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鉑隹/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指數基金因其具有分散風險、緊跟市場走勢等特點,深受投資者青睞。而在指數基金之中,ETF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等特點,在近年來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繼中證2000指數的正式發布及跟蹤中證2000指數的ETF發行后,深市迎來了深證50指數,深證系列指數“又增一員”。
深證50指數的編制,除了關注股票的市值,股票的行業代表性、ESG與公司治理等因素也是其篩選成分股的重要參考指標。值得注意的是,深證50指數的成分股“優創新、高成長”特色鮮明,是深市市值規模大、行業代表性強、公司治理良好的50家公司。基于成分股的表現,相比其他寬基指數,深證50指數具備較高的年化收益率,且其波動性及風險收益指標的表現均在寬基產品中相對領先。
目前,首批跟蹤深證50指數的ETF已獲批發行,有望成為投資者布局深市“優創新、高成長”個股的投資工具。
一、深證系列指數“又添一員”,首批深證50ETF獲批發行
指數基金是一類能夠擬合目標指數并追蹤指數變化的基金產品,具有分散風險、緊跟市場走勢等特點,深受各類投資者的青睞,已經成為了不少投資者構建投資組合、配置資產的工具。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一類特殊的指數基金,其份額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且基金份額可變。
值得注意的是,因ETF還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等特點,近年來,ETF的數量及規模持續提升。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4日,自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全市場ETF的數量從170只增加到了868只,資產凈值總額則從4,039.5億元增加到了20,004.26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元。
在ETF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寬基指數體系今年也增加了數位“新成員”,ETF或已經成為了資金加倉的“重點對象”。
早前,于8月11日,中證2000指數正式發布,其樣本為滬深兩市5,000余只股票中市值規模較小且流動性較好的2,000只,能夠反映股票市值較小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
在中證2000指數正式發布后,首批中證2000指數ETF的發行也被提上了日程。
而在近期,10月18日,深證50指數正式發布,其成分股覆蓋了50家深市頭部公司。在編制方法上,區別于傳統寬基指數,深證50指數篩選成分股時,除了關注股票的行業代表性,同時,增加了對公司ESG體系的分析,更關心公司治理。
緊隨深證50指數發布的,是首批跟蹤深證50指數的ETF的“誕生”。
深證50指數投資價值在哪里?而與其他寬基指數相比,深證50指數有何特點?
二、關注行業代表性與公司治理,聚集行業“尖子生”
一般而言,寬基指數的編制按照市值的大小進行選股,但深證50指數的編制,還增加了對行業代表性、ESG與公司治理的關注。
傳統寬基指數對成分股的篩選,或離不開“市值”這一重要指標。而深證50指數的編制,在重視公司市值的基礎上,增加了行業代表性、ESG與公司治理等維度。
深證50指數成分股的篩選,首先剔除最近半年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后20%的股票、剔除國證ESG評級在B及以下的股票;隨后,綜合考慮自由流通市值排名、行業地位、公司治理得分等指標,在剩余股票中選取最近半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排名位于前100且在所屬國證三級行業內排名位于A股市場前3的股票作為待選樣本。
當待選樣本數量超過50只時,國證三級行業內自由流通市值排名位于A股市場第1的待選樣本優先入選,剩余待選樣本按照公司治理得分從高到低依次入選,直至樣本數量達到50只。
基于上述選樣方法,深證50指數的成分股行業分布相對均衡,具有較好的ESG即公司治理評分,匯聚了各行業的“尖子生”股票,指數的“行業均衡”與“可持續性”特點突出。
從行業分布情況看,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深證50指數的成分股集中于電力設備、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用電器、計算機、汽車、農林牧漁等行業。
從各行業的權重方面看,截至2023年11月17日,深證50指數的成分行業中,電力設備行業的權重為11.46%;電子行業的權重為10.99%;食品飲料行業的權重為10.52%;醫藥生物的權重為10.33%;家用電器行業的權重為9.73%;計算機行業的權重為8.48%;汽車行業的權重為8.02%。
也就是說,深證50指數對新興產業行業的持有比例或已超過一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其“優創新、高成長”特色鮮明。
另外,從市值權重占比看,深證50指數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總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的公司。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7日,深證50指數的總市值為78,827.99億元,成分股平均總市值為1,446.51億元。其中,總市值在5,00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3家,合計權重為21.02%,總市值在1,000億元至5,000億元的公司有22家,合計權重為57.22%。
簡言之,深證50指數的成分股中,總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25家,權重合計為78.24%,核心資產占比突出。
三、新經濟行業個股占近半,成分股兼具盈利質量與成長性
從成分行業角度看,深證50指數的“行業均衡”、“可持續性”特點突出,而如果從成分股的角度看,深證50指數的成份股則在具有較高的盈利質量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業績增速,擁有較好的成長性。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7日,深證50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合計市值為41,085.87億元,合計權重近50%。
值得注意的是,深證50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分布在電力設備、汽車、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計算機、非銀金融、電子、農林牧漁9個行業。
簡言之,深證50指數成份股,匯聚了深市眾多行業的“尖子生”。
從數量角度看,深證50指數成分股中,處于新經濟行業的股票數量較多,屬于電力設備、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家用電器、汽車、通信、醫藥生物、有色金屬等新經濟行業的數量較多,合計共有32只。其中,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的成分股分別為8只、7只、8只,合計為23只,占到深證50指數成分股數量的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深證50指數成份股兼具較高的盈利質量與業績增速,擁有較好的成長性。
從盈利質量方面看,深證50指數的成份股2020-2022年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18.22%、19.19%、19.92%,呈上升趨勢。
在2022年,深證50指數的成份股中,共有鹽湖股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智飛生物、瀘州老窖、邁瑞醫療、振華科技、三七互娛、五糧液、寧德時代、格力電器、匯川技術、愛美客、立訊精密、美的集團、牧原股份、陽光電源、德賽西威18只股票的ROE高于20%,分別為90.17%、 78.77%、62.19%、35.99%、33.3%、32.6%、27.71%、25.74%、25.05%、24.68%、24.46%、24.2%、23.24%、22.73%、22.07%、21.03%、20.94%、20.04%。
另外,從業績增速方面看,目前深證50指數的成份股的營業收入總額從2019年的25,709.4億元增加到了47,227.22億元,近3年的年均增速達22.47%;歸母凈利潤總額從2019年的1,816.38億元增長到了3,854.76億元,近3年的年均增速為28.51%。
總而言之,深證50指數的成分股,是深市市值規模大、行業代表性強、公司治理良好的50家公司,指數整體的大盤成長風格突出。
四、年化收益率高于寬基指數均值,估值處于近三年低位
基于成分股的業績表現,與其他寬基指數相比,深證50指數呈現出了較好的收益與風險特征。
從長期來看,自指數基日2002年12月31日以來,截至2023年11月17日,深證50指數的年化平均收益率達10.89%,高于深證100、上證100、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指數平均為8.29%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另外,自基日以來,以月為計算周期,深證50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為28.2%,低于深證100、上證100、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指數平均為29.11%的年化波動率。
從風險收益類指標角度看,以夏普指數為例,基日以來深證100、上證100、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指數的夏普指數平均為0.32,而深證50指數的夏普指數則為0.37,呈現出較好的風險收益特征。
從估值角度看,當前,深證50指數的估值已經位于其歷史較低的位置,PE的估值約為19倍,處于近三年的2.1%、近五年的5%分位處。
簡言之,與其他寬基指數相比,深證50指數具備較高的年化收益率,其波動性及風險收益指標的表現均在寬基指數中相對領先。
從市場整體的角度看,目前A股下行的風險有限,且股票與債券兩類資產的收益差已接近負2倍標準差的位置,也就是說,當前市場或已經處于市場的底部。深證50指數成分股的篩選綜合考慮自由流通市值排名、行業地位、公司治理得分等指標,成分股規模大、行業代表性強、公司治理良好,聚集了各行業的龍頭企業。
基于價值回歸定律,深證50指數有望成為投資者布局深市“優創新、高成長”個股的投資工具。
目前已獲批發行跟蹤深證50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