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霞路/作者
隨著市場的持續向上調整,在監管支持、市場偏好等因素的影響下,被動投資正在走向市場的舞臺中央。今年,股票ETF等指數型基金持續受到關注,規模持續增長。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被動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首次超過主動基金,而股票型基金的規模則自2015年以來首次超過混合型基金,公募基金的市場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今年,新“國九條”及《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和政策明確要求大力發展權益類產品、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監管為ETF發展按下了“加速鍵”。以ETF為代表的被動指數型基金的規模,在今年以來快速增長,且該趨勢有望延續。與此同時,不少寬基指數ETF在今年以來也獲得了超過大盤指數漲幅的收益率,借道ETF,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行情,更清晰、便捷地進行投資決策,把握市場上行帶來的投資機會。
?
一、被動指數型基金與股票型基金的“逆襲”
在監管支持、市場有效性提升以及資金偏好變化等多個因素的共同推動下,ETF受到青睞,而以ETF為代表的被動指數型基金產品持有A股的市值,在此背景下得到快速增長,當前市場有望呈現出主動基金和被動基金共同成長的發展格局。其中,被動基金的持有的A股市值已超過3萬億元,首次超過主動基金的整體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股票型基金的規模為4.27萬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約1.44萬億元,較同期混合型基金合計為3.75萬億元多0.52萬億元。
自2015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的規模首次高過混合型基金。
需要指出的是,股票型基金規模的增長,與政策的支持以及指數型股票基金規模的擴大不無關系。
新“國九條”以及于2024年9月26日出臺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均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建立ETF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占比等。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今年三季度末,包括ETF在內,權益類的被動指數型基金所持有的A股總市值,已經超過主動權益類基金。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包括指數增強型基金在內的被動指數型基金,其持有的A股市值達到了3.16萬億元,超過主動權益類基金合計持有為2.89萬億元的總市值。此情形,系被動指數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首次超過主動權益類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ETF等被動基金的持倉市值,占全市場總市值的比例仍處于偏低的水平。在未來,ETF等采取被動管理方式的產品,其規模增長或仍會持續。而且股票ETF等產品,具有分散投資、“一鍵布局”等工具特征,投資者或可以在產品估值較低時,“借道”ETF產品進行布局市場,以把握市場機會。
?
二、中證A500指數再發力,第二批12只中證A500ETF“同臺競技”
2024年10月15日,首批10只中證A500ETF上市交易,上市首日合計成交額為108.87億元,截至10月24日,10只中證A500ETF的份額合計422.28億份,規模達到410.54億元,較上市時的200億分別增長111%、105%。
截至10月31日,首批10只中證A500ETF的總份額為671.37億元,總規模為653.34億元,規模快速增長。
中證A500ETF的火爆,離不開中證A500指數的特點與當前市場情緒的疊加。
中證A500指數是大盤風格指數,能夠盡可能地反映A股大盤股的整體情況,同時,中證A500指數對于樣本空間內符合可投資性篩選條件的證券,剔除了中證ESG評價結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證券。另外,相比滬深300指數,中證A500指數還更多地側重了新質生產力的新興行業。
換言之,中證A500指數的成分股,不是單純的大市值股票,而是那些具有中高等級ESG評級結果的大市值的上市公司股票,且配置了較滬深300指數更高比例的新型行業股。
首批中證A500ETF的上市,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中證A500ETF一時成為了投資者的“寵兒”。于此同時,一些基金公司繼續布局中證A500。在首批中證A500ETF上市后半個月,第二批中證A500ETF宣告“閃電獲批”。
11月1日,易方達、華夏、博時、鵬華、工銀瑞信等12家基金公司的中證A500ETF拿下批文,第二批中證A500ETF獲批,且部分產品已于11月5日開始發行。
對比已有的寬基指數,中證A500指數在編制更多地考慮成份股所對應公司的ESG和互聯互通屬性、行業分布的全面性和均衡性,有望成為新的核心寬基。面對當前較為突出的指數整體盈利水平和增長潛力,或可以借道中證A500指數ETF,把握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