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4年基金二季報,在震蕩的市場環境下,工銀聚豐A通過既能守、又能攻的資產配置優勢,過去六個月為投資者帶來了10.36%的投資回報,不僅大幅跑贏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3%的漲幅,而且在近兩年銀河證券普通偏債型基金業績排名中位居冠軍(1/256)。
文/每日財報 楊悅
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A股經歷調整與反彈,5月中旬后再次進入調整期。在這樣的市場中,市場輪動加速、板塊交替切換,紅利藍籌崛起。
歷經多年震蕩市的投資者們并不敢輕易加倉,但是心里也明白很多質優公司估值越來越便宜。此時,“進可攻退可守”的偏債混合型基金或許是震蕩市的好選擇。
一方面,偏債混合基金持倉股票比例有限,而持有債券比例較高,能夠有效控制波動,持有體驗好,適合作為底倉;另一方面,當前A股或正在重建投資生態,市場反彈以及結構性投資機會隨時會啟動,相較純債基金,偏債混合基金能夠配置一定倉位的股票,力爭讓投資者抓住權益市場結構性機會。
以工銀聚豐混合基金A(011532)和工銀聚豐混合C(011533)為例,二季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收益率分別達10.36%和10.15%。管理規模也是水漲船高,成為市場的寵兒,二季報顯示,截止2024年6月30日,工銀聚豐混合基金A和C類基金份額總額半年間分別增加了59.69%和102.66%。
▲注:2024年二季報
股攻債守,工銀聚豐多維亮眼
工銀聚豐成立于2021年5月份,根據合同,該基金的股票投資比例最高為40%,投資同業存單比例不超過20%,投資于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的比例不超過20%。
該基金的資產配置策略為,在市場上漲階段,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而在市場下行周期,則增加非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最終力求實現基金資產組合收益的最大化,從而有效提高不同市場狀況下基金資產的整體收益水平。
簡而言之,無論市場如何,工銀聚豐力爭進退皆有空間,追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最優資產配置,力爭為投資者賺取收益。
從實際操盤來看,的確也如此。根據工銀聚豐定期報告內容顯示,《每日財報》注意到,工銀聚豐的資產配置中,股、債、現金的投資比例從2022年四季度末的18.65%、30.38%及50.94%,變成去年一季度末的24.26%,57.96%及3.53%,大幅提升了股票、債券的投資比例,抓住了2023年的“春季躁動”行情。
隨后的2023年三季度,工銀聚豐又提高了債券的配置比例,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該基金債券配置比例高達65.84%,到四季度末,比例仍高達63.39%,在去年權益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下,較高的債券配置比例為整體投資組合構建了較厚的安全墊,降低了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和回撤。
與此同時,工銀聚豐在股票上也積極配置,沒有錯過去年股市的結構性行情。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工銀聚豐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長江電力、國投電力、中國海油、菜百股份、國電電力、中國神華、大秦鐵路、中金黃金、中國電信以及中國核電,一定程度上抓住了高股息策略及全球黃金普漲的市場機遇。
今年上半年,工銀聚豐股票和債券投資比例隨著市場的變化略作了調整,二季度調低了股票配置,增加了現金,到二季度末,其股票的投資比例由一季度末的35.03%調整到30.36%,債券的投資保持60.92%不變;現金比例提升至4.52%。其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長江電力、中國海油、中國神華、國投電力、山東黃金、京滬高鐵、中國石油、國電電力、老鳳翔以及菜百股份,維持公用事業和貴金屬重點配置,事實也證明了工銀聚豐基金經理的判斷力。
二季報同步披露了基金經理的操作思路。他們分析,二季度市場主要交易資金脫媒和融資需求不足兩條主線,一方面央行叫停“手工補息”帶來的存款資金回流至非銀機構,而同期地方債等債券供給節奏偏慢,機構普遍處于欠配狀態;另一方面,地產銷售仍處于下行通道,基建投資放緩,疊加防空轉使得貸款表現弱勢,社融5月規模出現了負增長,M1在6月進一步下探至-4.2%,經濟活性不足。經濟基本面處于底部修復過程中,2季度債券整體表現偏強,期間中債隱含評級AAA指數錄得1.41%的收益。其組合在此期間采取了啞鈴型配置策略,維持組合久期穩定,并根據利差和估值等變動在債券類屬間進行了小幅的結構調整。
正是基金經理前瞻性判斷,在如此震蕩的市場環境下,以工銀聚豐A類為例,通過既能守、又能攻的資產配置優勢,過去六個月為投資者帶來了10.36%的投資回報,而其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3%,可以說再次跑贏業績基準。
▲來源:2024年基金二季報
如果將時間拉長,工銀聚豐的成績也排在市場前列。銀河證券中國基金業績評價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據三級分類全市場共有271只偏債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A類),工銀聚豐A近兩年、一年分別居銀河普通偏債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A類)業績排名1/256、5/271。
公開資料顯示,工銀聚豐目前由盛震山和劉婷共同管理,兩人均擁有13年之久的證券從業年限,對宏觀經濟、資本市場均有深刻理解。
其中,劉婷于2010年加入工銀瑞信,是工銀瑞信自主培養的中生代基金經理優秀代表,秉承“穩中求勝”的投資理念,擅長通過宏觀分析研究進行自上而下配置,并把握市場趨勢,靈活進行久期調整。盛震山則擅長以價值判斷為核心,堅持差異化的視角選股和投資,面向中長期進行布局,目前在管的工銀新藍籌、工銀精選回報等也有上佳表現。
事實上,作為業內領先的“平臺型”基金公司,工銀瑞信還有多只股債雙擎的績優產品。再以工銀聚和一年定開混合基金為例。這是一只股票資產占比0%-30%,屬典型的“固收+”策略基金。基金經理張洋也是工銀瑞信固定收益投資的資深干將,注重基本面研究和量化策略相結合,追求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和板塊輪動實現全天候的收益增強,在控制回撤的基礎上追求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收益。
工銀聚和一年定開混合基金自2020年5月成立以來,在震蕩市中表現出一定的韌性,據銀河證券中國基金業績評價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A類成立以來近兩年、近三年排名均居同類前1/10,且獲銀河證券、海通證券三年期五星評級。
▲來源:基金二季報
定開式基金封閉期內杠桿上限為200%,相較于普通基金更高,而通過債券類資產打底,權益部分增加彈性,一定程度上進可攻退可守,同時封閉期內,不受申贖影響,便于基金經理投資策略穩健執行,或更加有助于投資者應對短期震蕩市沖擊。
固收產品唱主角 偏債混合型基金成攻守“神器”
過去2年,在近兩年持續震蕩的市場環境下,基民們投資行為趨于保守。
進入2024年,公募基金規模連創新高。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5月底,公募基金規模突破歷史新高達到31萬億元,今年增加了3.64萬億元,固收類產品爆發是主要推動力,其中,單就債券型基金規模增加了1.15萬億元。而在各類債券基金中,偏債混合型基金不僅底倉穩,還能有一定的股市進攻機會。當前,在經歷年初市場底部區域的震蕩,五月的沖高回落后,市場或再度陷入了調整期,期間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情緒與聲音。但回顧過往資本市場,每一輪新周期的起點都是從各種糾結中開始。對于下半年的市場走勢,我們不妨樂觀些。
當前,A股隨著投資生態的再度重塑,價值投資正在逐步歸來。新“國九條”及資本市場“1+N”系列政策文件落地,將對2024年下半年新股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從產品供給、分紅回報、監管規范等角度來看,資本市場投資端的改革才剛剛開始。
海通證券發布的《影響下半年市場的三個因素》的研報中提到,7月15-18日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市場的關注度正逐步升溫,有助于推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資金面,美國通脹問題或在緩解中,近期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回升。此外,近期加拿大央行、歐洲央行先后下調利率,海外主要經濟體正陸續步入降息周期。綜上,海外流動性改善或助推外資回流A股市場,長線外資仍有較大流入空間。
無疑,下半年市場風險偏好在修復,偏債混合型基金或許既能穩定人心又能主動出擊,或是抓住市場機遇的利器,相較股票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低,一定程度上風險可控,相較純債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又能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或更能增厚投資者收益,在這樣的震蕩市市場下,其持有的價值更能凸顯。
數據說明:
(1)本文業績數據采自基金2024年二季報,排名數據采自銀河證券、海通證券權威三方機構,均為公開發布的歷史數據;近一年指 2023年6月30日至2024年6月30日,近二年指 2022年6月30日至2024年6月30日,近三年指 2021年6月30日至2024年6月30日。
(2)工銀聚豐混合A/C成立于2021年5月28日,劉婷、盛震山2023年1月13日至今共同擔任本基金基金經理。基金2021-2023各年度、過去半年、一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0.27%/0.03%、-6.83%/-7.20%、8.76%/8.33%、10.36%/10.15%、10.70%/10.26%,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0.03%、-4.50%、-0.17%、3.00%、1.11%,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
(3)工銀聚和一年定開混合A/C成立于2020年5月9日,張洋自成立日起擔任本基金基金經理。基金自基金合同生效期至今、2021-2023各年度、過去一年、過去半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0.82%/17.85%、7.42%/6.77%、-0.55%/-1.14%、2.35%/1.72%、1.51%/0.91%、3%/2.70%,同期業績基準分別是10.95%、2.58%、-1.01%、1.45%、2.93%、3.49%。數據來源于基金定期報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
(4)文中提及的基金重倉股,僅為客觀展示,不作為個股推薦。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
風險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盡職守、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工銀瑞信聚豐混合A/C為混合型基金,預期收益和風險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債券型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投資于權益類資產存在較大收益波動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投資人承擔的風險也越大。工銀聚和一年定開混合A/C為定期開放式基金,定期開放式基金以封閉期和開放期交替循環的方式運作,投資者需在開放期內提出申購贖回申請,在封閉期內將無法按照基金份額凈值進行申購和贖回。基金份額持有人面臨封閉期內無法贖回的風險。基金有風險,投資人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 在全面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費率結構、各銷售渠道收費標準等情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以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審慎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品種進行投資。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市場觀點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后可能發生變化,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收益保證,也不代表本基金未來具體配置方向,亦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