大算力中心來實現的新功能,能實現WIFI+5G的專線數據傳送,讓游戲玩家在弱網環境下,實現極低延遲的游戲體驗,這其實就是一加11的差異化賣點之一。
此外,一加11此次重磅宣傳的安卓有史以來最大只、最帶勁的X軸仿生振動馬達,也被很多大V夸(即便是恰飯,大V也得照顧自己的人設,也就是說,如果馬達體驗爛,給錢他們也不敢夸上天)
在外觀設計和做工層面,一加(OPPO)一直以來都是行業佼佼者,所以一加11也延續了ID和CMF設計的高水平,也就是說,對于在意做工和設計、同時是重度游戲玩家并且非常在乎振動馬達品質的消費群體,一加11其實是一個明智之選。
當然,前提是你得接受它的缺點:屏幕確實不夠頂級、續航可能也不盡人意,還有就是一加旗艦祖傳的優勢項目像IP68防水和USB3.1等技術特性,也被閹割干凈了,目前的一加11僅支持IP54的生活防潑濺和USB2.0的有線傳輸。
但考慮到它的售價,砍掉高端機才有的功能,也不過分。
一加11面對的挑戰,不僅僅是口碑“滑鐵盧”:
除手機之外,這次一加重磅宣布的“安卓首款原生空間音頻”技術,也遭到了業內專業人士的“科普式打假”,差點又鬧出大笑話。
一加的媒體投放評測(部分截圖)
業內人士@削腚惡 指出“一加這波對空間音頻的宣傳屬于非蠢即壞……為啥只敢忽悠不懂的媒體?不敢真的放產品站上?怕廣告法還是怕工商?”削腚惡還稱“真正首發安卓T空間音頻架構的是小米Buds 4”,口說無憑,他直接show us the code,引發了行業不小的爭議。
筆者去知乎扒了一下這個“削腚惡”的底細,好家伙,一查嚇一跳,他擁有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和物理學雙學位,而依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給出的亞洲大學排行榜單來看,香港科技大學在亞洲排名第三,僅次于清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分別為香港大學和北京大學。
而且HiFi、空間音頻等正是他的專長研究領域之一,目前IP顯示居住地為北京,他是否為小米的音頻研發工程師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他的專業水平是專家級的。
他發出打臉的博文與科普作品后,截止本文發稿,一加方面都沒有進行回應,這波,一加Buds Pro 2新品宣稱的“首款安卓T”空間音頻技術,怕是也大概率翻車了。
1月9日一加11全網現貨開售,隨后一加也發出了戰報,不過卻遭來了清一色的吐槽,知名互聯網科技大V@ 午后狂睡更是提前祭出了“缺德三連”但回頭看似乎條條預判得都很貼切。
Redmi K60系列首銷成績是破了30萬大關,在京東自營店,與一加11價位相當的K60 Pro評價數已經破1萬大關,目前一加11的評價數為2000+,考慮到開售時間的差距,后續一加11應該還有增加的可能性(目前一加京東、OPPO官網、線下店等渠道都是現貨供應狀態)。
而OPPO的線下店,一加11由于貼成本賣,提成微乎其微,銷售并沒有什么動力去推,很難獲得店員的待見,想出量也是難登天,所以,一加11最終的生命周期銷量,主要的抓手,還得看線上的表現。
截止目前,一加仍未公布具體的Sell out(用戶拿到機子并激活)數據,靠一加11徹底打贏翻身仗,對一加和OPPO來說,或許仍不太現實!
如果剛好你有4千左右的預算,過年想換新機,你們會選擇一加11嗎?
參考資料:
一加11發布會
各大V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