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霞路/作者
2024年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指出,要提升服務中長期資金能力,其中,指出要構建長期資金、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良性機制。加快引入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推動健全有利于中長期投資行為的考核、投資賬戶等制度,支持行業機構推出更多匹配中長期資金需求的產品與服務。
在近年來的震蕩市中,投資者對穩健理財的需求有了一定提升,而隨著債券市場牛市的延續,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的發行較去年同期有一定擴容,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開始關注債券型基金。
而在2024年初以來,債券型基金中的一類——指數型債券基金的發行和業績受到了基金發行市場的關注。那么,指數型債券基金是一類什么樣的產品?投資者可否布局?
?
一、發行規模較同期增長超過100%,多數產品年內收益率為正
需要指出的是,指數型債券基金的規模在市場中的占比并不大。
截至查詢日2024年4月30日,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國內基金市場中,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的凈值占比為2.71%,增強指數型債券基金的凈值占比僅為0.01%,兩類指數型債券基金合計的凈值占比為2.72%,而債券型基金整體的凈值占比為32.71%。
那么為什么說指數型債券基金的發行和業績受到了基金發行市場的關注?
在發行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3日,年初以來已成立的指數型債券基金有16只,較2023年同期的10只多6只,發行規模為635.5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284.3億元增加123.5%,為歷史同期最高,且每只指數型債券基金的發行規模平均增長約40%。
從業績方面看,截至2024年4月3日,268只已成立的指數型債券基金在年初以來獲得的收益率平均為1.1%,其中有266只基金的收益率為正,占比99.3%。
換言之,在今年年初以來,指數型債券基金的發行較去年同期更為活躍,且絕大多數產品取得了正收益。
?
二、受到關注的指數型債券基金長什么樣?
與指數型股票基金類似,指數型債券基金通過持有標的指數的成分債券,并按照相同的權重進行投資,以跟蹤、復制標的債券指數的表現。
以博時中債7-10政金債指數A、南方中證政策性金融債指數A兩只基金為例,它們主要投資其各自標的指數成份債券和備選成份債券,還可以投資于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國債、債券回購、銀行存款以及法律法規或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
其中,博時中債7-10政金債指數A還設定了“力爭追求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不超過0.25%,年化跟蹤誤差控制在3%以內”的跟蹤誤差限制。
除了普通的指數型基金,目前國內市場中的指數型債券基金還有出現不久的、采用交易型開放式方式運作的債券指數ETF產品。
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就是其中之一。
據基金招募說明書,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的標的指數為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而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的成分券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境內公開發行且上市流通的待償期6.5年至10年(包含6.5年和10年)的政策性銀行債。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發行的政策性金融債,由中央財政擔保。同時,與企業債相比,政策性金融債與國債類似,信用風險較低、存續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采用交易型開放式的運作模式,效率更高、成本更優、風險收益特征明晰,是債券投資中較為穩健的標的。
總而言之,與其他指數型基金相似,部分指數型債券基金采用被動管理的方式,且具有費用低、透明度高等優點,而其中的ETF還具有一般股票型ETF所具有的上市交易、流動性高等特點。在當前債券市場持續向好、債券型基金發行擴容的情況下,投資者或可以通過持有一定的指數型債券基金,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靈活把握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