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祁玄/作者
在2024年年初,資本市場總結過去2023年所取得的成績,以及開啟進行分紅的相關工作。隨后,在4月12日,國務院頒布了新“國九條”,其中提到,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并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此外,在基金市場上,基金分紅的表現亦值得一提,其中,債券型基金分紅表現同樣受到廣泛關注。根據公開信息,在過去的2023年,全年回報率為正的超3,000只,占比約為整體債基的75%。而在2024年的上半年,債券型基金為基金分紅主力,在所有分紅的基金當中,分紅的債基占比接近九成。那么,對于尋求穩定分紅的投資者而言,債券基金是不是一個可選的投資選項呢?
一、中長期投資者為何選擇分紅穩定的債基?
相較權益類資產而言,債券的風險收益性偏低,以及穩定性較高,因此受到不少穩健型投資者所熟知,因此此類投資者在基金市場上也更傾向于債券、貨幣等類型的資產為主的基金。
然而,債券基金除了吸引穩健型投資者外,中長期投資者或同樣對其青睞有加,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債券基金的基金凈值在穩定增長的同時,每年亦進行穩定的分紅。
在此需要提及的是,基金分紅的方式包括現金分紅和紅利再投。
現金分紅是指基金公司將其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派發給投資者,盡管現金分紅無需手續費,但投資者可能會產生“左袋子進,右袋子出”的錯覺。
由于分紅的本質,是將基金凈值中的可分配收益部分以紅利的形式發放給投資者,通過分紅獲得的收益本身就是基金凈值的一部分。分紅后,基金凈值會自動調整以反映分紅的影響,因此投資者在分紅前后的總資產總額保持不變。
也就是說,基金分紅,主要反映在基金凈值的變化上,現金分紅,分的還是投資者自己的錢。而紅利再投的分紅方式,資產總價值不變,基金凈值下降,或可將其視作整體的投資成本相較之前的投入有所下降,屬于再投資的行為。
那么,投資者或也能從上述的分紅方式看出中長期投資者青睞債券基金的原因了,除了穩定增長的基金凈值外,分紅后凈值下降,投資成本變小,而且整體的基金資產并不會因為分紅導致的凈值減小而下滑。
但是投資者仍然需要注意,盡管基金凈值減小使得投資成本減少,這并不意味著投資的盈虧,而是屬于再投資。即是說,基金盈利仍然取決于未來的表現。
二、不同種類的債券基金分紅有什么區別?
在基金市場上,債券基金被進一步細分為不同的類型,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這些細分類型包括短債基金、中長債基金、混合一級基金和混合二級基金。盡管這些基金的具體特點有所不同,但它們都保持著債券資產的基本特征,即較高的穩定性和較低的風險收益性。
短債基金和中長債基金是根據債券的剩余期限來劃分的。中長債基金通常具有較大的分紅潛力和較高的預期收益率,但相比短債基金來說,其風險也相應更高。短債基金則以其較低的波動性和更高的穩定性,而受到偏好較低風險的投資者的歡迎。
混合一級基金和混合二級基金的區別在于它們的投資范圍。這兩種基金都包含了債券以及其他類型的資產,如可轉換債券和權益類資產。其中,混合一級基金中的權益類資產占比相對較小,因此整體風險較低,相應的分紅潛力也可能不如混合二級基金高。
因此,若希望尋求長期分紅的投資者,可以從長債基金,混合一級、二級基金開始進行搜尋,但最終的分紅情形仍需以實際情況為準。
從基金銷售平臺上進行基金篩選,從債券基金中,以易方達增強回報債券A作為參考。
據公開資料顯示,易方達增強回報債券A的基金類型為債券型-混合一級,成立日期為2008年,已歷經十數年的時間。而在分紅送配這部分,該基金從2009年開始進行分紅,至2024年近16年時間分紅共25次,平均一年分紅1.56次。
其中2024年,截至2024年8月20日,共分紅2次,分別于當年1月、7月進行分紅。
除了易方達增強回報債券A外,華夏穩定雙利債券A同樣為債券型-混合一級基金。該基金成立于2017年,至此已成立7年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在成立的7年時間里,累計分紅26次,平均一年分紅3.71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20日,華夏穩定雙利債券A分紅共3次,分別于當年1月、3月、6月進行分紅。
總體來看,對于尋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而言,選擇分紅穩定的債券基金可以作為投資組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投資者還應該注意,分紅多少并不意味著未來的盈虧,對于基金的走勢還需要結合收益率、持倉等各項不同的指標進行分析。即使是在追求穩定性的前提下,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定期審查和調整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