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林場的工作人員能想到。
2025年,曾經的小眾特產“白樺樹汁”竟搖身一變成了新的“中產飲品”,甚至讓匯源、大窯、元氣森林、農夫山泉母公司等企業跑步進入相關賽道。
是誰在追捧白樺樹汁
無糖茶、NFC果汁、羽衣甘藍果蔬飲...
近年來,一系列飲料品類正依托“健康飲品”“低糖生活”等概念快速崛起,成為眾消費者的新寵。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商家冠上“有益人體”“配料干凈”“成分天然”等頭銜的白樺樹汁,也從一眾植物飲料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新一代商超黑馬。
舉個例子。
媒體報道稱,2024年6月13日-2025年6月,白樺樹汁這一品類已經取得了銷售量破百萬、銷售額破億元的矚目成績。與之相應的,白樺樹汁的走俏也吸引了超2萬名達人下場帶貨,進而依托“熬夜”“宿醉”“飲食油膩”等都市生活常見場景展開宣傳,再次升級了白樺樹汁的產品知名度。
針對消費者畫像,曾有記者對多家購物平臺的銷售數據、社媒上的用戶評論展開歸類分析。最終TA得出結論稱,白樺樹汁的主要消費者以25-35歲的年輕群體為主。且這類消費者往往對產品的“配料表”更為關注,且對“零添加”“抗氧化”“低卡”等關鍵詞更為敏感。
“看中它富含多酚和礦物質,比奶茶健康。”談及自己喜歡白樺樹汁的原因時,消費者胡女士對記者如此說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媒體也發現淘寶網的“淘工廠植物飲料熱賣榜”上前四名均被白樺樹汁包攬,且這四款商品鏈接均擁有“近30天熱賣1萬+件”的銷量認證。由此可見隨著健康生活概念的快速普及,白樺樹汁也因為商品品類的天然優勢分得了一杯“流量羹”。
飲品巨頭跑步占領白樺林場
在6月份,知名汽水企業“內蒙古大窯飲品有限責任公司”曾推出白樺樹汁汽水來搶占相關市場。
其負責人表示,大窯之所以布局白樺樹汁汽水,核心原因便是迎合消費者對“天然”“低負擔”飲品概念的關注,并借此深化企業“1(碳酸)+2(果汁&植物蛋白)+N”的產品戰略,豐富產品矩陣。
后在7月份,農夫山泉母公司養生堂有限公司也不甘落后,以“100%天然原汁”為切入點在山姆渠道推出了自己的白樺樹汁飲料。
除上述飲品賽道巨頭外。
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分別推出了NFC白樺樹原汁、著手推進樺樹汁產業合作事項,試圖依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產業優勢盡快同市面上其他中小白樺樹汁品牌區分開,夯實自己的商業護城河。
一面是行業巨頭的爭相涌入,一面是消費者的愈發追捧。
飛瓜數據顯示,僅在2025年上半年,抖音電商平臺的白樺樹汁銷售就已同比激增834.8%,使這一品類成為了植物飲料細分賽道里的增速冠軍。
針對此事。
業內人士聲稱,眾企業布局白樺樹汁的底色仍為“順應消費升級”“深度挖掘消費者需求”。從發展角度上看,目前白樺樹汁仍屬于小眾飲品,且其對消費者“天然、健康、功能性”等產品需求高度契合。故認為該品類目前、未來仍將處于高速發展期,且對相關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
白樺樹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產品概念上來看,所謂的白樺樹汁就是白樺樹干、樹枝因受傷而自然流出的汁液。(出自《黑龍江省樺樹液采集技術規程》(db23/t2656-2020))在東北等地區,當地居民有多年的白樺樹汁飲用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北方特產”。
那么問題就來了。
身為“特產”的它,究竟有沒有網絡上流傳至廣的種種養生功效呢?
針對此事,除《科普中國》有文章表示白樺樹汁含有多種營養物質,但含量并不突出外。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食品專家也曾表示,就營養而言,白樺樹汁的營養密度相對有限。它的優勢在于熱量較低、口感和水相似,所以可以鼓勵那些不愛喝水的人積極補充水分。
除此以外,當下值得注意的除白樺樹汁原材料虛高(從約1700元/噸炒到了6000元/噸外),眾品牌采用的生產標準也處于一個“未統一”的混沌狀態。即有人選擇是GB7101(飲料標準)展開生產;有人則選擇GB/T 31326(植物飲料標準)展開生產。
這一系列情況,也讓部分業內人士聯想到了此前爆火的“一整根”。
2022年,曾有廠商將整根人參泡水出售,該產品后因得名“熬夜水”走紅,不少年輕人都會購入一瓶打卡拍照。聯想到今天的白樺樹汁,它受到歡迎的原因除迎合市場趨勢外,“樹汁”這一小眾品類也因稀缺性、獵奇性等特征吸引了部分消費者。
正因于此,隨著相關市場的日漸成熟,目前廠商們的首要任務除了布局“樺樹汁產業鏈”以外,還應該從適口性、性價比等多個角度入手。以此在打開多個消費場景、提升市場可持續性的同時,將消費者對樹汁相關產品的觀感從“嘗鮮體驗”扭轉至“剛需回購”。
參考:
山西晚報:白樺樹汁,山西年輕人“捧紅”的飲品新寵
紅星新聞:匯源殺入白樺樹汁戰場,目前品牌超過200家,定價最高相差10倍
每日經濟新聞:白樺樹汁變身“液體黃金”:農夫山泉匯源搶灘背后,林間原液憑什么身價暴漲?
證券時報:白樺樹汁賽道火熱 飲料巨頭紛紛入局
上海市場監管:今冬“出圈”的白樺樹汁,值得一試嗎?