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韓宜珈?
“高端零食品牌第一股”良品鋪子的控制權爭奪快進到了“兩虎相爭”的戲碼。?
8月13日晚間,良品鋪子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寧波漢意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寧波漢意”)涉及與廣州輕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輕工”)的股權糾紛訴訟,涉案金額由此前的9.96億元升至10.23億元。?
良品鋪子稱,該訴訟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當期損益無重大影響。目前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最終結果尚無法判斷,可能導致寧波漢意與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江國貿)的控制權轉讓事項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控制權或再易主?
公開信息顯示,寧波漢意原為良品鋪子控股股東,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良品鋪子29.84%股份。為了緩解良品鋪子的經營危機,寧波漢意一直在物色“賣家”。?
7月17日晚,良品鋪子宣布引入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江國貿”)作為戰略投資者并成為公司未來新的控股股東。此次協議轉讓后,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良品投資合計持有良品鋪子股份比例將由此前的38.22%降至17.22%;長江國貿持有其21.00%股份。此次交易總價款10.46億元。?
股權轉讓后,長江國貿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1%。公司控股股東將由寧波漢意變更為長江國貿,實際控制人將由楊紅春、楊銀芬、張國強、潘繼紅變更為武漢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然而沒過幾日,7月21日,廣州輕工就把寧波漢意告上了法庭。廣州輕工就股權轉讓糾紛對寧波漢意提起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凍結寧波漢意所持良品鋪子7976.39萬股股份。而原因就在于,廣州輕工認為寧波漢意“一股兩賣”已經違約。?
廣州輕工的控訴,主要是由于今年5月,寧波漢意就曾與廣州輕工就協議轉讓良品鋪子股份的事項進行磋商,簽署了《協議書》,約定了廣州輕工擬對良品鋪子進行盡職調查后,計劃受讓寧波漢意持有的良品鋪子部分股份,進而投資、控制良品鋪子。?
但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在約定的日期內——5月28日,沒有與廣州輕工簽署相關股權交易協議,為此,廣州輕工向寧波漢意發出《關于督促簽署交易協議的函》。在與廣州輕工的股權轉讓生變后,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寧波良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最終與長江國貿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如果按照廣州輕工所說,那寧波漢意涉及“違約轉讓”。廣州輕工此次訴訟的訴求也包括強制履約,判令寧波漢意立即辦理股份過戶手續;違約金追償和損失,以及承擔訴訟費用。總金額也從最初的9.96億元上升到了10.23億元。?
矛盾點在于兩家“國資”都想要收購這部分股權,但是最終誰能落實,還要看法院的判決。因為有相關人士指出,如果廣州輕工的訴求獲法院支持,寧波漢意需優先履行與其的股份轉讓協議,這將直接導致長江國貿無法按計劃取得30%股份,控制權變更事項面臨重大不確定性。而現在寧波漢意的股權也因為訴訟原因已經被凍結。?
截至公告披露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尚未確定開庭時間,而寧波漢意除正常應訴外,正在積極尋求與廣州輕工和解,以化解爭端。?
告別廣州輕工轉而選擇長江國貿,良品鋪子解釋道“當前零食行業競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公司需要借助更強大的資源和平臺實現突破發展”。?
零食量販的“內憂外困”?
7月14日,良品鋪子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虧損為7500萬元至1.0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3億元到-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
良品鋪子表示,本期業績預虧主要由于公司持續優化調整產品和門店結構,線上渠道流量費用上升,利息收入、理財收益及政府補助下降等因素。?
對良品鋪子來說,這幾年的發展和變動生動詮釋了一家零食企業的掙扎與轉型之痛。?
當下,休閑零食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調整,消費萎縮、需求變化、渠道重構等多重壓力因素共同導致市場環境劇變。每家零食企業都在深水中掙扎自救。?
產品方面,質價比與健康浪潮雙重夾擊著企業。Z世代消費群體對健康成分的關注度空前提升,“高油高鹽”的傳統零食越來越不受歡迎。導致傳統品類銷售不斷下滑。與此同時,經濟環境下行壓力下,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提高,但并非簡單追求低價,而是更注重“質價比”,這就更要求企業精進產品線,推出更符合市場風向的產品。?
對比之下,良品鋪子的健康轉型仍舊浮于表面,雖推出“健康代餐”系列,但未形成系統化產品矩陣,而百草味全面轉型為“堅果果干健康零食品牌”,聚焦“本味甄果”系列,采用專利加工工藝和雙重鎖鮮技術,實現產品差異化。?
現如今,在高端市場失守與性價比轉型遲緩的雙重夾擊下,良品鋪子陷入定位混亂。公司2025年持續“對產品進行優化和調整,部分產品售價下調及產品結構調整影響毛利率”,但這一調整缺乏系統性,既未如三只松鼠般通過“長尾性價比產品矩陣滿足BCD類商超痛點”,也未像百草味那樣聚焦“本味甄果”系列打造健康堅果大單品。?
在渠道方面,線下渠道重構,傳統商超渠道客流持續下滑,與此同時,社區零售、零食量販店、即時零售等新渠道崛起。來伊份開始構建30分鐘即送網絡,鹽津鋪子則通過入駐零食量販渠道實現渠道銷量增長。而良品鋪子投資趙一鳴無疾而終,自建量販店“零食頑家”,卻沒能有起色,錯過了轉型時機。?
在看線上渠道,流量成本高企。良品鋪子在2025年上半年明確提到“線上渠道流量費用上升”是導致凈利潤下滑的關鍵因素。線上獲客成本持續攀升,平臺抽成比例提高,擠壓了本已微薄的利潤空間。?
2024-2025年,良品鋪子“持續優化門店結構,主動淘汰低效門店”從而導致店數下降使得銷售規模同比下降。線下撤退同時線上未能補位,線上渠道又受困于流量費用上升,形成雙向失血。?
無論如何,對良品鋪子來說,穩定控制權是業務復蘇的先決條件。(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