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資回報周期漫長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財說
2024年,預調雞尾酒龍頭百潤股份(002568. SZ)經歷了不平靜的上半年。
2024年2月,百潤股份董事長劉曉東因涉嫌行賄被立案調查,并被實施87天的留置措施。期間,百潤股份以“綜合考慮市場環境及公司自身項目建設進度”為由,終止了自2023年8月便開始籌劃的定增項目。
定增方案顯示,計劃募集資金20.25億元,其中17.83億元用于巴克斯酒業的產能擴充。巴克斯酒業是百潤股份布局預調雞尾酒業務的全資子公司,主營“RIO(銳澳)”牌預調雞尾酒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若擴建項目全部完工,百潤股份將新增9000萬箱的雞尾酒產能。
市場多認為,巴克斯酒業擴產計劃終止或與百潤股份雞尾酒業務增長見頂相關。
根據近期發布2024年半年報顯示,在經過2023年的恢復性增長后,百潤股份2024年業績再度下滑。
2024年上半年,百潤股份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38%至16.28億元,歸屬凈利潤同比減少8.36%至4.02億元。其中,為百潤股份貢獻近9成營收的預調雞尾酒(含氣泡水等)板塊營收額同比下降1.42%至14.31億元。
行業龍頭倚重營銷
作為雞尾酒賽道中的絕對龍頭,自2014年市占率首超冰銳以來,銳澳RIO便穩坐雞尾酒行業第一寶座,巔峰時期2021年市占率可達89.4%。
之所以能在同質化較高的雞尾酒行業形成一家獨大的格局,與其長期刷屏式營銷策略,在消費者中建立起認知優勢不無關聯。
成立于1997年的百潤股份,以香精業務起家。直至2003年,劉曉東成立子公司巴克斯酒業并推出雞尾酒品牌“銳澳RIO”才正式切入雞尾酒賽道。
在發展初期,銳澳RIO的市場定位是夜場用酒。但彼時,夜場還是以啤酒、洋酒為主流,雞尾酒消費中也已被紫星、冰銳等品牌所瓜分,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銳澳RIO面臨著銷售不暢的困境。
2009年,籌備A股上市的百潤集團決定聚焦香精主業,將債臺高筑的巴克斯酒業相關資產從內部剝離。同年6月,百潤股份僅象征性地收取100元,便將巴克斯酒業100%股權“甩賣”給劉曉東在內的17名自然人。
雖被剝離,但劉曉東并沒有放棄雞尾酒這一賽道。同期,百加得冰銳開始轉變銷售思路通過電商平臺出貨,并將產品售價降至10元/瓶,2009年銷量直接突破3000萬瓶。
深受啟發的劉曉東決定轉變銳澳RIO的經營策略,在鋪設電商渠道的同時,鎖定年輕女性消費群體重塑品牌定位,開展猛烈的廣告攻勢。
尤其是2014年,銳澳RIO通過對熱門綜藝、劇集進行廣告植入,快速搶占消費者心智,市場份額由上一年的27.3%猛增至40.1%,反超冰銳成為中國雞尾酒第一品牌。
曾經的“棄子”身價直接翻倍。2015年初,已于深交所上市的百潤股份決定定向增發,以49.45億元將巴克斯酒業100%股權重新收購回來,其中大股東認購比例達71.73%,重構香精+雞尾酒的雙業務格局。從100元增值至近50億元,彼時也為市場所津津樂道。
重獲巴克斯酒業的百潤股份擴容顯著,年營收額由2014年的1.57億元暴增至2015年的23.51億元,其中預調雞尾酒板塊貢獻94.14%的營收額,同年銳澳RIO的市場份額升至65%。
同時,百潤股份繼續延續銳澳RIO的營銷打法,密集投放廣告。2015年百潤股份的銷售費用達到歷史峰值至9.22億元,其中有3.30億元為廣告費用。
但營銷出來的知名度并不等于購買力,銳澳RIO的美麗泡沫很快在陽光下破滅。
淺水難出大魚
當銳澳RIO出盡風光時,必然有更多大佬希望來切割蛋糕。隨后,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貢酒等白酒巨頭紛紛切入預調雞尾酒賽道。玩家更多了,但并沒有讓細分賽道擴大,市場逐步趨向飽和,動銷不暢、庫存積壓等問題逐漸發酵。
對于百潤股份影響尤甚。2016年,百潤股份營收暴跌60.64%至9.25億元,凈利潤虧損1.47億元,錄得上市以來唯一一次全年虧損。公司彼時給出的理由為“持續消化渠道庫存,導致出貨量減少”。
中國雞尾酒行業迎來大洗牌,不少玩家相繼退場,而堅守戰壕的百潤股份卻選擇逆勢擴產建廠,并通過高頻的推陳出新維持消費者復購熱情,試圖通過龍頭優勢來保持業績增長。
2017年至2021年,百潤股份的營收規模由11.72億元增至25.9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97%。根據中信證券數據,2021年銳澳RIO的市占率已拉至89.4%。
只是消費者的熱情和好奇心終將褪去,銳澳RIO雞尾酒再次陷入增長困境。2022年,百潤股份的預調雞尾酒業務同比減少1.24%至22.57億元,拖累當年總營收同比下降0.04%至25.93億元。
2023年雖有回升,但2024年又因雞尾酒業務陷入增長困境,且曾屢試不爽的“營銷換增長”策略也開始失靈。2024年上半年,百潤股份在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9.87%至3.97億元,預調雞尾酒銷售量卻同比下滑8.69%至1721.51萬箱。
百潤股份增長受限與品牌老化有所關系,同時國產雞尾酒市場也面臨擴容困難。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低度酒行業市場規模約6341.7億元,同期中國預調酒行業收入規模約為59.5億元。
劉曉東也曾坦言:“外界覺得百潤的投資和規模都挺大,但實際上我們已經走到這兒了,如果不去搶本土第一的位置,未來就會有其他一些不確定性?!?/p>
行業受困于規模,資本市場缺失想象空間,無論業績如何波動,百潤股份的股價整體還是呈下滑趨勢。自2021年2月,百潤股份盤中觸達70.26元/股的歷史高位后,截至2024年8月9日收盤,百潤股份報收18.38元/股,市值為193億元,較巔峰期已跌超70%。
威士忌鑄就新篇章?
百潤股份亟需撰寫下一個資本故事,公司選擇的方向是成為“中國本土威士忌行業龍頭”。
放眼全球,威士忌作為極受歡迎的烈酒品類,根據國際葡萄酒與烈酒研究機構(IWSR)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威士忌市場規模達870億美元(約6222億元人民幣),且預計在十年內沖上1000億美元量級。
2017年,百潤股份擬投資約5億元用于邛崍市臨邛工業園區建設一個伏特加及威士忌工廠;2020年,百潤股份定增募資10.06億元用于烈酒(威士忌)陳釀熟成項目;2021年,公司發行可轉債募資11.28億元用于麥芽威士忌陳釀熟成項目建設。
百潤股份寄希望于烈酒板塊接棒雞尾酒成為下一個增長曲線,但該板塊尚處于培育階段。
2023年7月,百潤股份推出烈酒新品“椒語”金酒以及“嶺洌”伏特加,但銷售情況未在財報中披露。而百潤股份的首批30萬桶威士忌已于2021年正式灌裝,但由于威士忌最少需要3年陳釀時間,百潤股份預計于2024年第四季度發布成品威士忌。
百潤股份主要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從公司陡增的存貨情況或可看出威士忌投產情況。在2023年業績大會上,百潤股份副總經理馬良曾表示,目前公司存貨較大主要由威士忌熟成項目存貨增加所致,其中威士忌存貨占公司總存貨的比重為80%左右。
2024年上半年,百潤股份存貨、存貨周轉天數均創歷史新高。存貨賬面價值達9.18億元,較期初增長1.38億元。Wind數據顯示,當期百潤股份的存貨周轉天數已達313.53天。
只是,這些尚在陳釀期的威士忌,未來能順利轉化成業績嗎?
與預調雞尾酒的快消品屬性不同,烈酒投資邏輯更接近白酒,回報期或要更久。百潤股份曾在烈酒(威士忌)陳釀熟成項目募資分析報告中預測,公司烈酒項目含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稅后)為10.48年。
或許,對于百潤股份等國產威士忌廠商來說,如何擴大中國威士忌消費場景,將成為未來市場突圍的關鍵一點。
目前,中國威士忌的市場規模與雞尾酒相差不大,尚處于起步階段。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數據,2023年中國釀酒行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0802.6億元,其中威士忌酒的市場規模為55億元,占比約0.51%。
且目前中國威士忌市場仍以外資品牌為主。歐瑞國際數據顯示,中國威士忌市場的公司份額前五分別保樂力加、帝亞吉歐、三得利、愛丁頓、百富門,市場份額合計達近70%。與此同時,洋河、古井、郎酒、燕京、青島啤酒等國酒品牌也紛紛加入威士忌項目建設,百潤股份競爭壓力頗大。
在國產雞尾酒賽道跌宕起伏20余年的百潤股份,如今又轉道至競爭同樣激烈的威士忌市場重新出發。未來,威士忌能夠成為百潤股份的重要增長曲線,亦或是又一個困于規模的“RIO”,時間會給出答案。
敬告讀者:本文基于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