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念阡/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隨著世界人口總量的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疾病譜的改變,全球醫藥市場需求剛性增長,相應的原料藥需求亦大大提高,帶動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增長。同時,近年來原料藥和中間體產業不斷向具有成本優勢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由此,國內原料藥及中間體行業持續發展,行業前景廣闊。
深耕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行業十余載,安徽峆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峆一藥業”)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和持續的產品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結構,部分細分產品市場參與度較高,產量市場份額位居行業前列。同時,峆一藥業延伸產業鏈至CDMO領域,第二增長曲線打造初見成效。峆一藥業的產品質量控制能力獲得終端客戶認可,擁有了一批穩定而優質的客戶。技術方面,峆一藥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形成了六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使得其產品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一、全球醫藥市場需求剛性增長,國內原料藥及中間體行業前景廣闊
世界人口總量的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疾病譜的改變,使得人類對生命健康事業愈發重視。同時,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個國家與地區醫療保障體制的不斷完善,也推動了全球醫藥行業的發展,進而惠及全球藥品市場的發展。
據IQVIA數據,全球醫藥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21萬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1.48萬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5.3%。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2024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62萬億美元。
原料藥,是指用于生產各種制劑的原料藥物,是由化學合成、植物提取或生物技術制備的各種粉末、結晶、浸漬等制劑中的有效成分。受益于下游醫藥市場需求的剛性增長,相應的原料藥需求亦大大提高。
同時,近年來原研藥專利到期數量不斷增多,且未來數年不乏“重磅炸彈”級新藥專利到期,為仿制藥市場釋放廣闊空間。據Evaluate Pharma數據,2023年全球專利藥到期的市場規模約510 億美元,2028年或達到990億美元。
據Precedence Research數據,全球原料藥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657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2040億美元。其中,2020年全球原料藥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2021年恢復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4年全球原料藥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329億美元。
在市場格局方面,經過近幾年產能轉移,全球原料藥市場已形成以中國、印度及西歐地區為主導的全球原料藥產能供給格局。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大多原料藥企業也已經從生產粗放型的低端大宗原料藥向精細型的中高端特色原料藥轉變,企業深加工的能力不斷增強,藥物品質也得到了相應提高。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2023年,國內化學藥品原藥產量分別為262.1萬噸、273.4萬噸、308.6萬噸、362.6萬噸、394.9萬噸。
同時,國內原料藥生產企業也在積極獲取國際認證,以便拓寬并提高國內原料藥在海外的銷售范圍和認可度。從出口量看,近年來國內原料藥出口規模持續上漲。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2019-2023年,國內原料藥出口量分別為967萬噸、1,100萬噸、1,140萬噸、1,194萬噸、1,249萬噸。
醫藥中間體是在原料藥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它們需要經過進一步的分子變化或精制才能成為原料藥。在原料藥整體市場規模增長的帶動下,國內醫藥中間體市場也保持穩定增長。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國內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1,99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278億元,預計2024年國內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將增至2,397億元。
綜上,全球醫藥市場需求剛性增長,相應的原料藥需求亦大大提高,帶動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增長。在產能轉移的背景下,國內原料藥及中間體行業保持高速增長,行業前景廣闊。
二、持續自我“造血”資產負債率走低,研發及管理團隊穩定
2023年,由于市場下行、競爭加劇影響,終端客戶需求減少,導致峆一藥業業績有所下滑。
據年報數據,2023年,峆一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54%;實現歸母凈利潤4,857.2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10%。
雖然業績有所下滑,但2023年峆一藥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19.76%,營收質量優秀。
同時,近年來峆一藥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正,“造血”能力強勁。2021-2023年,峆一藥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355.56萬元、5,713.40萬元、4,144.63萬元。
此外,峆一藥業的資產負債率呈逐年下降態勢,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持續上升,償債風險低。
2021-2023年,峆一藥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8.21%、14.67%、12.41%;流動比率分別為3.01倍、3.96倍、5.72倍;速動比率分別為1.90倍、2.70倍、4.26倍。
2021-2023年,峆一藥業的貨幣資金分別為5,859.16萬元、7,999.40萬元、6,877.63萬元。
2021年,峆一藥業的短期借款為500.00萬元,2022-2023年峆一藥業的短期借款均為0元。2021-2023年,峆一藥業長期借款均為0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77.65萬元、128.81萬元、122.1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峆一藥業的有息資產負債率僅為0.23%,相比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
2023年4月11日,峆一藥業公布2023年度分配預案,擬10轉增4派4元(含稅)。本次權益分派預計派發現金紅利1,606.30萬元。
在持續穩健經營的背后,峆一藥業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技術隊伍和經營管理團隊,成員深耕醫藥研發、制造及銷售領域多年,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市場應變能力,能夠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為峆一藥業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發展計劃。
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峆一藥業建立了完善的薪酬、福利和績效考核機制,增強了骨干員工和核心團隊的積極性、穩定性,充分調動峆一藥業各級管理人才、核心技術人才、業務骨干的積極性,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長遠發展的態勢。
由此可見,峆一藥業營收質量優秀,“造血”能力強勁,具備良好的持續經營能力;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持續上升,貨幣資金充裕,有息資產負債率下降,償債風險低。同時,峆一藥業擁有穩定且經驗豐富的技術及管理團隊,保障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質量控制能力獲終端客戶認可,境外收入及占比逐年上漲
深耕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行業十余載,峆一藥業一直注重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努力確保每一客戶對具體產品獨特的質量要求得到充分滿足,這也是終端客戶與其保持長久合作關系的重要原因。
在質量管理中,峆一藥業堅持貫徹執行ISO國際標準化管理,積極運用全面質量管理,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目前,峆一藥業已通過了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及ISO45001:201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項認證。峆一藥業嚴格制定了一套產品質量控制標準管理規程,包括質量部職責標準管理規程、原材料取樣標準管理規程、成品取樣標準管理規程等,確保其產品質量連續穩定符合標準。
峆一藥業已經取得普侖司特、鹽酸沙格雷酯、更昔洛韋、扎托布洛芬、塞來昔布、鹽酸依匹斯汀、阿嗪米特等原料藥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峆一藥業更昔洛韋原料藥已取得GMP證書,莫沙必利、塞來昔布、伊托必利、聯苯雙酯已配合韓國終端原料醫藥品制造商完成韓國原料醫藥品注冊,峆一藥業及子公司修一制藥取得了日本政府頒發的外國制造業者認定證書。
多年來,峆一藥業與下游客戶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擁有了一批穩定而優質的客戶。峆一藥業主要產品終端市場面向韓國、日本等境外市場,終端客戶包括韓國大熊制藥、韓國CKD、韓國日東制藥、日本住友制藥、日本三洋化學、日本日醫工等知名醫藥企業。
需要指出的是,終端制藥公司等客戶對于上游原料藥及中間體供應商的選擇非常慎重,在確認合作關系前會對供應商的硬件設施、研發能力、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控制能力等進行嚴格而長期的考察和評價,以確保供應商能夠長期滿足自身的需求。該合作關系一旦確定,則穩定性強,且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也會逐漸加深。
在客戶開拓方面,峆一藥業通過參加國內外產品展會、網站宣傳推廣、客戶介紹、客戶主動聯系、自主拓展等方式獲取客戶。
近年來,峆一藥業積極開拓海內外市場,外銷收入及占比逐年上漲。
2021-2023年,峆一藥業的主主營業務中外銷收入分別為5,956.51萬元、8,843.05萬元、10,101.28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53%、34.18%、45.06%。
簡言之,峆一藥業注重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取得國內外多項經營許可和認證,與下游客戶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擁有了一批穩定而優質的客戶。同時,峆一藥業積極開拓海內外市場,外銷收入及占比呈逐年上漲趨勢。
四、產品線豐富細分產品產量位居行業前列,第二曲線CDMO業務快速發展
作為一家專注于高級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峆一藥業瞄準高成長性、高利潤率的特色原料藥及高級中間體,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和持續的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產品向高端升級,逐步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結構。
目前,峆一藥業產品線豐富,其生產的高級醫藥中間體產品覆蓋抗過敏類、抗血栓類、抗氧化類、胃潰瘍類、抗病毒類、解熱鎮痛類和紫外線吸收劑等,屬于行業中具有不俗競爭力的領域。
除了抗過敏類、抗氧化類藥物中間體及原料藥等傳統優勢產品外,峆一藥業在抗血栓類、解熱鎮痛類、胃潰瘍類藥物中間體及原料藥等領域均得到快速發展,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一方面為其業績增長提供了動力,另一方面使得峆一藥業的業績增長更為穩健。
峆一藥業的主要產品為普侖司特、白藜蘆醇、鹽酸沙格雷酯、塞來昔布、舒林酸、莫沙必利和二苯甲酰基間苯二酚等,具有結構相對復雜、研發難度大、技術壁壘高、生產工藝獨特等特點,市場供給偏少,產品競爭優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峆一藥業主要產品中普侖司特、鹽酸沙格雷酯、莫沙必利市場參與度較高,產品產量位居行業前列。
由于峆一藥業產品種類多、批次多、規模差異大,若采用專用車間進行生產,產能利用率將非常低,嚴重影響投資收益率。因此,峆一藥業采用多用途車間和多功能車間,主要設備采用多功能反應釜,以提高產能利用率和投資收益率。
憑借在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領域的多年積累,依托完善的產品質量及生產體系,峆一藥業于2021年將產品及服務領域延伸至CDMO業務,打造CDMO一站式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關鍵醫藥中間體的工藝研發、工藝優化、質量及穩定性研究、定制生產等服務,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拓展業務范圍,提升競爭力。
2021-2023年,峆一藥業的CDMO業務收入分別為0萬元、1,052.46萬元、1,177.60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4.07%、5.25%。
總的來說,峆一藥業逐步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結構,部分細分產品市場參與度較高,產量市場份額位居行業前列。同時,峆一藥業將產品及服務領域延伸至CDMO業務,該業務板塊快速發展或成為峆一藥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五、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六大核心技術助力降本增效
醫藥制造業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尤其是原料藥及高級中間體的研發與生產對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要求較高,生產企業必須具備既能達到藥品性能與質量的穩定,又能避開專利藥路徑限制的技術和工藝能力,上述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研發投入,并經過多年的技術和工藝經驗方面的積累才能實現。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峆一藥業把科技創新與技術領先作為企業發展戰略,擁有完整、專業化的研發平臺,配置了完善的研發團隊,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為其帶來產品結構的有效優化,從而持續保持峆一藥業產品及工藝的先進性。
在研發資金投入方面,2021-2023年,峆一藥業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202.82萬元、1,663.06萬元、1,581.81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6%、6.43%、6.99%。
在研發團隊建設方面,峆一藥業的技術研發人員在核心技術人員的帶領下,通過“傳幫帶”的培養機制,研發技術人才得到不斷成長,形成了有梯隊、有層次的研發技術隊伍。其中,峆一藥業董事長董來山為六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碩士研究生學歷。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峆一藥業擁有研發人員78名,占員工總量的比例達18.4%。
在長期的生產與研發中,峆一藥業通過技術改進和綜合運用多種工藝,在產品品質提升、反應收率提高及成本控制、操作簡化等方面積累了獨到經驗,形成了六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使得峆一藥業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峆一藥業六大核心技術包括酰胺化反應技術、“一鍋煮”生產方法技術、酸堿精制法技術、深冷反應技術、催化加氫還原反應技術、新型藥物結晶技術。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峆一藥業擁有8項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2023年9月,峆一藥業取得兩項發明專利證書:一種拉多替尼的高收率合成方法;一種尼洛替尼的高收率合成方法。
近年來,峆一藥業集中精力優化產品工藝過程,重點關注產品的綠色清潔生產,減少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峆一藥業所掌握的醫藥中間體研發和生產的核心技術,在高標準環保要求的監管下,為其持續生存發展創造了優勢,同時也為不斷研制高端產品、拓展高利潤率市場提供技術支撐。
憑借持續的科技創新,峆一藥業被認定為“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安徽省創新型試點企業”、“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及“滁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未來,峆一藥業將充分發揮在細分行業內的領先優勢,持續深耕高級中間體及原料藥,夯實創新驅動,提升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