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下車智 思銘
導語:成為上汽集團的“新舵手”后,王曉秋面臨著新時代的難題。
文/天下車智 思銘
7月10日,上汽集團發布重大人事調整,陳虹到齡退休辭任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接任,同時,賈建旭接任上汽集團總裁。
猶記得,2014年,上汽集團這艘“巨輪”上的“老船員”陳虹從63歲的“掌舵手”胡茂元手中接過方向盤,駕駛著這艘巨輪開往深水區。
10年時間,上汽集團依舊延續著“連續18年國內整車銷量冠軍”的榮譽,只是曾經那一艘令對手望其項背的“巨輪”,已經馬上被身后的“小船”超越。
王曉秋“掌舵”上汽,在接下了榮耀的同時,肩上也擔起了千斤重擔。
陳虹:十年掌舵,船將沉
10年沉浮,無法用一句話來帶過陳虹的業績,作為一個“掌舵手”,確定“巨輪”的方向成為首要目標。
“上汽要成為一家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鄙鲜谐跗?,陳虹信誓旦旦。
如果說豐功偉績,陳虹為上汽集團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并打下了地基——其率先提出“新四化”的路線,圍繞著創新能力,接觸了國內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車聯網等上百個項目,并推出斑馬智行,率先進入了智能化時代
但時代的發展總是讓人驚訝。三四年前,隨著特斯拉進入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成為了國內車企布局的主要賽道,國產車異軍突起,合資車退居邊緣,市場一度變換了模樣,風云變幻間,上汽這艘“巨輪”在狂風中搖晃、失去方向。
10年掌舵,新時代的上汽集團無論是在市值、利潤還是產銷規模上,都令人遺憾。
其一,市值規模被后人超過。7月12日開盤,上汽集團市值為1634.43億元,而比亞迪市值卻達到了7455.28億元。
遙想2018年,上汽 集團市值達到過4399億元的巔峰,而彼時,比亞迪的市值只有1800億元。
僅6年時間,上汽集團的市值不到比亞迪市值的四分之一,和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相當。
更重要的是,現在上汽集團手里的現金都是貶值的。2023年年報顯示,上汽集團手中總現金有1918.92億元,僅貨幣資金就有1439億元。
其二,集團歸母凈利潤創10年新低。財報顯示,2023年,上汽集團歸母凈利潤為141.1億元,同比下降12.48%,已經與2010年的131億元凈利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團資產減值嚴重。2023年,上汽集團資產減值(存貨跌價以及履約成本、股東資產)主要是損失44.5億元、信用減值35.1億元,合計79.6億元。
其三,銷量下滑嚴重。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502萬輛,同比下滑5.3%。這一年,上汽集團設定的銷量目標為600萬輛,實際僅完成銷量目標的83%。
2018年,上汽集團迎來705.1萬輛的銷量巔峰,僅5年時間,上汽集團年銷量下滑超200萬輛,接近13個蔚來2023年的銷量。
原因正是,合資公司銷量下滑嚴重。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3家合資公司累計貢獻361.9萬輛,占上汽集團總銷量的72%。只是,這一年,這3家合資公司銷量均下滑嚴重。
王曉秋:新舵手的史詩難題
為什么王曉秋成為了陳虹的繼任者。
作為優秀的“船員”,王曉秋領導了上汽自主品牌的發展。
王曉秋算是上汽集團的“老將”。2003年,未滿40歲的王曉秋操盤了上汽收購羅孚全系列核心技術產品之事,并主導了榮威550轎車的問世,為上汽自主品牌的發展帶來了第一次高潮。
十年后,王曉秋以上汽集團總裁身份兼任上汽乘用車總經理,上任后,其提出了“3個1”戰略提振銷量,即首款互聯網SUV榮威RX5的推出,全新MG6的推出,上汽MG品牌的海外擴張戰略。
2018年,整個汽車市場經歷寒冬,上汽乘用車銷量卻逆勢上漲,全年銷量超70萬輛,同比增長超30%,在國內自主品牌銷量前10中,占比超三分之一。
過去的高光總讓人感慨,如今在他眼中更重要的是“活下來”。成為上汽集團的“新舵手”后,王曉秋面臨著新時代的難題。
其一,提升整體銷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銷量為182萬輛,同比下滑11%,合資板塊、自主板塊均顯現頹勢。
聚焦到6月銷量上,上汽通用銷量僅為2.6萬輛,同比下滑72.02%,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2.56萬輛,同比下滑49.98%。
其下滑幅度已經超過了同樣處于下滑趨勢的日系品牌。6月,豐田、本田、日產在華銷量分別同比下滑12.9%、39.0%、23.6%。
對于剛剛上任的王曉秋來說,其需要對合資板塊深度改革,調整產品結構,適應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趨勢。
其二,應對海外市場挑戰。一直以來,上汽集團是中國汽車品牌出海的排頭兵。日前,歐盟決定對華汽車品牌加征關稅,上汽集團成為了主要被針對對象,上汽集團在歐洲市場面臨著高達47.6%的合計稅率,這即使是對于有海外經驗的王曉秋來講也是一種壓力。
不僅如此,6月上旬,土耳其宣布對中國進口車輛加征40%關稅。這無異讓中國汽車品牌出海難度再度升級。
要知道,上汽集團旗下MGG品牌是其出海的主力軍。數據顯示,2023年,MG品牌累計出口84萬輛,其中出口歐洲的數量占到四分之一。相關數據統計,中國車每出口歐洲10輛車,就有7輛車是MG品牌。
可以想象到,如果海外市場拓展遇阻,上汽集團全年的銷售壓力將再度升級。
其三,推動新能源發展與高端品牌建設。據了解,上汽集團新能源板塊2025年銷量目標是350萬輛,而今年上半年僅實現46萬輛,差距較大。
當前,不少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借著新能源的賽道開始品牌向上的道路,推出自家的高端產品,而上汽集團的新能源高端產品卻不盡如意。
回憶初期,上汽集團對于高端品牌布局并不晚,從上汽榮威MARVEL X,到上汽R品牌,再到飛凡汽車,但結果均未果。飛凡汽車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而上汽集團一直看好的智己汽車卻也陷入了輿情危機,月銷量遲遲2未過萬。
4月,上汽智己舉辦了L6新車發布會,但是由于標錯友商 產品參數、宣揚加班文化,被集體吐槽,一度讓上汽集團陷入輿論的漩渦。
由此看來,王曉秋的上任承擔著千斤重擔,而市場留給已經60歲的王也僅有3年時間。這位“新舵手”的職業生涯充滿著巨大挑戰,成功,將為其職業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不成,則讓處于風浪中的上汽集團更加“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