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回2017年9月13日,自庫克在喬布斯劇院發布iPhone X那天起,全球億萬果粉,就被迫沉浸在大劉海屏的陰影中,一待就是5年!
直到2022年9月8日凌晨一點, 盛裝現身的iPhone 14系列中的2款機型中才徹底告別了劉海,進化成了居中呈現的大藥丸,視覺侵襲感拉滿。
劉海屏時代,蘋果靠逆天的品牌影響力,不僅PUA了果粉的品味,也帶歪了一眾廠商的審美,宛若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場一樣,讓安卓陣營都叫苦不迭,堪稱現實荒誕主義文學~
可這一次的藥丸屏,互聯網上卻好評一片,風頭甚至蓋過了一騎絕塵的A16芯片,蘋果又一次,贏麻了?
蘋果三板斧,誰與爭鋒?
每年的iPhone發布會都被譽為科技圈春晚,今年的呼聲尤甚,不夸張地說,9月8日凌晨一點開始,東西半球的科技數碼圈都沸騰了,放眼全世界,似乎也只有蘋果有這樣的影響力,多說無益,不妨來看一下蘋果這一次放出的大招有多狠!
支持更全面的衛星通信!
華為Mate50因成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短報文功能的智能手機,而引發熱議,甚至帶動了大A股的概念板塊,讓無數個券商分析師加班加點,足見人們對于新技術的民用,抱有的那份期待,不過,華為剛宣布支持,蘋果也快速跟進(開玩笑,真實原因是發布會檔期),而且相比華為的單向發送,蘋果更支持雙向的發送與接收。
當然,雖然蘋果iPhone14的衛星通信功能更完善,但區域性限制明顯,目前僅支持美國和加拿大,國內用戶想要使用衛星通信功能來SOS急救的話,怕是不現實,所以,這一亮點也僅停留在PPT上。
功能再好,中國用戶也用不上
獨孤求敗的A16!
當友商同行,還在習慣于發布會PPT上吊打蘋果或三星時,蘋果早已自成一派,發布會上從不提及友商姓名,除非到了性能環節,才勉為其難地演示了下對友商的碾壓,求友商們心理陰影面積。
除了A16領先了競爭對手(就是指高通)3年外,滿血版A15也仍然是對高通們的性能做到了默秒全,也難怪蘋果會在發布會發出“A15自從問世以來,讓任何價位的任何競爭對手,都只能望塵莫及”的感嘆,可謂對友商嘲諷拉滿。
所以,蘋果的第一張王牌也就是它的祖傳保留項目——前無古人,后難有來者(有也只是自己)的地表最強SoC芯片了,也許有人還沒有概念,講直白一點就是,哪怕華為沒有經歷打壓,海思麒麟也還在正常迭代,在蘋果的性能面前,都會跟高通一樣,默默當個小弟,這還怎么打?
史詩級的靈動島!
在創造新詞的學問上,蘋果說第二,無人敢說第一,明明就是一個針對難看的藥丸屏開發出的新穎交互功能,蘋果居然能給它起一個靈動島的名字,可以說將中國的消費者的心理滿分拿捏了,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它的好——又好聽又好記又好玩又神奇。
藥丸屏并不是新鮮玩意,華為/榮耀的手機上都曾出現過它的身影,可是將原本礙眼的大藥丸變得如此靈動,兼具功能提醒和交互樂趣與美感,卻只有蘋果做到了,可以說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點睛之筆,這背后需后重構一整套UI/UE/UX邏輯,費時費力,于是乎,該功能一經發布,就引爆了全網,讓一些營銷驅動的廠商和多才多藝的網友,都興奮得直拍手。
花式蹭熱度的杜蕾絲
牽動吃貨DNA的瘋狂星期四
假如小米12S Pro也支持
當然,一個爆點功能,有褒,必有貶,一覺醒來,有網友發現,熬夜觀看了發布會的羅永浩 ,也沒忍住,發了條朋友圈,將iPhone 14 Pro/Max的靈動島狠狠吐槽了一番,并且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
羅永浩朋友圈
更有做了好幾款屏下攝像頭的某友商,徑直秀出的“比靈動更靈動”創意圖,堪稱嘲諷意味拉滿,只允許你蘋果嘲諷別人,還不帶別人反諷你蘋果的?一時間,科技數碼圈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甭管是夸贊還是貶損,能將硬件和軟件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的,目前也僅蘋果一家有這樣的功力,當然,消費者才最有發言權,那么屏幕面前的你,到底有沒有被充滿爭議的靈動島打動呢?
藥丸屏好看嗎?
梳理到此,不難發現,因為衛星通星功能因為僅支持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的緣故,對中國消費者而言是徒留遺憾,那A16芯片和靈動島,也就成了這代新iPhone最大的賣點,畢竟蘋果做到了人無我有,加上iOS16的逆天口碑,蘋果僅靠ID設計上的微動刀,就能憑借軟硬件的生態壁壘,再一次征服消費者。
所以,iPhone 14 Pro/Max的大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當然,也不能因為蘋果做出了絕對差異化的創新,就選擇性忽視它身上存在的明顯不足,如果你好不容易攢足換機的錢,在下單之前,不妨繼續聽我們良言。
誰縱容了蘋果“擠牙膏”?
作為一個對網友(消費者)負責的媒體,我們首先不能無視蘋果這代產品的巨大創新,所以,該表揚的地方一個不落,但是,對于蘋果一些體驗上明顯掉隊或倒退的地方,也不能視而不見!
60Hz“瞎眼”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是一件硬件概念,通常用Hz來表達,簡單理解為,60Hz刷新率的屏每秒最高僅能顯示60幀的內容畫面,而內容畫面是一個軟件概念,通常用FPS來表達,當硬件層面的屏幕刷新率僅支持60Hz時,意味著軟件操作層面的所有高于60FPS的內容都將降格到60FPS呈現(播放),比如我們執行日常的滑動list、瀏覽Feeds流等操作,就會出現明顯的卡頓感,也即你在刷朋友圈、刷微博、滑動翻照片等高頻場景,眼睛均會有不適感。
2022年的今天,一款最高賣到9699元的超高端機,居然僅支持60Hz刷新率,如此“偷工減料”,屬實說不過去,要知道,安卓陣營的千元機,都已經支持到120Hz的高刷新率了,所以,并且,蘋果的屏幕雖然硬素質很好,但同樣不支持高頻調光,夜間關燈玩手機,很是傷眼,如果眼部敏感群體,那么iPhone 14和iPhone 14 Max可以排除在購買清單之外了。
值得一提的是,支持最高120Hz的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的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價格也明顯高了一截。
“半殘”的影像系統
比如影像模組上,雖然升級了主攝和超廣,但長焦鏡頭仍然不支持潛望,底面積小也就算了,像素也僅有12MP,并且哪怕3.5X光變都做不到,長焦成像體驗與成片素質上,是完完全全被華為、三星、vivo和小米的高端旗艦吊打的,縱使蘋果的算法再牛叉,也無法消彌這光學性能上的天壤之差。
如果你是一個手機攝影愛好者,想要拍飛鳥、走獸、游魚、遠處的站牌……,抱歉,這代iPhone并不適合你,哪怕拍視頻的體驗再優秀,拍照片它都已經事實上掉隊了。
一個萬元高端機,主攝、廣角和長焦這最重要的三個焦段是缺一不可的,而iPhone14這代繼續擺爛的長焦,也委實無法將它送上影像機皇的王座。
墊底的快充!
昨晚的整場發布會,蘋果有提哪怕一嘴快充嗎?并沒有!為什么呢?因為實在是拿不出手,2022年的當下,安卓陣營100W+的快充是常態,甚至喜聞樂見120W、150W和200W的軍備競賽,就連剛剛發布的華為Mate 50 Pro,都能支持66W快充,你蘋果倒好,卻給出了一份20W的答卷(iPhone 14 Pro Max搭配另買的30W快充頭也僅支持到27W),妥妥地倒數第一,當真是佛系充電?當真是用戶的時間不值錢?
擺爛的信號?
直到上一代iPhone 13系列,蘋果都仍然沒有解決移動網絡信號差的歷史難題,那在繼續搭載高通基帶的iPhone 14系列上,信號想要有質的提升,怕也不切實際,你能想象那種超市結賬轉圈圈、排隊掃碼等半天、旅行攀登易“失聯”的尷尬局面嗎?
當然,蘋果也知恥而后勇,重金收購英特爾的基帶團隊(獲得牌照),準備來一波自研,奈何,通信領域,從2G到5G的核心專利,基本都掌握在愛立信、華為、諾基亞、高通、中興等通信巨頭手中,蘋果縱使富可敵國,也繞不開專利壁壘,所以供應鏈一早傳來了自研基帶失敗的消息。
其實也很好從商業角度驗證,如若蘋果解決了自研基帶,壓根不用看高通臉色,忍氣吞聲高價從高通大量采購基帶了,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下,蘋果高通的專利大戰,明明看對方不順眼,卻不得不給對方送錢,庫克心里苦啊。
手感殺手!
這一代iPhone,更加有份量了,如果再戴個殼啥的,裸機255g的iPhone 14 Pro Max,妥妥超過大半斤了,長時間使用,你那壓得快變形的小拇指,還好嗎?還有,蘋果總打著致敬經典的旗號,行開倒車之實,iPhone 4時代的復古直角邊又一次在iPhone 14身上延續……
拜托,彼時的iPhone才多大的體積和重量?那會單會輕松操控,直角邊也就不是太大的問題了,如今動轍半斤機,近7英寸的大屏,單手操作本身都有難度,還弄一個銳利的直角邊,且后蓋與中框沒有任何圓滑的過渡,用戶想要抓牢只能更用力,那手也會被硌得更疼,這就是蘋果津津樂道的以人為本?
所以,對于心動欲購買新一代iPhone的用戶,這些槽點,還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的,當然,不談逆天的品牌號如力,就產品本身而言,蘋果的優點是長板足夠長,核心硬件和iOS體驗無出其右,所以,哪怕這些短板客觀存在,也難擋消費者搶購的熱情。
壓根不愁賣的iPhone 14,無疑在被譽為手機業寒冬的行業下行周期,給全體業內人員注入一一針強心劑,并且,不出意外,它也將重振市場信心,并反哺整個產業鏈,繼續創造出就業崗位與利稅貢獻,這是蘋果對社會面的第一層重要意義。
在安卓機同質化嚴重的當下,蘋果的這一次出招,也為國產廠商們提供了或可借鑒的做機方法論,讓從業人員意識到,差異化競爭壁壘的無往而不利,還將倒逼產業鏈的升級,這是蘋果對行業的第二層重要意義。
想沖高端從來不易,如果小米、OV、榮耀等廠牌,能潛心創造出新品的爆點,那么,還是有機會能從蘋果和華為虎口奪食的,能否三年全球第一,不好說,但至少,有機會迎來暖春~
只是,留給大家的時間,不多了!
參考資料:
蘋果發布會、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