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媽媽給孩子自己親手制作的輔食中,絕大多數都是以中式粥、面為主,同時部分家長還存在對輔食認知不完善,營養搭配和質地性狀與寶寶成長需求不匹配,以及輔食餐制作過程復雜、花費時間太長等現象,給育兒喂養帶來了較大壓力。
因此,商品化的輔食食物便成為了很多父母的“備選方案”,隨著商品化的輔食種類越來越多,可以更好地滿足寶寶均衡攝入的營養需求。
但是,國內輔食雖然已經按月齡去進行質地的變化,但受制于工藝、原料等因素,個別品牌的輔食還無法更好地滿足寶寶的吞咽和消化功能需求。
作為一位超級奶爸,進入2024年1月,五谷君的大孩子已經1歲半了,小孩子也有6個月大了。
雖然孩子仍以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主,但也都深度攝入輔食,尤其是喝奶間隙,通過添加商品化的輔食,不僅方便快捷,也可以增加孩子的飽腹感、提升孩子的愉悅感,還能均衡孩子的營養攝入。
也就是說,五谷君格外關注商品化的輔食,也買了不少品牌的輔食產品,包括秋田滿滿、英氏和窩小芽,但經過比較分析之后,秋田滿滿成為首選。
已將孩子作為生活重心的五谷君,并非“虛夸”秋田滿滿,而是在同樣的產品上,秋田滿滿確實更勝一籌。
咱們舉個例子。寶寶超過6個月之后,很多家長就會給寶寶逐步添加輔食,首選的就是類似溶豆(俗稱“奶豆”)的東西了,五谷君也是如此。
根據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的劃分,嬰幼兒零輔食主要可以細分為谷物類輔食、零輔食、罐裝輔食、輔食營養補充品等。從常見的嬰幼兒米粉,到近幾年突然火起來的奶酪棒、溶豆,都屬于嬰幼兒零輔食范疇。
為了進行對比分析,五谷君在網上買了幾個輔食品牌的溶豆,包括窩小芽嬰幼兒小饅頭(溶豆)、英氏營養奶豆(嬰幼兒小小饅頭)和秋田滿滿的鮮奶溶豆。
但是,五谷君打開之后發現,英氏嬰幼兒小小饅頭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軟度不夠,或者說有點偏硬,寶寶吞咽困難,容易卡喉,需要沾一下水才能喂給寶寶,否則,寶寶吃進去不易溶化。
從五谷君的個人喂養體驗來看,英氏嬰幼兒小小饅頭并不適合6個月大的寶寶食用,如果寶寶的牙齒已經長全,食用該產品應該更合適。
據悉,英氏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英氏控股”)已經向新三板遞交了掛牌申請,并在1月9日迎來了首輪問詢。
資料顯示,英氏控股是一家以滿足中國嬰幼兒的營養照護需求為核心,大型母嬰產品生產及運營企業。目前,其已構建了“英氏”嬰幼兒輔食、“舒比奇”嬰幼兒衛生用品、 “偉靈格”營養食品、“憶小口”兒童食品等四大品牌矩陣。
“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對于輔食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兒,但上市決不是終點,輔食企業應該借此繼續提升自身的產品品質。”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等第三方觀察人士認為,與嬰幼兒配方奶粉相比,輔食行業可謂是層次不齊,想要殺出重圍的品牌,必須嚴把質量關,不僅要做合格的產品,更要做優秀的輔食。
相比之后,窩小芽嬰幼兒小饅頭的軟度就好一些,起碼沒有英氏嬰幼兒小小饅頭那么硬,因為,窩小芽嬰幼兒小饅頭采用了發酵工藝,面團經過發酵生產,成品呈現出了松軟的口感。
然而,英氏嬰幼兒小小饅頭采用的則是餅干烘培工藝,口感呈現出來的則是酥脆,廠家也提醒,約12-18個月齡的寶寶乳磨牙逐漸萌出,可以適當地吃一些口感酥脆的小小饅頭,幫助寶寶強化咀嚼和吞咽。
但是,讓五谷君感到疑惑的是,在京東商城上,英氏嬰幼兒小小饅頭(特濃牛奶味,90g)的產品身份卡顯示,該產品適用年齡為6月齡以上嬰幼兒,這是否存在矛盾呢?我們尚不得而知。
當然了,秋田滿滿的鮮奶溶豆(原味)就更好了,純牛奶添加量超過了70%,營養價值更高,且不添加色素、食用鹽和白砂糖,這就不會影響寶寶的味覺。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配料表顯示,英氏嬰幼兒小小饅頭(特濃牛奶味)含量最高的是食用馬鈴薯淀粉,其次是小麥粉,排在第三位的則是冰糖,脫脂乳粉僅僅排在第七位(添加量大于等于3.3%)。
《2022中國嬰童食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天然”、“無添加”是父母為孩子選購零食考慮最多的因素(63.5%),其次則營養成分與配方搭配(60.3%)。
最懂家長心理的莫過于零輔食的品牌商們,電商平臺的寶寶輔食產品介紹頁里,總會附上詳細的產品配料成分表。從以上可以發現,秋田滿滿真是摸透了消費者的心理,不僅懂得迎合消費者,也在產品、工藝、原料等方面滿足消費之選。
值得一提的是,秋田滿滿的鮮奶溶豆真是做到了入口即化,這對于寶寶來說,不僅好吞咽,也可以練習抓握,更不會卡到喉嚨。
讓五谷君感到貼心的是,秋田滿滿的鮮奶溶豆都是獨立包裝,這就不用擔心寶寶吃不完的情況下,產品存在受風變質的風險了。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在零食類目,溶豆、奶酪和泡芙均位于銷售額前列,而以牛乳、果蔬汁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溶豆,比起傳統兒童零食奶片更易溶,造型也更易抓握,口味多樣,深得家長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