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基研》鉑隹/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近年來,深交所高度重視深市指數體系的建設,已發布約500條深市指數,覆蓋了主板、創業板、寬基、主題等多種類型,為各大基金公司針對各類指數發布不同的ETF產品提供了條件,也為投資者分享市場發展紅利提供了豐富的工具。繼深證50指數發布后,11月15日,創業板中盤200指數(以下簡稱“創業200”)、創業板小盤300指數(以下簡稱“創業小盤”)同時正式發布。
其中,創業200選取創業板市場選流動性較好、市值中等的200只股票作為樣本,能刻畫創業板中盤股的股價走勢。同時,指數樣本的平均市值為104.28億元,是創業板中盤股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創業200行業分布均衡,聚焦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等新興產業,前十大權重股囊括了各細分行業的龍頭,成長風格突出、長期收益好,且能在反彈階段具有更強的彈性。
目前,各大基金公司跟蹤創業200的ETF產品已“箭在弦上”,有望成為助力投資者布局創業板績優中盤個股的利器。
?
自創業板開板以來,其定位于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目前,創業板已經成為國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與主板、科創板等組成了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
2020年注冊制改革后,創業板更加多元、包容,“創新”和“成長”特點突出,吸引了一批具有良好成長性的創新創業型企業奔赴上市。Wind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戰略創新產業募資比例顯著提升,由2020年的76.6%增長至2022年的99.1%,且有望于2023年進一步增長至99.3%。
在產業升級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新興產業不斷涌現,舊產業不斷升級,新、老經濟股價表現分化,而較大規模的產業升級會使得新興產業增速加快。數據顯示,相對老經濟,資本市場對新經濟的反應更敏捷;老經濟持續低迷,而新經濟的增長表現出領先幅度,增長速度高于GDP增速,也高于傳統行業。
目前,深交所已發布近500條深市指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創業板的總體走勢及不同細分行業的走勢。然而,深證指數系列中,以往或沒有反映創業板中小市值股票變動情況和總體走勢的指數。
2023年11月15日,創業200、創業小盤的發布,填補了這一空缺,深市指數體系、創業板的市場寬基指數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與原有的創業板指、創業板綜合指數相比,創業200、創業小盤分別以創業板市場市值中等的200只股票和市值較小的300只股票為樣本。據此,創業200、創業小盤兩個指數與創業板指形成了互補,三個指數構成了市值規模分層明顯的指數系列。
?
二、長短期收益率跑贏寬基指數,近三年收益高于創業板指
從收益情況看,Choice數據顯示,創業200在不同區間內的長短期收益率跑贏了不少常見的大、中、小盤指數以及市場指數。
從中短期角度看,截至2023年11月15日,近1年、近3個月、近1個月以來,創業200的收益率分別為2.64%、1.37%、2.66%。
相同各中短期區間內,大盤指數(滬深300、上證50、深證100)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8.37%、-6.47%、-1.55%;中盤指數(上證中盤、深證200)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8.23%、-5.8%、-0.32%;小盤指數(中證1000、中證2000)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2.91%、1.26%、3.65%。
此外,市場及創業板指數中,深證綜合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為-5.81%、-3.25%、1.54%;上證綜合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為-1.95%、-3.32%、-0.49%;創業板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為-17.12%、-6.9%、0.94%。
也就是說,近1年及近3個月以來,創業200跑贏了常見的大、中、小盤指數、創業板指數以及滬深兩市的綜合指數。
放眼長期,創業200的收益率或同樣不凡。
同樣截至2023年11月15日,自創業200的基日以來、近5年以來及近3年以來,創業200的收益率分別為239.45%、50.71%、1.27%。
在同樣的各長期區間內,大盤指數(滬深300、上證50、深證100)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8.63%、15.2%、-27.89%;中盤指數(上證中盤、深證200)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48.65%、15.37%、-18.09%;小盤指數(中證1000、中證2000)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74.24%、38.49%、1.51%。
另外,深證綜合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為112.78%、38.35%、-14.72%;上證綜合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為39.94%、15.17%、-7.17%;創業板指數的收益率分別為183.4%、43.42%、-25.54%。
簡言之,自創業200的基日以來、近5年以來及近3年以來,創業200的收益率高于滬深300等大盤指數、上證中盤及深證200兩個中盤指數、創業板指數。
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以來,深證綜合指數、上證綜合指數兩個市場指數以及創業板指數的收益率均告負,而創業200則為正,與創業板指數對比則獲得了26.81%的超額收益率。
創業200為何能跑贏多個指數?這或與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及創業200本身的風格特征息息相關。
一方面,創業200的核心權重股多數屬新興產業,而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另一方面,創業200中小盤風格特征突出,指數據此獲得了二重成長β,業績增長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
三、聚焦新興產業,行業分布均衡
創業200的樣本為創業板市值規模中等、流動性較高的200只股票,截至2023年11月15日,樣本股票的平均市值為104.28億元,是創業板中盤股的代表性股票。
換句話說,創業200能夠有效反映創業板市值規模中等、流動性較好的200只股票的股價變化。
從成分行業的角度看,創業200行業分布均衡,且聚焦新興產業。
當前,經濟結構轉型與新舊動能轉換是驅動國內經濟發展的主線,而以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高端制造等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則引領著未來經濟增長的方向。
2016年以來,截至2022年,醫藥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的增速接近10%;高技術產業及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制造業的增速在10%以上;信息傳輸、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增速則接近20%。
新興產業的成長能力或不容小覷。
而創業200的權重行業,正是這些成長快速的新興產業。
截至2023年11月15日,Choice數據顯示,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創業200的前10大權重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通信、國防軍工、傳媒、基礎化工、有色金屬。
其中,前三大權重行業均為新興產業的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權重分別為17.08%、16.68%、13.99%,合計權重接近50%,為47.75%。
簡言之,創業200聚焦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等新興產業,能夠反映創業板市值規模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200只股票的情況,且其行業分布均衡。而其新興產業的權重接近50%,將有望持續受益于新舊動能轉換期下產業升級帶來的股價上行。創業200指數或能從新興產業的進一步成長中獲得持續的動能。
?
四、成分股囊括行業龍頭,覆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
行業的增長,離不開行業內各優秀企業的成長,而創業200的選樣方法,使其擁有了中小盤市值風格突出的特點。
創業200的成分股覆蓋了從導入期、成長期走向成熟期的不同企業,而市值由小到大的發展路徑,也為指數注入了第二重成長β。
從成分股的表現方面看,創業200前十大權重股囊括了創業板新興產業部分細分領域的行業冠軍。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創業200的前十大權重股包含了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通信、傳媒、機械設備、機械設備等行業(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Choice數據顯示,前十大重倉股的市值位于160億元至320億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200的前十大權重股包含了光模塊龍頭新易盛、面板顯示檢測龍頭精測電子、眼科龍頭興齊眼藥等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
另外,自指數基日(2012年6月29日)以來,截至2023年11月15日,十大權重股的平均漲幅超過1,000%。
其中,新易盛、天孚通信、精測電子、興齊眼藥的漲幅分別為1,587.37%、1,771.39%、1,195.07%、4,180.13%。十大權重股的平均漲幅為1,094.48%。另外,創業200的多數成分股仍處于快速成長期,這些內部成分股有望繼續成長并成為創業板龍頭,創業200可謂是“十倍股”的孵化器。
另外,今年以來,截至11月15日,創業200的前十大權重股的后復權平均漲幅為81.98%,不復權平均漲幅為69.33%;大盤指數滬深300、上證50、深證100指數的漲幅分別為-6.83%、-7.9%、-11.24%。
簡言之,今年以來,創業200的前十大權重股均跑贏了滬深300等大盤指數,表現出了一定的抗跌能力。
?
五、風險收益特征優于大盤指數,彈性表現好于深證成指
在成分股成長的帶動下,創業200表現出了較其他大盤指數、中盤指數及小盤指數更好的風險收益特征。
投資領域中,常用的風險收益指標有夏普指數Sharp、特雷諾指數Treynor、詹森指數Jensen。對于證券、證券組合、指數而言,夏普指數代表每承擔一單位風險,可獲得多少超額收益;特雷諾指數代表每單位系統風險資產能夠獲得的超過無風險利率的超額報酬水平;而詹森指數代表相對市場基準組合獲得多少超額收益。
簡言之,指數的夏普指數、特雷諾指數、詹森指數越高,在一定的風險水平下,其能獲得的風險收益越多、風險收益特征越好。
Choice數據顯示,自指數基日(2012年6月29日)起,截至2023年11月15日,以周為計算周期,創業200的夏普指數、特雷諾指數、詹森指數分別為6.9898%、0.2759%、0.1977%,分別高于滬深300、上證中盤、中證1000等中、大、小盤指數以及深證綜指等市場指數的平均值4.496%、0.1447%、0.0527%。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200的夏普指數、特雷諾指數、詹森指數分別高于創業板指數的6.4875%、0.252%、0.1635%。
也就是說,創業200的風險收益特征好于創業板整體的表現,且優于市場常見的各類指數。
此外,在近3年以來,創業200在反彈階段的表現或優于深證成指及創業板綜指。
Wind數據顯示,在2020年年初以來,市場共出現過多輪反彈行情,而創業200近3年在市場反彈階段的平均收益為24.61%,高于深證成指的14.8%和創業板綜指的22.26%,表現出了更突出的彈性。
?
六、業績預測優于寬基指數,助力投資者布局新興產業
從長短期絕對收益率的角度看,創業200的表現好于大盤及中盤指數,若如果從年化收益率的角度看,創業200的表現又如何?
Choice數據顯示,自創業200的基日以來,截至2023年11月15日,大盤指數中,滬深300、上證50、深證100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65%、3.37%、3.91%;中盤指數中,上證中盤、深證200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13%、3.14%;中證1000、中證2000兩個小盤指數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15%、9.91%;市場及板塊指數中,深證綜合指數、上證綜合指數、創業板指數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7.06%、3.08%、9.87%。
同期內,創業200的年化收益率為11.66%,在大盤整體偏弱的情況下,領跑上述所有指數的年化收益率,表現出了更高的長期收益水平。
從盈利指標和成長性指標角度看,創業200還表現出突出的成長風格。
基于經濟新動能與小盤風格的雙重β,創業200的2024年及2025年預測業績增速均高于創業板指、創50、滬深300等指數,分別為56.28%和28.67%,在主要寬基指數中明顯占優。
簡言之,相比寬基指數,匯聚了創業板高成長企業的創業200,其成長風格更為突出。
回望歷史業績,創業200指數的長短期收益率跑贏了不少寬基指數,且其走勢具有更好的彈性。目前,相比創業板綜指等指數,依托新興產業上行趨勢的創業200成長風格更為突出。基于此,創業200指數有望復刻創業板指市值放大發展路徑,或可成為投資者布局創業板新興產業的又一投資工具。
目前正待發行跟蹤創業板200指數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