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的踴躍度明顯增加。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當前,A股市場進入“分紅季”。伴隨業績預告的陸續披露,A股已步入中報季,上市公司分紅情況亦隨之出爐。
在互動平臺上,分紅成為投資者提問的高頻詞匯,而且,與往年相比,今年,投資者對于中期分紅安排以及一年多次分紅尤為關注。
在新“國九條”強化現金分紅的指引下,相比往年,今年加入中期分紅隊伍的上市公司數量增多、分紅水平明顯提高。哪些公司籌劃中期分紅、給股民“發紅包”?哪些行業是中期分紅主力?
中期分紅熱度提升
隨著半年報披露大幕拉開,上市公司密集宣布中期分紅計劃。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晚,發布2024年中期分紅預案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172家,再加上200多家公司表示將對中期分紅作出安排,預計中期分紅公司總數將超過300家。這一數字已接近2023年中期分紅上市實施公司數量超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4年4月,A股就已有數十家公司披露2024年中期分紅安排。
相較往年,上市公司發布中期分紅計劃的時間明顯提前。以2023年為例,上市公司集中在8月下旬披露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少數公司甚至遲至10月才披露中期分紅公告。
對比來看,較此前幾年,今年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的踴躍度有所增加。反觀2019年至2023年,分別有128家、174家、186家、138家、194家公司實施中期分紅。
那么,當前上市公司大手筆分紅的底氣何來?分析人士指出,大手筆分紅的背后,是上市公司業績實現穩步增長。經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1日,年內提議中期分紅股中已有51家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近八成個股預計盈利。
其中預計盈利最多的企業是賽輪輪胎,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21.2億—21.8億元,此外,還有紐威股份、上海能源,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37億—5.72億元、4.6億—5.3億元。而*ST傲農、眾合科技、烽火電子等7家企業則在半年度業績預告中披露公司凈利預虧。
哪些行業是中期分紅主力?
哪些行業是中期分紅主力?從目前已拋出中期分紅計劃的百家公司來看,以證監會行業分類統計,排在前三位的行業是專用設備制造業,具體包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生物行業則位列第二;此外,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
哪些公司計劃大手筆分紅?從現金分紅比例來看,多家公司擬分紅比例在30%以上,丸美股份中期現金分紅比例達到60%,東吳證券、老百姓分紅比例達到50%,國電南瑞分紅比例40%。此外,長齡液壓、諾泰生物等上市公司擬定的分紅比例為30%。
5月開始,六大行陸續官宣2024年的中期分紅方案。單純從分紅金額來看,銀行業是分紅“王者”。根據各家銀行利潤分配方案梳理發現,六大行2023年分紅金額合計達4133.41億元,較2022年的4047.61億元有所增加,再創新高。2023年,六大行的分紅比例也穩定在30%以上。其中,工商銀行最為“豪氣”。
上市公司分紅或將更積極
新《公司法》7月1日起施行,允許上市公司使用資本公積金彌補歷年虧損,也為未分配利潤為負的績優公司實施分紅創造了條件。
此外,今年以來,監管出臺多項政策,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證監會3月15日發布的《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提到,要推動一年多次分紅,引導優質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隨后,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
按照監管要求,現金分紅不達標實施ST措施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考核期”中的“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是指2022年度至2024年度,受規則影響的上市公司需要在過渡期內提高現金分紅水平。
按照要求,A股上市公司應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中航證券表示,“新‘國九條’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短期有望助推市場風格偏向高股息板塊。原本具有分紅能力和分紅意愿但分紅率較低的公司,或將加速提升分紅率,為投資者持續貢獻超額收益。”
專家提醒,從企業經營角度看,在遵守相關監管規定的同時,上市公司分紅政策要與公司的發展戰略相協調,平衡分紅和再投資的關系,避免過度分紅影響公司的長期發展。
與此同時,分紅政策應公平透明、相對穩定且可持續,避免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而作為投資者,也應避免盲目追求高分紅而忽略公司的整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