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尚揚
?周一,A股再現普漲行情,外部風險放緩疊加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市場情緒顯著回暖。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基調積極、各類主題機會活躍、市場資金面充裕、部分科技板塊景氣度高企等多方面積極因素影響下,A股估值有望進一步擴張,消費、有色、銀行等板塊大概率會走出確定性牛市行情。?
主流指數相繼飄紅
今日,A股各大主流指數悉數飄紅,概念板塊繼續漲多跌少,A股市場軍工、人腦工程、游戲等概念漲幅居前;港股市場是林業木材、新能源、多元零售、航空航天等板塊走勢更強。個股中,北方長龍、德邁仕、長城軍工等公司今日股價刷新了歷史新高(見表1)。?
銀河證券認為,一系列現象反映出A股市場活力與信心正在提升。短期來看A股仍有震蕩整固可能,但長期向好基礎在進一步夯實。在權益類公募基金擴容、中長期資金入市與政策工具護航下,A股資金面或將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廣發證券亦看好A股資金面充裕,其表示,展望下半年,一方面,國內廣譜利率大概率維持低位,居民存款入市的預期仍然受到廣泛關注。另一方面,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元長期走弱預期,意味著全球資金流動更有利于非美資產。?
華西證券分析稱,后續全球主要市場降息空間再度打開,A股“穩中向好”有望延續。海外市場方面,盡管美聯儲內部分歧仍然較大,但隨著地緣風險降溫和油價回落,市場已開啟降息交易。A股市場方面,受益于中長期資金的持續入市,年初至今A股指數中樞逐漸抬升。?
這些領域有望走確定性牛市行情
近期,美股全線走強,納指、標普500指數相繼創出歷史新高。《解密交易龍頭》主講人彭祖認為,A股能和美股同頻的板塊不多,銀行算一個,板塊近日的調整主要是前期漲多了,且調整也是在給想上車的人制造機會。
有色等周期板塊的龍頭公司也是和美股同頻的,關于有色龍頭的這輪上漲,是趨勢反轉而不是簡單的反彈。近期,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處于價格修復階段。4月初受關稅影響,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衰退導致銅價大跌,隨后關稅政策有所調整,市場情緒暫緩,銅價亦開啟快速修復。此外,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下跌,有利于推動包括銅在內的有色金屬價格上行,利好相關板塊。?
其實在6月18日的公開交流會上,彭祖即明確闡述了對有色板塊的看好(見圖1)。并表示板塊中兩個核心龍頭公司中國宏橋、紫金礦業雖然都在創歷史新高,但這依然是一個起點而非高點。無論從估值還是股息率,他們都是被低估的。當前彭祖更看好紫金礦業的未來表現,他表示,高盛看好銅的反轉,紫金礦業有黃金打底,銅反轉做彈性,這種核心龍頭公司值得期待。
美股消費一直在走牛市,A股的行情則主要圍繞在新消費領域。“消費的牛市周期是A股和港股最長的板塊,沒有之一。”彭祖如是說。個股中,經過前期的震蕩整理,老鋪黃金今日盤中再創新高(見圖2);泡泡瑪特也基本收復了前期的回調,距離高點僅一步之遙。另外,彭祖表示,創新藥也算消費,但板塊指數距離前期高點還有一定距離,接下來就是等龍頭出拐點。但本輪創新藥牛市的引領者是港股。?
彭祖還表示,當前港股是真的在走牛市,且這輪港股的行情應該是最近十年最大的一次狂歡,無論是通過港股賬戶,港股通,還是ETF都可以參與,不要給自己找看不懂的理由。?
機構凈買入45家公司
通過機構的最新買賣動向,可以看到,上述板塊二季度以來也得到了機構資金的高度認可。經統計,二季度至今,銀行、有色、消費、創新藥板塊中共有116家公司發生了754筆大宗交易,其中,機構專用席位出現在了45家公司的223筆交易的買方營業部,合計成交29.36億元。同時,僅有13家公司涉及的23筆交易的賣方營業部出現了機構專用席位的身影,合計成交1.91億元,機構買入額遠超賣出額。
二季度以來,機構增倉規模最高的為飲料龍頭東鵬飲料,期間公司共發生了112筆大宗交易,其中60筆被機構專用席位接盤,且賣出營業部并未出現機構的身影,機構資金合計凈買入282.82萬股,涉及金額7.36億元。?
年內,東鵬飲料股價先抑后揚,2月26日-6月12日,股價斬獲了60.25%的階段漲幅,且拉長周期來看,公司自2022年5月以來已走出了逾3年的慢牛行情,公司股價的持續上行,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催化。1. 選擇大于努力。飲料賽道的價值排序是基礎型、功能型、口味型。東鵬所屬的功能性飲料品類需求相對穩定且不易受跨界者替代,為東鵬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基礎。2. 紅牛幫忙,東鵬躺贏。泰國紅牛與華彬紅牛內斗,誰賣華彬紅牛,泰國紅牛就告誰。部分經銷商為了規避輸掉訴訟后的賠錢出血以及訴訟期的貨品下架,不少轉投了東鵬旗下。3.找到了自己的東方樹葉。東鵬飲料大單品東鵬特飲收入占比曾長期在95%以上,但近年以補水啦為代表的其它飲品增長迅速,收入占比已提升到15%以上。東鵬第二增長曲線有了眉目。?
再比如一家銀行股,二季度以來也完成了6筆大宗交易,且值得一提的是,買方營業部全部來自機構專用席位,而賣方營業部也并未有機構專用席位出現。期間,機構合計凈買入公司股份739.86萬股,涉及金額1.74億元。另外觀察公司股價表現,自2023年12月以來,也是一路震蕩上揚,截至目前階段漲幅也已超過了60%。且還于6月10日盤中創出了逾4年新高。一攬子金融政策出臺,結構性工具加力,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持續積累,業績拐點可期。?
從資金動向來看,2025年以來南向資金持續增配港股銀行,截至6月27日,南向資金年內凈流入港股規模已接近6800億元,其中港股銀行凈流入規模達1462億元,成為南向資金核心增配方向。過去五個季度數據來看,主動型公募基金對銀行板塊的配置比例持續提升,到2025第一季度配置比例達到3.75%,但對比銀行在滬深300的權重(14.6%),低配比例仍接近11個百分點。結合《推動公募基金高量發展行動方案》中要求縮小業績與基準偏離度,銀行股有望迎來增發資金。?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作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