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祁玄/作者
2024年進入后半段,資本市場逐漸活躍起來,從2024年年初的新“國九條”發布,到2024年9月發布的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導意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正持續不斷地進行開拓。同時,也有不少投資者將投資方向的“鏡頭”拉向基金市場,從“入門”到“出門”,基金投資涉及了多個決策環節。那么,在定投與贖回兩個決策點下該如何進行“時機”判斷呢?
?
一、定投至盈利需要等待多長時間?
定投作為一種長期的基金投資策略,以其簡潔高效的特點,廣受各類投資者的喜愛,成為眾多投資者理財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假設一位普通投資者每月固定投入一定金額到一只指數基金中,無論市場行情如何漲跌,該投資者都始終堅持定期投入。那么,當市場下跌時,同等金額能夠購得更多的基金份額,這就如同超市進行促銷活動時多購買商品一般。而當市場回升之際,前期積累的份額將會為投資者帶來收益。
然而,有時候投資者或許會對定投感到焦慮。有時即便堅持了較長時間,卻仍未能實現盈利。而這其中的緣由,主要可能是受行業周期等因素所帶來的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
而關于定投的“時間長度”,投資者或需要堅持一個“牛熊轉換”的周期。
簡單來說,市場行情變化大致分為三個方向,“熊市”、“牛市”、“震蕩”,從熊市過渡到牛市可能需要經歷一段震蕩時期,即“熊市—震蕩—牛市”。當然,市場的變化并不能直接預測,以上所示周期僅為參考的周期形式之一。
在此周期內,基金收益的來源主要來自于少數盈利的交易日,若錯過這些關鍵日,收益可能會“打折扣”。例如,在過去的市場中,部分投資者在定投過程中,因未能堅持到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在市場即將反彈時選擇了贖回,后續可能錯失了牛市帶來的上漲。
因此,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和倉位進行判斷,堅持定投至少經歷一個牛熊周期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若能在市場低位積累更多份額,即便短時間內基金凈值下降,最終也有可能實現微笑曲線,扭虧為盈。
?
二、什么時間點可以進行基金的贖回?
基金的贖回是在合適的時機將基金份額賣出,實現投資收益。如果說定投是播種的過程,那么贖回就是收獲的時刻。合理的贖回時機能夠確保投資者鎖定利潤,預防因為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
其中,贖回基金可以分別對應四種場景,包括投資者評估產品錯誤時;資產配置需要再平衡時;發現更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以及達到目標“止盈”獲利。
首先是投資者評估基金產品產生失誤的情況,例如當投資者發現其投資策略不持續、出現風格漂移等問題,可能需要利用基金贖回的方式來解決。另外,若基金公司發生重大變更,致使基金風格無法持續,也建議對基金進行贖回。
在資產再平衡方面,主要涉及投資者的資產組合的情況,不同的資產類型需要定期調整比例。
例如,中歐滬深300指數基金增強A在2024年第3季度漲幅為15.23%,華夏純債債券A同期漲幅為0.28%。經過一個季度,由于兩款基金的類型不同,漲勢不一,此時或需要調整兩只基金的資產配置比例。
可見,該兩只系兩種不同類型的基金,權益類與固收類兩種不同的資產配置其表現呈現出“蹺蹺板效應”(基金變動呈反向關系),此時需要進行資產再平衡。
此外,當投資者發現更好的投資選擇的時候,也可以考慮進行贖回。因為不同的基金在不同時期的表現會有所差異,選擇更具潛力的投資可以提高收益。
最后要提及的是到達“止盈”目標點,進行贖回獲利。在基金投資前,可設定一個預期收益,到達預期收益的時候可進行及時地贖回。此外,還要關注贖回的費用,一般而言,持有基金的時間越長,贖回費率越低,市面上也有不少基金當持有期超過一年時可以免除贖回費用。
對于基金的定投和贖回,好比農民知道什么時候播種、什么時候收獲,從而獲得豐收的喜悅。投資者制定科學合理的定投以和贖回策略,把控“時間”,再結合基金的特點和市場規律,或能從中吸收經驗,獲得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