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致成為生活“剛需”。
美妝行業肉眼可見的熱鬧,而日化家清行業卻低調,但平靜的湖面下也藏著暗潮涌動。
行業品類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各品牌從多方位角逐,行業“天花板”不斷被刷新。疫情使人們的消費心理和習慣發生改變,日化家清賽道將在未來迎來更大的市場增量。
2022年3月29日,藍月亮發布2021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75.97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凈利潤10.14億港元,同比減少22.5%,實現毛利潤44.39億港元,同比減少1.7%。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藍月亮上市后的年利潤首年下滑。而藍月亮的經營危機則早有預兆。
根據此前公布的招股書和年報顯示,2017、2018、2019年,藍月亮營收分別為47.51億、57.09億、59.47億。其營收雖然始終處于增長的態勢,但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
2020年12月16日,藍月亮正式赴港上市,發行價為13.16港元/股,共募集資金98.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3億元),然而開局即巔峰。
在股價一度高達19港元/股后,藍月亮股價急轉直下,截止到2022年6月23日港股收市時,藍月亮股價收于6.480港元/股,最低值曾達到5.75港元/股,相較于最高值下跌超過70%。
作為內地洗衣液“領導”品牌,藍月亮為何在連續盈利十多年后,出現大幅度的虧損?藍月亮當前究竟在經歷怎樣的危機?是何原因導致當前危機愈演愈烈?
且看本文分解。
1、搶抓機遇,坐穩“洗衣液一哥”位置
對于藍月亮來說,從一家籍籍無名的小企業做到人盡皆知,有幾個關鍵節點不容忽視。
根據天眼查顯示,藍月亮的前身是一家化學研究所,由創始人羅秋平和其研究生同學共同創辦,作為當時第一家民營研究所,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
1992年,藍月亮公司正式成立,推出首款“藍月亮”品牌的產品,主要針對油煙機污垢的清潔劑——“全能水”橫空出世,隨后又推出噴霧式衣領凈、絲毛凈、柔順劑、潔廁劑等多款產品。
藍月亮的第一個轉折來源于抑菌型洗手液的推出。
2000年,當國人還習慣使用肥皂洗手時,藍月亮正式推出抑菌型洗手液。但當時國人的觀念還并未轉變,洗手液的推出也并沒有造成很大的轟動。
直到2003年非典的爆發,洗手液所具有的除菌功效滿足當時人們的清潔抑菌需求,一時間洗手液銷量大漲,品牌也在此時開始被大眾所熟知,并在其后占領中國洗手液市場銷量第一的位置。
第二個轉折出現在五年后的2008年。
高瓴資本的張磊找到羅秋平,鼓勵他研發洗衣液,提前搶占洗衣液市場。藍月亮迅速推出洗衣液產品,彼時北京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藍月亮又斥資2億邀請跳水皇后郭晶晶代言品牌,藍月亮自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經此一役,高瓴資本得到了羅秋平的信任。根據天眼查顯示,2010年,高瓴資本以4500萬美元認購藍月亮A輪優先股,在2011年引入外部投資者時又追加103.38萬美元,持有藍月亮上市前10%的股份,高領資本也成為了藍月亮的第二大股東。
之后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藍月亮有了更大的底氣,在央視等平臺大量投放廣告,在全國線下商超開展一系列促銷活動。
藍月亮營業收入迅速攀升,5年的時間增長了近10倍,打破聯合利華等國際五百強對中國日化市場的多年壟斷。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辦的“2022(第三十屆)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發布會”顯示,藍月亮洗衣液連續13年(2009—2021)榮列同類產品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位;藍月亮洗手液連續10年(2012—2021)榮列同類產品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位。
2、多因素疊加導致增長乏力
前文提到自藍月亮上市后,長期以來的增長趨勢逐漸趨緩,甚至毛利率首次出現下降的局面。
實際上,藍月亮業績出現危機早有預兆。2021年7月,藍月亮就發布了盈利預警,預計2021年上半年虧損約4400萬港元,于2020年同期對比盈利3.02億港元。
而導致藍月亮增長乏力的原因由多因素共同疊加產生。
首先,從生產成本來看,受到疫情等原因的影響,洗衣液的原材料——棕櫚油和聚乙烯的價格不斷攀升。2021年原材料成本由去年同期的22.56億港元上漲至26.99億港元。
由于原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比重較大,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藍月亮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進而對毛利率產生不利影響。
其次,從產品布局來看,藍月亮的衣物清潔產品為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衣物清潔產品、個人清潔產品、家居清潔產品分別實現收入64.57億、6.02億和5.39億港元,同比變化15.38%、-27.99%和-4.53%。藍月亮的整體收入嚴重依賴衣物清潔產品,對市場波動等風險抵御的能力較弱。
另外,藍月亮在2015年推出至尊濃縮洗衣液,但新品的推出也并沒有在市場造成水花,過高的單價讓消費者望而卻步。2019年濃縮洗衣液銷售額約6億元,僅占到藍月亮總銷售額的1/10。
除此之外就是營銷推廣費用的不斷加大,藍月亮在以往產品的推廣中大多采用邀請代言人,在央視大量投放廣告等方式擴大產品知名度。而這些措施確實也給藍月亮帶來了營收的快速增長。
在招股書中,藍月亮提到要將此次募資額的52.4%,也就是43億的資金,用來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鞏固銷售網絡,其中包括請明星代言、贊助電視節目、KOL線上直播宣傳、傳統媒體廣告以及渠道營銷活動等。
雖然產品推廣至關重要,但將如此多的資金投入到廣告營銷中,對藍月亮來說也存在經營隱患。
3、競爭激烈,藍月亮奇跡難重現
除了藍月亮內部當前正在面臨的各種挑戰外,外部環境也在虎視眈眈趕超藍月亮。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家庭清潔護理行業的零售銷售總價值由2015年的人民幣900億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11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5.3%,預計2024年將達1677億元。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競爭者參與進來。
藍月亮所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僅有寶潔、聯合利華等跨國企業,還有立白、納愛斯等后起的國貨新秀。
這些品牌在做好自身業務的同時,積極拓展各種可能。自2014年碧浪在中國市場推出洗衣凝珠后,立白、超能、聯合利華等多家公司紛紛推出洗衣凝珠產品,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快速的銷量增長讓各品牌收入大幅增加。
腹背受敵的藍月亮除了要解決前文提到的各種問題,還要在市場競爭中努力求得一席之地,藍月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明年洗衣液和洗手液市場藍月亮究竟能否繼續蟬聯?
參考資料:
數據來源:天眼查、東方財富、藍月亮2021年報、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36氪的朋友們:「洗衣液一哥」藍月亮陷窘境:乏力、虧損、被嗤鼻
鰲頭財經:上市后凈利潤首次下滑,藍月亮難破洗衣液天花板?
港股研究社:解讀藍月亮:純利同比增超兩成,但“洗衣液一哥”未必笑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