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何嬙
6月28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大業信托41.67%股權尋求轉讓,轉讓方為大業信托第一大股東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AMC”)。這些股權為東方AMC所持有的大業信托的全部股權,轉讓底價16.99億元(169937.6023萬元)。信息披露時間為6月28日至7月25日。
消息一出,在整個信托業一石驚起千層浪。
為什么會轉讓股權?
公開信息顯示,大業信托于2011年3月重新登記后正式開業,注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注冊地在廣州。從股東結構看,中國東方持有41.67%的股權,是大業信托的第一大股東;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38.33%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廣東京信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20%的股權,為第三大股東。
“股東把所持有的子公司股權在公開市場掛牌拍賣,利用其價格發現功能,進一步發掘股權市場價值,保障股東、公司、投資者等各方利益,這無可非議。不過,沒想到當前信托牌照‘失寵’如此之快。”北京某信托業內人士解釋稱,與此前中小股東轉讓信托公司股權不同的是,市場上鮮少有大股東出讓股權。此次,中國東方卻是以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擬清倉大業信托股權。
對此,中國東方此前表示,此次股權轉讓,系中國東方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工作決策部署,按照金融監管要求,進一步回歸主責主業,推動資本、資源向不良資產核心主業不斷聚集的重要舉措。同時,此舉也有利于優化大業信托股權結構,推動其加快業務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轉讓股權會帶來什么影響?
轉讓公告信息顯示,大業信托其他股東根據該公司章程約定享有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與隨銷權。
截至該信息披露公告起始日,大業信托股東廣州金控已明確表示,在同等條件下不放棄行使隨銷權或優先購買權;大業信托股東京信電力已明確表示,在同等條件下不放棄行使隨銷權或優先購買權,若行使隨銷權,將出讓18%大業信托股權。意向受讓方在被確定為受讓方后,應向大業信托其他股東以同等條件發出收購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大業信托股權(具體比例由大業信托其他股東自主決定)的要約。
據上述公告,此次產權轉讓如導致國家出資企業及其子企業失去大業信托實際控制權的,交易完成后大業信托不得再繼續使用國家出資企業及其子企業的字號、經營資質和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不得繼續以國家出資企業子企業名義開展經營活動。
托資產規模滑落迅速
6月26日的預披露公告提到,大業信托2023年末存量信托資產規模創最近五年新高,近800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保持持續盈利,累計成立的信托規模超8000億元,累計分配股東紅利近4億元,實現了資本的快速升值和股東的良好回報。
結合過往年報看,2017-2021年,大業信托凈利潤均在億元以上,受行業環境影響,2022年凈利潤突然下滑至0.34億元,盡管2023年回升至0.36億元,但遠不及2021年前水平。
受托管理規模亦是如此,受資管新規所影響,大業信托存續信托資產規模迅速滑落至1000億元以下,同樣是在2023年才出現明顯反彈跡象。截至2023年末,公司存量信托資產余額創下近五年新高,但仍未回升至千億規模。
此次股權轉讓對大業信托接下來存續的信托產品兌付有沒有影響呢?這個還是需要具體分析,就目前情況來看,大業信托還是正常經營的,大業現如今資產管理規模合計700億,在眾多信托公司中,屬于相對比較小的管理規模。而且也沒有資金池業務,所以此次更換大股東并不會帶來系統性風險。
若大業信托不再由國資控股,該公司未來的發展將有怎樣的變化?《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