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無情,人間有愛!
西藏地震后,各大知名企業紛紛慷慨解囊,比如泉州本土成長起來的安踏集團,第一時間向定日縣受災鄉鎮捐贈1000萬元物資,并全力支援當地的抗震救災工作。
這樣的動人故事,還在持續上演……
01,來自泉州的溫暖
據界面新聞、澎湃新聞、東南早報等多家媒體報道,1月7日,安踏集團宣布向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受災鄉鎮捐贈1000萬元御寒物資,全力支援西藏災區的抗震救災工作,物資將空運送達西藏。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集團近來來,已屢次向西藏伸出援手,并且在2024年8月安踏集團還攜手亞瑪芬體育和西藏自治區定日縣人民政府,在上海市援藏干部聯絡組的牽頭組織和見證下簽署《合作備忘錄》。
比如安踏茁壯成長公益計劃,就承諾在未來三年內向西藏定日縣有需求的青少年提供價值1000萬元的專業運動裝備,為定日縣第二小學捐建足球運動場,完善鄉村學校的體育設施,讓孩子們享受運動的樂趣,到2026年將向中國欠發達地區再捐7億現金和物資,累計惠及1000萬青少年;
再比如2022年9月,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向日喀則市疫情防控醫護工作者捐贈了價值240萬元的棉服和羽絨服,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企業的責任和擔當,為日喀則市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
據長江商報消息,安踏集團與和敏基金會共同搭建起“五個一”社會責任體系,累計投入已超25億元……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情系災區人民,安踏此次給災區的溫暖,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更是心理意義上的,災區人民一定不會忘記這份恩情!
02,走向世界的安踏
達者兼濟天下!安踏之所以多年如一日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除了是公司踐行的科技&商業向善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之外,還有一個底層邏輯的支撐,那就是,遙遙領先的商業硬實力。
2023年,安踏憑高達623.56億元的營收規模和34.9%的凈利潤增長率,將一眾強敵斬于馬下,單從營收角度,安踏已相當于1.2個耐克(中國)、2.3個李寧、2.6個阿迪(中國),一己之力,吃下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主要企業TOP 4營收總和的近4萬蛋糕,堪稱奇跡;
2024年上半年,據安踏披露的公開財報顯示,集團實現營收超337.4億元,同比增長達13.8%,繼續無懸念領跑行業,將耐克(中國)、李寧集團和阿迪(中國)都甩在了身后,并一舉創造了最佳中期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子品牌FILA收入上漲6.8%,單品牌錄入130.6億元營收,毛利率提至70.2%,創歷史新高;
業績如此生猛,那必然是產品實力超群,而想要讓產品保持競爭力,就得有壓箱底的技術實力——安踏不僅僅是運動鞋服品牌,同時還是官方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高企認定官網披露對福建省認定機構2024年認定報備的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的公告,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在列,證書編號GR202435001111,發證日期為2024年12月27日。
截至目前,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參與招投標項目79次,知識產權方面有商標信息801條,專利信息2984條,此外還擁有行政許可22個;
安得獲得這些殊榮的背后,離不開長期堅持的大力度研發投入,僅去年上半年,其研發投入就近10個億,研發費用占公司營收比例又提升了0.4個百分點,催生出了諸如“氮科技”、“安踏膜”等一系列消費者耳熟能詳的落地技術;
優秀公司的一大共性,便是對人才的重視,安踏同樣不例外,據24年中報統計,截至當年6月30日,安踏共有員工總數已突破62000名,較去年同期增長4.4%,并且還吸納了近13000名高校畢業生及35歲以下的年輕人才,帶動產業鏈間接創造了超20萬個就業崗位。
梳理下來,不難發現,不僅僅是市場規模,在研發創新的投入力度和品牌高端心智的構建上,在對人才的吸收對社會就業崗位的貢獻以及社會公益慈善等多個維度,安踏就像一個“六邊形戰士”一樣,全方位領先。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度丁世忠曾表示,安踏始終致力打造世界級的體育用品公司!
今日今日的安踏,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的距離?
答案已躍然紙上!
參考資料:
相關媒體報道,安踏財報等,部分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