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陌語/作者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印發的新“國九條”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建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
隨后,市場寬基指數方面傳來消息,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關于發布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實時行情的公告》,為便利投資者觀察上海證券市場整體收益情況,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自7月29日起正式發布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實時行情,同時將指數代碼和簡稱分別調整為“000888”和“上證收益”。
那么這個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具體是什么?與上證指數的區別是什么?
一、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的編制有何特別?
事實上,投資者們所耳熟能詳的寬基指數都是“價格指數”,像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等。因為股票的分紅會減少市值,所以價格指數漲幅并不包含成份股的分紅收益。而“全收益指數”的不同之處則是覆蓋了成份股的分紅。
價格指數是指忽略分紅的影響,股價多少就是多少,按照分紅后的股價計算指數點位。
全收益指數則計算分紅的影響,把分紅撿起來,再投資。這樣計算出來的指數點位,更能提現這個指數真實的收益情況。
舉個例子,假設某只股票價格是10元,現金分紅2元,分紅后股價變成8元,則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會以分紅前的價格10元計算,而上證綜合指數則以分紅后的價格8元計算。
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是上證綜合指數的衍生指數,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符合條件的股票與存托憑證組成樣本,并將樣本分紅計入指數收益,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計入分紅收益后的整體表現。
因此,有時候長期投資,尤其是長期投資紅利指數,不能光盯著價格指數,全收益指數才能真正感知到分紅的“長期魅力”。
具體來看,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樣本空間為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的樣本空間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紅籌企業發行的存托憑證組成。ST、*ST 證券除外。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選取所有樣本空間內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指數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樣本總市值/除數× 3320.89。其中,總市值=∑(證券價格×發行股本數)。除數在樣本除息等情況時予以修正。
不難發現,“全收益指數”的不同之處是覆蓋了成份股的分紅。如中證紅利這樣的高股息指數,長期積累下來差異相對明顯。
總的來說,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則是上證綜合指數的衍生指數,其在上證綜合指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了分紅再投資收益,是全面表征市場整體收益情況的重要補充。
二、市場上是否有基金跟蹤全收益指數?
由于上證綜合全收益指數包含了成分股派息再投資的收益,而上證指數并不包括,因此投資者可能要問:有跟蹤并能獲得上證指數全收益指數的基金嗎?
然而實際上,無論跟蹤的是價格指數還是全收益指數,通過基金獲得的都是包含了股票派息的全收益。
這兩者的差別,是收益測算層面的差別。一個指數的真正核心,是成分股和每個成分股的權重。而價格指數和全收益指數,在這個核心問題上,是完全一致的。正因為成分股和權重一致,所以一只指數基金,無論跟蹤的是價格指數還是全收益指數,投資標的是沒差別的,實現的收益也是一致的。
因此,不管是以上證指數還是上證收益為基準的基金產品,均可跟蹤獲得滬市整體投資回報,獲取實際分紅收益。
目前上證指數已有少數幾只基金產品跟蹤,例如富國基金旗下的上證綜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富國上證綜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等。
那么全收益指數對投資者有什么影響?
首先,實時發布的上證全收益指數能夠更及時的反映市場動態和股價變動,使投資者能夠迅速獲取最新的市場信息,從而做出更加精準的投資決策。
其次,全收益指數通過引導投資者關注高分紅的優質上市公司,特別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投資者更傾向于選擇那些能夠提供穩定回報的公司,同時促進上市公司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和股東意識,助推整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最后,價格指數由于只反映了股價的變化,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更適合那些關注短期股價波動的投資者。在實際的投資決策中,選擇哪種指數作為參考標準取決于投資者的目標和風險偏好。
總的來說,市場熟識的上證指數為價格指數,側重于表征滬市上市公司整體市值變化。上證收益與其成份股、權重均一致,但進一步考慮了現金分紅收益,更能反映指數投資者的“真實”持有體驗,是全面表征市場整體收益情況的重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