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霞路/作者
了解過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可能都知道,公募基金產品由基金經理管理,投資于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多種金融工具。從分散投資的角度來看,公募基金通過將資金分散投資于多種資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單一投資的風險。
那么,基金的投資怎樣才算分散?有沒有指標能夠指示基金在投資上分散的程度?若有,投資者可以怎樣參考這個指標來幫助自己“選基”?
一、除了投資分散程度,“持倉集中度”還能反映些什么?
“持倉集中度”這個指標,是基金所持有前十大證券的市值總和與基金投資組合的總市值的比,即,持倉集中度=(前十大重倉證券的總市值/基金總市值)×100%。
也就是說,持倉集中度能夠反映基金投資的分散程度,持倉集中度越高,說明基金的投資越集中,反之則越分散。
例如,某股票型基金A的持倉集中度為80%,說明基金A的總市值中,有80%集中投資在了10只證券,投資較為集中;某混合型基金B的持倉集中度為10%,那么說明基金B的持倉股中,前十只投資比例較大的基金僅占基金B總市值的10%,投資較分散。
除了反映投資是否集中或分散,持倉集中度還能反映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基金調倉的靈活性、基金的運作成本等。
1、持倉集中度的高低能反映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
持倉集中度高,或能說明基金經理對基金所持有的證券有信心,對某些行業持有樂觀的預期,也說明該基金持有的證券數量相對較少,這有利于基金經理充分發揮其管理能力,有利于基金的“精細化管理”。
基金的持倉集中度低,可能意味著基金經理在管理該基金時使用了被動管理方式,傾向于分散化的投資策略,以分散投資風險。
2、基金持倉集中度的高低,還能反映基金產品本身的流動性
在基金的持倉集中度提高時,基金分配到每只重倉證券的資金量也會提高,此時,如果這些重倉證券交易受限,基金經理或難以將已經投資于這些證券的資金調到其他證券,而倘若這些證券轉向下行,基金的收益率便會受到影響。
對于持倉集中度低的基金而言,市場變動時,每只證券受到的影響程度不同,且不同的證券有可能從正反兩面受到影響,這些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相互“抵銷”。換言之,多元化的持倉有利于提高基金整體在市場變動中的穩定性。
3、持倉集中度高低不同的基金,其運作成本可能也會有一定差異
對于持倉集中度高的基金而言,其持有的證券數量少,基金經理不需要頻繁地買賣股票來調整投資組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頻率、降低基金運作時所需要支出的交易費或托管費等費用。
但是,持倉集中度低的基金持有的證券數量多,基金經理需要頻繁地買賣證券以維護投資組合的多元化,而每一次發生的交易都有可能會產生一筆交易費用,從而增加基金的運作成本,影響基金整體的投資收益。
需要指出的是,持倉集中度這一指標不僅能夠反映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基金的調倉的靈活性、基金的運作成本,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的風險偏好、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基金的波動性水平等,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投資計劃的需要,擇機重點分析具體的某一個方面。
二、基金的持倉應當“少而精”還是“雨露均沾”?
對于持倉集中度高(比如70%以上)的基金而言,在市場行情上行時,因資金集于少量證券,持倉集中度高的基金可能會獲得更高的回報。但是如果反過來看,在市場下行時,持倉集中度高的基金或更能受到單一證券下行的影響,如果前十大重倉股中部分證券表現不佳,基金的凈值可能會受到比市場平均水平更大的負面影響。
由于重倉股更容易影響基金整體的業績水平,因此基金經理需要針對重倉股進行更多的研究和監控,也需要基金經理及時根據市場情況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這對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市場環境下,持倉集中度高可能會給基金帶來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然而,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或市場風格出現轉換,持倉集中度過高的基金可能會因為“船大難調頭”而錯過市場機會或增加投資成本。
與持倉集中度高的基金相比,持倉集中度低的基金則呈現出了另一番模樣。
持倉集中度低,說明基金持有了大量的證券,基金經理采取了高度分散的投資策略,即通過投資眾多股票,基金可以減少特定股票或行業風險,提供更為穩健的投資組合。
換言之,持倉集中度低的基金,其持有的股票可能已經覆蓋了廣泛的市場和行業,這助于捕捉不同行業和市場的增長機會。
然而,基金的資產有限,而基金經理的精力也有限,高度分散的投資意味著持有的證券市值只占基金市值的一小部分,即使某些證券表現出了明顯的上行趨勢,其對基金整體業績的提升或有限。
對于基金經理而言,基金的持倉集中度越低,其需要管理的股票就越多,需要進行的研究和分析就越多,這可能會增加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和成本,“一不留神”就可能錯失投資機會。
三、基金持倉集中度是否合理,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由于不同類型基金的底層資產不一致,因此,基金持倉集中度是否過高或過低,應當結合基金的具體類型進行具體分析。
例如,富國洞見價值股票A等股票型基金,采用主動管理策略,在有限的精力下,基金經理可能會精挑細選出那些持有信心的少數幾只股票,且將資金高比例地投資于這些股票。
普通的債券型基金一般會投資于多種債券,以分散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因此會具有較低的持倉集中度。專門投資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的債券型基金,投資范圍有一定限制,取決于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這些特定類型債券可能會有高一些的持倉集中度。
針對混合型基金,投資者需要進一步分類討論了。
例如,中銀增長混合A這類偏股混合型基金,其風格偏向股票型基金,其持倉集中度會略高于平衡混合型基金;而像中歐瑾利混合A等偏債混合基金,其風格更偏向債券型基金,其持倉集中度可能會低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或平衡混合型基金。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類基金“天生”具有較低的持倉集中度。
指數基金采用被動管理策略,其目的是復制特定指數的表現,且按照標的指數成分證券的權重將資金分散投資于標的指數的成分股,而標的指數成分證券的數量,從數十只到數千只不等。這意味著,指數基金通常會持有數十只到數千只證券,持倉集中度并不會過高。
總而言之,持倉集中度這個指標,除了能反映基金的投資是否集中或分散,還能反映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基金調倉的靈活性、基金的運作成本等,且每類基金具有的持倉集中度各有不同。因此,投資者在根據持倉集中這個指標進行選股時,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選擇基金時,應該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分類考慮基金的持倉集中度;在評估該基金及其持倉集中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需求后,再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